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依从性产生的影响分析

2018-07-26 06:33刘素祥
医药前沿 2018年23期
关键词:药学依从性问卷

刘素祥

(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连云港 222500)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对药物治疗作用的有效发挥具有重要作用。但据调查[1],许多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由于治疗时间长,患者常有烦躁、悲观等不良情绪,加之患者多为老年人群,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知,导致用药依从性差,进而影响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用药模式的转变,药学服务在患者合理用药中的作用逐渐得到人们认识。本文对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从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门诊取药的患者122例,均为慢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61例中,男性33例,女性28例,年龄39~79岁,平均(52.01±4.35)岁,高血压33例、糖尿病21例、慢阻肺7例;对照组61例中,男性34例,女性27例,年龄38~77岁,平均(51.97±4.26)岁,高血压32例、糖尿病20例、慢阻肺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门诊常规取药,遵医嘱或药物说明书用药。观察组给予药学服务干预:(1)门诊用药咨询:药剂师在了解患者基础疾病、用药史的基础上,为患者讲解药物的作用、注意事项、最佳服药时间、不良反应,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指导患者正确用药。(2)电话随访:设立咨询热线,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随访,询问用药后的情况、有无不良反应,对症状轻微者指导患者正确处理,严重者立即与主治医师联系,根据患者用药后的情况帮助其调整用药。

1.3 观察指标

采用 Morisky 问卷[2]对用药依从性进行评价,问卷包括4个问题,回答“否”为 0 分,“是”为1 分,总分0分为完全依从,1~2分为部分依从,3~4分为不依从,2分以下为依从。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包,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结果

2.1 两组用药依从性比较

两组干预前依从性无明显差异(χ2=0.04,P>0.05),干预后观察组完全依从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4,P<0.05)。见表1。

表1 两组依从性比较

2.2 两组Morisky 问卷结果比较

两组干预前4个问题均无明显差异,干预后,除有时不注意服药外,其他问题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慢性疾病病情迁延,反复发作,治疗时间长,不仅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其不良反应往往导致生活质量下降[3],加之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导致其用药依从性较差,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对门诊就诊患者,需要探讨有效的干预模式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

药学服务是药学人员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患者提供与药学相关的服务,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使患者用药更安全、更经济、更有效,适宜性更高[4-5]。用药依从性是指遵医嘱,按时、按量、坚持服药。影响用药依从性的因素较多,如治疗方案、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体质、社会环境等。通过药学服务,使患者及时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遵医嘱用药的意义、药物的作用、注意事项、 正确的用药方法,从而重视药物治疗。同时用药指导可避免患者漏服、多服、错服药物,提高用药安全性;而电话随访有利于及时发现患者用药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其处理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量;药学服务过程中,药剂师还通过专业的知识、耐心的态度对患者进行鼓励,从心理上、精神上给予患者支持,从而提高其对治疗的信心。

表2 两组Morisky问卷结果比较

本组资料中,观察组经药学服务后,完全依从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曾忘记服药、症状改善时曾自行停药、症状更糟时曾自行停药的比例低于对照组。提示药学服务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药学依从性问卷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问卷网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问卷大调查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问卷你做主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