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结合埋线疗法在慢性腰肌劳损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2018-07-26 06:33王德亚陈吉娣
医药前沿 2018年23期
关键词:经络活动度腰部

王德亚 陈吉娣

(江苏省扬中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 江苏 扬中 212200)

慢性腰肌劳损是腰部或腰骶部软组织疼痛的总称,既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又可作为独立的疾病,表现为腰部单侧或双侧多处的疼痛,时轻时重、反反复复,休息后缓解,阴雨天气、受风寒影响则症状加重[1]。临床上治疗腰肌劳损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物理疗法、药物疗法、牵引法、推拿法等。本研究采用推拿法和穴位埋线疗法相结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供临床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2017年收治的48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最小为26岁,最大为73岁,平均年龄44.15±7.24岁,平均病程2.2±0.8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诊断标准:有长期一侧或两侧腰骶部酸痛史,呈反复;时轻时重,经久难愈,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有固定压痛点,骶肌一侧或两侧轻度压痛;腰椎X线摄片可无异常或呈不同程度退变;有长时间的弯腰工作史[2]。

排除诊断:排除合并有心、肝、肾等器质性病变者;排除合并其他腰痛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腰椎结核、腰部肿瘤、腰椎管狭窄者等。

1.2 方法

采用推拿结合埋线疗法治疗,包括推拿和埋线疗法。

推拿:主要用压揉、拿、捏、推、滚、掸拨,以达到放松肌肉和止痛为治疗原则。患者取俯卧位,在其腰部疼痛处推拿按揉,配合按揉肾俞、腰阳关、腰俞等穴位及压痛点,每次操作不低于15min为好。治疗时要摸及伤处深浅范围大小,力量必须达到深层,让伤员感到术者找准了位置,产生一种酸胀感。按揉环跳穴、委中、足三里各血、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为治疗大法。局部治疗主要采用的手法有掐、刮、弹、拨揉,同时配合被动运动[3]。每日1次,2周为一个疗程。

埋线疗法:根据患者的病情选取3~5个穴位或压痛点进行埋线。选用羊肠线和一次性使用埋线针,将线装入埋线针内,将针刺入穴位适宜深度,使线留于穴位内。每周一次,2周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一个疗程后,对比治疗前后的疗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腰部疼痛强度评分及腰椎活动度评分。

疗效评定,治愈:疼痛消除,各种功能活动指标恢复正常。好转:疼痛基本缓解,各种功能活动指标基本正常。未愈:疼痛依旧或加重,损伤部位功能活动不达标。腰部疼痛强度评分:无明显疼痛为1分;有疼痛,痛感不会致身体不适为2分;有疼痛,疼痛致身体不适,但不影响生活为3分;有疼痛,无法忽视,影响部分日常生活为4分;有疼痛,疼痛难忍,所有日常活动都受影响,需休息或卧床休息为5分。腰椎活动度评分:活动正常为0分;腰部活动轻微受限为2分;腰部活动明显受限,影响日常起居生活为4分[4]。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临床一般资料如平均年龄在两组间的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来分析计数资料在两组间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临床意义。

2.结果

本组48例患者中治愈16例,好转27例,无显著效果者6例,总有效率89.6%。治疗前后腰部疼痛强度评分及腰椎活动度评分见下表1。

表1 48例患者治疗前后腰部疼痛强度评分及腰椎活动度评分比较

3.讨论

推拿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平衡阴阳、调和脏腑、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而穴位埋线疗法是以针灸学理论为基础,结合中药药理学作用和现代物理学的一种方法。本研究针具和具有药理作用的羊肠线在穴位内产生的生物物理作用和生物化学变化,将其药理和生物作用通过经络传入体内,通过对穴位的长时间刺激,延长了针灸的作用时效,持续地刺激机体的经络系统,达到修复受损的腰部筋脉,使受损筋脉平衡协调、气血通散,达到祛风寒、通经络、解痉挛、止疼痛的目的。另外此法通过羊肠线这种异体蛋白被人体软化吸收的过程,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激发人体免疫功能,减轻或消除腰部周围神经根的炎症反应和水肿[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后患者腰部疼痛得到明显改善,腰椎活动也比治疗前大有改善。

其疗效肯定,微创的同时作用时效长,大大减少了患者的就诊次数,很适合现代快节奏的上班人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经络活动度腰部
怎样让腰部得到有效休息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经络考证
术前膝关节活动度对TKA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
腰部“回”字形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
WONCA 研究论文摘要汇编
———2 型糖尿病肥胖成人生活方式改变及活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