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点穴”让沉睡大山焕发勃勃生机

2018-07-28 01:49胡利娟
中国科技财富 2018年7期
关键词:点穴群众

文/本刊记者 胡利娟

“出行难”“饮水难”“看病就医难”“农田灌溉难”“信息闭塞”“村民增收难”,人均纯收入不足5000元,全村1907人中建卡贫困户有388人,在外务工人数900余名,无村级集体经济;

通畅公路、自来水、小型水库、高标准农田、互联网全覆盖、苗乡脆李、经济特色果林,人均纯收入达7800元,优先务工惠及贫困户168人,村级集体经济规模达185万元。

这就是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庙池村,仅仅用了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就“破茧成蝶,”由昔日典型的“人走、楼空、地荒、村废”的偏远村庄,如今,通过精准“点穴”,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的同时,还使沉睡的大山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为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做出了有益探索。

破解难题 共营共建共治共享

“让城市人享受田园生活,庙池人过上城市日子”。庙池人不光这样说,也是这么做的。

位于彭水东南部、距县城75公里的庙池村,既是贫困人口最多的村,也是乡村振兴中最硬的“骨头”,这里平均海拔700多米,全村有1907人,辖6个村民小组。

2015年,彭水将庙池村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的示范点,紧抓“产业发展、文化振兴、科技支撑、机制创新和乡村治理”等关键环节,对其进行“点穴”式治理,从而凝聚涣散的民心,激活了沉寂的资源。

盈利模式和合作模式如何建立,这是乡村振兴中所面临的两道大难题。

然而,庙池村在实施开发之中,坚持群众为主体,采用共营、共建、共治和共享的“四共一体”机制,却有效破解了这两大难题。

共营。就是在项目实施之前,乡村两级组织了180多名干部和群众代表,对村内所有资源进行了清理、确权和颁证。然后,村支两委组织群众讨论资源开发方案。对于群众自己的资产,群众可以根据自己意愿选择股份制、合作制、租赁制、委托制、合同制和个体制等任意一种合作方式来经营。

庙池村支部书记何文忠介绍说,从实践来看,具有明显优势,一方面兼顾了各方利益,现在参与经营的土地面积为2300多亩,参与群众达到91%。项目区内所有基础设施占地,由群众内部调整,没有花一分钱。另一方面公开讨论集体决策,项目容易推进。与土地流转相比,每年节省了土地租金和劳动力工资200多万元,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续运行。

共建。所有项目,凡是群众能够参与的,都由群众组织实施。

“不让群众参与的项目,我们宁愿不要。”何文忠称,让群众参与可获得报酬,有利于项目度过投产前的“经济危机”。同时,还能保障项目工程质量,并且大家的素质和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两年多时间,跟着专家学习,一大批农民成了熟练的木工、石工和科技农民,今后可以组成专业施工队,或者组建公司对外开展经营服务,这为庙池开拓了新的发展渠道。”

贫困户付晓其的妻子说,正是按照群众参与和贫困户优先的原则,自己当了一名杂工,每月稳定收入2000元,“这份工作救了一家人”。

共治。村支两委与合作社合采用分线协作运行的模式。能够有效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工作效率,又能防止一股独大,形成有效制衡。

共享。产业合作社,按照入股社员60%、村集体20%、市场主体占20%的比例设计收益分配。农家乐合作社,按照农户80%农户,村集体10%,市场主体10%设计。所有分配,大头都留给社员。集体收益一部分用于对村内贫困户的帮扶。没有收益期间,由社会法人社员给群众每人每月垫付1500元生活费,收益之后扣除。

“这种方式,虽说前两年是有些困难,但是感觉有奔头。”放弃了在重庆打工的该村村民刘洪现在回到庙池办理合作社,和大家一起创业。

激发潜能 形式多样“耕深”文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白天务工、夜里听课,已成了当地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这得益于庙池创建的农民夜校。

投资四百多万元改造成的农民夜校,可同时接纳200人培训。彭水县委书记钱建超亲自任夜校校长,并聘请了国内知名的教育专家做顾问、当教师,专门编制教材,制定培训计划。

惠民政策、人生经历、致富带头人、创业故事、观看纪录片,夜校上课形式灵活多样。除了课堂教学外,整个庙池还是一个实训基地,每一个项目都是实训课堂,大家可以全流程跟着技术员学习技术。

