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症的临床效果

2018-07-26 06:33李永吉
医药前沿 2018年23期
关键词:方用支气管炎西医

李永吉

(四川省绵阳市骨科医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慢性支气管炎症指的是发生于气管及支气管黏膜、周围组织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主要临床症状就是咳嗽、咳痰、喘息等,具有反复发作、持续时间长等特征[1]。一般认为吸入有害气体或颗粒、感染病毒或细菌等、免疫功能下降、气候骤变等都可诱发慢性支气管炎症,可通过X线检查、呼吸功能检查、血液及痰液检查等确诊[2]。由于慢性支气管炎症的发病比较慢,存在潜伏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略,一般等到疾病恶化之后治疗起来就会相对比较困难。临床上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症患者以老年人为主,若不能及时治疗可诱发多种并发症,威胁生命安全[3]。慢性支气管炎除了疾病本身对人体的危害,它在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以后,还会产生一系列并发症,伤害到人体健康,甚至是危及到生命。我院在慢性支气管炎症治疗中增加中医内科疗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8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慢性支气管炎症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给予中医内科治疗。另选择同期收治的30例慢性支气管炎症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应用常规西医治疗。入选者主诉反复性咳嗽咳痰、呼吸时有明显喘息声,每年持续3个月,连续2年以上。排除合并其他慢性气道疾病患者以及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性疾病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58~78岁,平均(66.8±1.2)岁;病程2~6年,平均(3.5±0.6)年。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56~73岁,平均(66.6±1.5)岁;病程2~8年,平均(3.8±0.4)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采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支气管舒张药等对症治疗1个月。观察组在常规西医对症治疗基础上应用中医治疗方案,根据患者临床证型差异进行针对性中医治疗1个月。①肺虚型:以脉搏细弱、舌苔薄白为主要临床表现,方用:茯苓12g、厚朴15g、半夏15g、桔梗12g、苏子12g、炙麻黄12g、陈皮12g、杏仁12g、炙甘草6g、白前6g、百部12g。②肾虚型:以动则气短、痰多、脉细、腰膝酸软等为主要症状,方用:党参25g、淮山药25g、熟地黄15g、附子15g、半夏15g、白术15g、泽泻15g、肉桂10g、茱萸10g、陈皮10g、甘草10g。③脾虚型:以严重性咳嗽、痰多、脓痰、食欲不振等为主要表现,方用:山药20g、黄芪20g、党参12g、茯苓9g、白术9g、五味子9g、甘草3g、防风6g。④肺肾两虚型:以干咳、痰少、头晕目眩为主要症状,方用:茯苓6g、太子参30g、五味子6g、甘草6g、半夏6g、枇杷叶10g、熟地黄12g、麦冬15g。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咳嗽及喘息等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情况等。①治愈:治疗后咳嗽咳痰及喘息等症状消失,肺功能正常;②显效:治疗后咳嗽咳痰及喘息等症状缓解,复查肺功能改善,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③有效:治疗后咳嗽咳痰及喘息等症状缓解,复查肺功能改善效果不明显,正常工作和生活受影响;④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差异在P<0.05时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30例中18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30例中15例显效,5例有效,10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66.6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其他观察指标比较

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7.5±0.2)d、喘息消失时间(6.1±0.6)d、住院时间(8.1±0.8)d、并发症发生率3.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咳嗽消失时间(8.9±0.7)d、喘息消失时间(7.6±0.9)d、住院时间(10.5±2.1)d、并发症发生率23.33%,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其他观察指标比较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症是多种内外因素作用而引起的支气管黏膜等慢性炎症,西医抗感染治疗、支气管扩张剂等虽然能取得一定疾病控制效果,但存在炎症反复发作、副作用大等弊端。慢性炎症患者要坚持长期性药物治疗,西医治疗中副作用会逐渐累积,一方面影响临床疗效,另一方便可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5]。

目前,随着工业快速发展,空气质量逐渐下降,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率逐渐上升,早期症状轻微,多在冬季发作,春暖后缓解;晚期炎症加重,症状长年存在,不分季节。疾病进展又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对人们身体健康具有严重性影响,尤其是免疫力较低的老年患者,寻找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非常必要[6]。老年人自身免疫力下降、气候变化等使得慢性支气管炎趁虚而入,在冬季、空气干燥、气候寒冷时慢性支气管炎症发病率达到高峰。慢性支气管炎症患者日常合理用药指导不容忽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减少真菌感染。数据统计发现各种痰病原菌对常用的抗生素均具有一定耐药性,整体耐药性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假单胞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都极高,仅仅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及阿米卡星等耐药率稍低,使得单纯性西医治疗难以控制病情,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中医将慢性支气管炎症划为咳喘范畴,认为内外邪入侵而使得病情反复,急性发作期主要进行抗感染,病情加重期要进行止咳平喘治疗。中医内科对于不同分型的慢性支气管炎症患者针对性选用化痰止咳、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中药方,比如所用的麻黄可平喘宣肺、杏仁可止咳化痰、甘草可祛痰利气。本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的来说,目前我国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痰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真菌,对常用的几种广谱抗菌药物均存在严重耐药性,临床治疗时要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减少耐药性的产生,提高抗菌疗效。相比之下,联合应用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症是安全、有效的,可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猜你喜欢
方用支气管炎西医
支气管哮喘基本用方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