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和用药分析

2018-07-26 06:33石坚如胡苑婷梁莉君
医药前沿 2018年23期
关键词:使用率不合理用法

石坚如 胡苑婷 梁莉君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广东 广州 510120)

《处方管理办法》第六章第四十四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对不合理用药及时给予干预”[1]。处方点评已经成为各级医疗机构了解处方合格率,反映本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情况的途径[2-3]。我院多年来按照相关规定,每月抽取150张处方开展处方点评工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门诊2017年1月—12月,每月随机抽取了150张处方,总计1800张。根据调查目的,填写处方基本指标的点评表和不合理用药的项目表,对处方各项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处方基本指标情况见表1;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见表2。

表1 处方基本指标情况

表2 不合理用药情况

3.讨论

3.1 处方基本指标分析

由表1看到,我院平均每张处方的用药品种数为2.9,符合《处方管理办法》每张处方低于5种药品的要求。由于取消了手写处方,完全使用电脑出方,通用名使用率为100%,符合国家规定。抗菌药物使用率29.1%、注射剂使用率13.6%,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卫生部规定的抗菌药使用率应低于50%的要求[4],但相比发达国家的指标还是存在一定的距离(发达国家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左右,注射剂使用率为0)[5]。

3.2 不合理用药情况

3.2.1 处方书写不规范 不规范处方数占不合理处方46.2%,占抽查处方总数的4.0%,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临床诊断不全;处方医生未签名,处方一打印出来就交给患者,而未有医生签名的处方属于无效处方;处方前记不规范,婴幼儿、新生儿应该写日、月龄;超处方量,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天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天用量;专用处方不规范,如精神或毒性药品应该使用专用的处方开具而不能用普通的门诊处方代替。

3.2.2 用药与诊断不符 譬如临床诊断为乙型肝炎,处方用药为糖适平;临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处方用药为呋塞米。这种现象多数为患者来院开药,由此造成临床诊断与处方用药没有关系。

3.2.3 滥用抗菌药 譬如诊断为发热数日,原因待查,开具头孢克肟片,其为头孢菌素可用于呼吸道或尿道感染,但患者发热原因还未查明就用抗菌素,属于滥用。

3.2.4 用法用量错误 主要表现为低剂量用药、超剂量用药和给药时间的间隔不合理等方面。譬如处方中厄贝沙坦用法为每天两次,一次一片,但说明书指出最佳用法为每天一次,每次一片,超出了说明书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会增加。缓控释制剂如非洛地平缓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每日用药一次即可。

3.2.5 其他 包括配伍不合理、重复用药等。

4.结论

此次处方点评结果显示,我院门诊处方合格率较高。自从开展处方点评工作以来,不仅提高了处方的合格率和药师的专业水平,药师也学习了很多临床用药知识。继续坚持和完善处方点评制度,对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动态监测和有效干预,能够更好地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6]。

猜你喜欢
使用率不合理用法
address的高级用法你知道吗?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作”与“做”的用法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特殊用法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探讨
不合理上访与信访体制改革研究
凝聚智慧,着眼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