据了解,自2017年10月开课以来,参加培训的人数达到1000多人次。不仅如此,在庙池周边的群众,也慕名而来,每次讲课都座无虚席。

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培训,庙池人逐步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我能致富”转变。做过豆腐、豆豉、豆腐乳的庙池村民付尧元,利用自己的优势搞了一个豆制品加工厂。而他家对面的杀猪匠则开起了刨猪乐。打过鱼的刘洪准备开一家吃鱼为主的农家乐,还准备搞电商,通过互联网把庙池村的优质产品卖向全国……

“基础设施建设像针灸,穴位扎完,庙池就活了”。如今,在村里经常可以看到来耍的城里人,不仅吃、住、玩,走时还要再买一箱土特产。

今年搞活动,一个小吃摊一天就卖了近万元。这让庙池人大开眼界,“原来村里十多万元修建的房子,现在五十万都不卖。”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除了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更要记得住乡愁。

而文化,是乡愁的载体。大家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食一方味,说一方话、着一方装、习一方俗、敬一方神。”

地处武陵山腹地的彭水,是全国苗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县,这里土家苗汉长期在山区杂居,形成了以酸辣为主的饮食文化、以蜡染为主的服饰文化、以吊脚楼为主的建筑文化,以及独具特色的土司、洞穴、建置、经济、民居等地域文化和人文历史。

作为庙池文化的主题,他们将武陵山的地域文化、苗族文化和耕读传家文化相融合,重点是开展“一村一主题,一户一故事”,采用“原来的地址、原来的料子、原来的样子”的方式修复村落,并在文化乡土化的基础上,按照当代人的生活需求,设施现代化。同时,修建民间习俗与美食园、民间歌舞园、民间手工艺园、非遗传承与保护园。

专家表示:“文化生态的修复还原,就会形成庙池独特的气质和不可复制的品牌符号。”

增长活力 融合发展现代山地农业

建立与市场相匹配,与群众发展需求相匹配的产业体系,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庙池,正是利用良好的生态优势和山地立体气候特点,坚持农业产品结构、农业内部结构和区域产业结构三大结构调整同步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和产业换挡升级同时进行,着力构建新的现代山地农业体系,让传统农业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

跳出传统,推动绿、特、春“三色”融合。所谓绿色,所有产品不施农药、不施化肥,进入城市中高端市场。2015年,专家对庙池村生态环境状况评估、土壤条件分析与鉴定和气候条件全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土壤增厚、培肥方案,品种优选方案,技术实施方案,精准施肥施药方案,冷链物流方案。完成土地整治1000多亩,连续两年种植豆科植物对土壤进行改良。而特色,则是淘汰低质、低效的产业和品种,种植庙池最具备优势的品种。品种筛选由重庆市农科院专家欧毅负责。目前,种植的2300多亩优质猕猴桃、酥梨、蜜桃、脆李等优质水果基地,每一个品类的品种多达5—13个,整个入园品种达到100多个。整个园区就像一个水果博物园。此外,春色,就是依靠现代科技和现代设施,建成钢架大棚200多亩,让庙池的种植环境四季如春,优质产品能够循环产出。

跳出庙池,推动区域融合。主动将庙池产业发展放到武陵山区协同发展的高度来谋划,依托高校和科研团队,建设区域性的品种研发中心、推广中心、技术服务中心。依托互联网、电商和品牌策划,将庙池产品变商品、商品变精品。

跳出农业,推动农旅融合。实施“田园”变“乐园”“劳动”变“运动”“产品”变“礼品”“三变”项目,来发展乡村旅游、养老休闲产业,支持农民发展农家乐。现已建成采摘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式农业1000多亩。

“这样就打通了城乡之间的任督二脉,为庙池和城市间建立了互通双向车道。”驻村干部张维夫说,庙池发展尊重历史和自身规律,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保持其本色,融入世界。“虽然庙池的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但这只是暂时的,好戏还在后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作为贫中之贫的庙池村,仅仅用了短短的两年时间,不但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而且在巩固脱贫和乡村振兴上取得了积极成效。庙池的实践在给我们鼓舞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在彭水,庙池不是一个特例,各个村的条件虽然千差万别,但是它们的发展历程与庙池大致相同,发展逻辑也基本一致。庙池的实践告诉我们,乡村振兴,除了乡贤等人才是关键外,还应该由埋起头来搞发展向抬起头来搞发展转变,主动围绕市场需求、围绕城镇和城镇化来谋划。同时,必须循序渐进推进。否则,欲速则不达。

猜你喜欢
点穴群众
云治理”要贴近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托起滩区群众稳稳的幸福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葵花点穴手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看清“点穴减肥”的真相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精准扶贫如何“精准”
点穴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