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中老年人慢性疾病防治的全科医疗模式效果评价

2018-07-26 06:33张亮
医药前沿 2018年23期
关键词:疾病防治中老年人社区卫生

张亮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0123)

慢性疾病是一种总称,其中包含各种较长时间内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其特征表现为起病隐匿、病程长、病因复杂等,发病后会严重的损害患者的重要脏器,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极大的降低患者的生活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也给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在慢性疾病防治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按照常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开展此项工作时,防治效果并不能达到预期。近年多项研究指出,社区开展慢性疾病防治过程中应用全科医疗模式后,可提高防治效果。因此,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中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全科医疗模式在其防治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124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中老年人,研究时间2017年4月—2018年2月,男68例,女56例;年龄45~83岁,平均(60.7±5.4)岁;文化水平:本科及以上26例,大专20例,高中及中专31例,初中23例,小学及以下24例。纳入标准:(1)年龄45岁以上;(2)社区常住居民;(3)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伴有意识障碍;(2)存在认知及沟通障碍。随机分组,A组与B组各62例,两组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A组按照常规医疗服务模式开展慢性疾病防治工作;此基础上,B组应用全科医疗模式,具体方法如下[1]:

1.2.1 健康管理 与社区居委会一起进行健康医疗服务协议的制定,在居民知情同意的基础上签订协议,医护人员指导居民定期参与到组织的健康宣教活动中;体检档案完善的建立,体检每年1次,年龄超过75岁后,体检每年2次,85岁以上则每天体检3次,实现全面覆盖健康管理档案;全科医师全面了解居民健康水平,给予个体化服务,促进其认知保健知识的程度升高,健康管理方案针对患者具体情况有效制定,对症治疗并护理慢性疾病,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医疗管理服务跟踪式开展,以能有效的控制其血压、血糖水平。

1.2.2 健康宣教 在社区范围内全面的宣传教育慢性疾病的相关知识,如防治方法、注意事项、危害等,促进居民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升高,健康专题讲座定期举办、发放健康教育资料,给予居民生活、饮食等方面科学的指导,让居民自身能够高度的重视慢性疾病的防治。对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疾病知识、防治知识有针对性的宣教。

1.2.2 认真落实“三早”工作“三早”是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通过调查方式了解社区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中老年人以疑似患有慢性疾病,血压、血糖监测及时开展,并给予健康指导,督促其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健康的形成。如慢性疾病确诊,随访工作要持续开展,每月随访1次,随访时,对患者用药情况、生活情况等全面的了解,进而实施针对性的指导、纠正等,保证患者病情稳定,预防进展。

1.3 观察指标

统计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建立健康档案的居民数量,记录高血压及糖尿病的登记情况,利用问卷调查居民掌握慢性疾病相关知识,观察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达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利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B组健康档案建立率、糖尿病登记率、高血压登记率、慢性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糖尿病控制达标率、高血压控制达标率均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A组与B组相关指标比较[n(%)]

3.讨论

在不断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过程中,社区居民享受的卫生服务质量越来越高,尤其是开展免费健康体检服务后,促使更多的中老年人走进社区接受身体检查,有助于实现“小病进社区”。相比于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中老年人家庭的距离更近,能够就近治疗慢性病及常见病,再加上全科医疗服务模式的推出,全科医生可上门为特殊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便利中老年人的同时,促进慢性疾病防治效果的升高[2]。全科医疗属于基层医疗保健专业服务,主要为患者提供照顾,重点保护服务范围内的中老年人及慢性疾病患者,目的是提高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程度,预防慢性疾病患者病情进展,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社区针对中老年群体开展慢性疾病防治工作时,应用全科医疗模式后,可有效的提高防治效果,降低慢性疾病发生率,保证中老年人身体健康。

猜你喜欢
疾病防治中老年人社区卫生
生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中老年人食物嵌塞的防治
中老年人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爱好?
履职尽责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关于鸡慢性呼吸道疾病防治的几点建议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社区卫生
癸巳年(2013)运气推演及疾病防治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