探讨急诊抢救护理方法对脑出血患者的影响

2018-07-26 06:33朱瑞娥
医药前沿 2018年23期
关键词:致残率体位死亡率

朱瑞娥

(青海省大通县人民医院 青海 西宁 810100)

急性脑出血患者往往发病较急、病情较重,若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死亡率和致残率也较高[1]。而患者的生存几率由护理人员的抢救速度来决定,及时的、有效的急救可以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帮助患者脱离危险,改善预后[2]。因此,本文研究了急诊抢救护理方法对脑出血患者的影响,研究效果较好,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98例。其中女性患者有39例,男性患者59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0.7岁。经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情况,对其进行呼吸道护理,保证患者呼吸通畅;给予观察组患者急诊抢救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做好诊前系统评估:当接到急救电话后应以最快的速度做好急救准备,然后根据电话中提供的位置信息,准确的去出诊,实现急救生存链的无缝链接。

1.2.2 准确安排体位:尽量不要随意移动患者,由于脑出血患者会因为体位的改变而加重出血状况,从而引发更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抢救过程中一定要合理的安排好患者的体位,主要以平卧位为主,头偏向一方,证患者的呼吸通畅,并给予患者吸氧治疗。

1.2.3 加强和患者的交流沟通: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加强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内心深处的想法。从患者的角度上替患者着想,增进护患之间的感情,从而降低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3]。

1.2.4 提高护理人员的抢救技术: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和理论知识。

1.2.5 强化抢救仪器和药品管理:急诊科的急救物品一定要摆放整齐,不可以影响正常使用,否则会严重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由专人负责管理药品和设备,并做好换班的交接记录,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使仪器设备保持在一个最佳的使用状态。

1.2.6 完善抢救流程:护理人员应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防止患者发生误吸情况,同时,护理人员还应为患者建立至少两条静脉通道,方便为患者使用急救药物。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并详细记录下来,急死报告给医生。

1.3 观察指标

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致残率和死亡率,然后进行组间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并使用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实验结果可知,实施了急诊抢救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较高、致死率和死亡率较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抢救主要指标比较[n(%)]

3.讨论

目前,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所以患脑出血的患者越来越多,其发病率每年都在呈上升趋势。脑出血患者发病时通常较危及、病情较复杂,如果错过了最佳的抢救时间。可能会难以治愈,给患者留下较严重的后遗症,增加了治疗难度。因此,有效的急救护理,对脑出血的患者十分重要。本文研究说明,有效的急诊抢救护理干预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高临床质量效果,为患者争取到最佳的治疗时间,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尽可能的帮助患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4]。本院选用急救护理后,遵循着提前安排、迅速出诊、早期治疗的原则,当接收到急救电话后,以最快的速度做好急救准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综上所述,应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有效的急诊抢救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实施。

猜你喜欢
致残率体位死亡率
死亡率高,致残率高,预防这个健康杀手,关键有5条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手脚不听话”体位训练来帮忙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