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教学活动浅探

2018-07-31 09:18何春花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5期
关键词:听众语感教材

何春花

朗诵是学好初中语文的前提。所以要想教好初中语文,提高学生的語文成绩,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诵是十分必要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可见朗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一、朗诵教学活动能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

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提高他们的普通话水平,不是依靠学习生活中父母和老师的传授,而是必须依靠对文学作品的朗诵。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是在朗诵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训练出来的,尤其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更有利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初中语文教材中每篇文章的词语、句式都是丰富、优美的,都是学生学习的范文,而且初中语文教材在编排上也非常有特色,兼顾到了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朗诵,能够学习各种的词汇句式,还能提高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很具有代表性,有自然篇、亲情篇和成长篇。这样的文章有助于学生学习写景、状物和抒情,这样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也就减少了无话所说的局面。学生如果能把课文的语言特色、情感风格都学好了,那么他要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就轻而易举了。

二、朗诵能够加强学生的语感能力

一个人的语言能力的提高,不能仅靠掌握说话的原则和技巧,而更主要的是靠语感能力的提高。而要想提高语感能力,就要形成语言直觉思维。学生在反复朗诵名家作品、模仿经典语言的过程中,自然会受到影响。朗诵就是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把文章中的词汇、句子以及语言气势都读得朗朗上口。在朗诵的过程中,学生的良好语感就会逐渐形成。在朗诵中培养学生情感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经验。在朗诵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读文章前,一定要掌握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也只有这样,在朗诵时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作品,才能把握好朗诵的情感基调,才能正确地表达出作品的情感。

2.产生共鸣,感受作品形象。俗话说:“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这也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朗诵也是如此,朗诵就是要把内心深处的真情释放出来,要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读出来,让听者倾听作者的心声。所以,朗诵者的字字句句都震撼着听众的心灵,朗诵者要用感染力的朗诵,使得听众与自己同喜同泣、产生共鸣。

3.寓想象于作品之中。朗诵者要在理解和感受作品内容的情感时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样能够使自己和作品融为一体,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感受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作品之中,仿佛亲身经历了一样,这种想象有助于展示朗诵的艺术魅力,也能唤起听众的想象,使听众具有“设身处地”的感受,这样的朗诵就能更加地感动听众。

三、朗诵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初中语文教材所编排的课文都是美文,学生在朗诵中都会有美的感受和美的感悟。通过对词语、句子的朗诵,学生能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能从中感受到生活情趣的美好,对生活和未来的憧憬,从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并能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同时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朗诵时,要把作者的情感声情并茂地表现出来,使学生在倾听中能感悟到做人的道理,使他的情操受到良好的陶冶,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人生品德,这就是朗诵的最高境界和朗诵的最终目的。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老师抑扬顿挫的朗诵,能使祖国的语言文字进发出感情的光彩,能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也就打开了学生感情的大门,启迪他们的智慧,洗涤他们的心灵,提高他们的审美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恰当、合理、科学地利用好朗诵这一教学手段,让这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使其更加具有形象性和艺术性,让学生在美妙的听觉中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学习知识,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猜你喜欢
听众语感教材
教材精读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听众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怎样让竞职演说“挟持”听众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表达心情
语言与言语
休闲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