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运动员、教练员、教师到多类别多层次——对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8-08-02 01:30
体育科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体育专业

杨 桦



从运动员、教练员、教师到多类别多层次——对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思考

杨 桦

(北京体育大学)

前言

改革开放40年,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此过程中,体育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不断回应和满足体育事业发展的需求,肩负起了体育事业发展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围绕新时代我国人才培养“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主线,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人才培养进行回顾、总结和思考,以适应新时代体育改革与发展对于体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1 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历史回顾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迈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步伐,体育人才培养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鉴于恢复高考后的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师短缺和急于提高竞技体育水平,1979年,原国家体委下发的《关于大力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体育院校在我国体育事业中作用的通知》提出,“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水平体育教师;加强训练工作,为攀登世界运动技术高峰作贡献”的要求。此时的体育人才培养主要定位在体育教师和运动员、教练员。

1980年,原国家体委在厦门召开全国体育学院工作会议,提出要“创造条件,把体育学院办成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的中心,既培养体育师资,又承担培养教练员、科研人员、体育干部和优秀运动员”的任务。“三结合”的办学方向确定了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的新目标。

1988年,在第二次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体育的专业设置扩展为 9种专业,即: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武术、体育管理、体育生物科学、运动心理、体育新闻、体育保健康复、警察体育。

1998年,在第四次全国高校专业目录修订,颁布《普通高等院校专业目录》,体育类专业为5个,分别为: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增设4个专业方向,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体育管理,心理学专业的应用心理,中医学专业的中医骨伤科和新闻学专业的体育新闻方向。这一阶段,体育人才朝着学科交叉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发展。

2012年和2017年,教育部分别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形成了体育人才培养的基本体系。

表1 1988—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目录

2 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

2.1 服从服务国家需要,满足回应社会和体育发展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要,服从服务国家“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和“科教兴国” 战略;紧紧围绕社会和体育发展需求,服从服务于 “奥运争光”战略和“体育强国”建设,满足回应学校体育、体育产业、体育外交、体育文化等方面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2.2 适时调整管理体制,调动中央和地方双重积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高等体育院校进行了两次管理体制调整。特别是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体育总局、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调整体育总局所属学校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1]15号文件) 的通知,对总局直属体育学院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其目的主要在于优化体育教育资源,调动中央和地方双重积极性,促进“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基本奠定了当前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格局。

2.3 完善专业布局,放开院系设置,更好发挥办学自主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体育院校不断改革创新,开设新专业,如:北京体育大学开设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上海体育学院开设体育新闻专业;武汉体育学院开设体育管理专业;成都体育学院开设体育外语专业等。与此同时,学校内部的院系设置可以自主调整,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办学自主权。

3 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成就

3.1 体育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大

据统计,截止到2017年初,我国开设体育学类基本专业(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的本科院校数量超过310所,占全国本科院校数量的25%以上,年毕业生规模达到了7万人左右。

3.2 体育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质量日益提高

自1987年开始招收体育学博士研究生以来,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体育学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48所、硕士授权高校115所,每年培养体育学博士研究生300人左右。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专硕)-博士完整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高校与境外高校开展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工作。

3.3 体育人才的培养向着跨学科、多样性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由过去专业设置情况比较单一、不够规范向着新办专业日益多样,跨专业、跨学科、跨门类开展体育人才培养的方向发展。如“体育与医学结合”、“体育与管理结合”、“体育与文学结合”、“体育与艺术结合”等,3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本科新办专业,上百所高校招收、培养硕士和博士。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会报告都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也是如此。笔者认为,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三个方面。

4 当前我国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体育人才培养模式陈旧,体现在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体育事业发展对人才需求不相适应。

2. 体育院校培养的各类各层次的学生,与社会需求特别是新业态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

3.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知识更新不足,与新时代对于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不相适应。

4. 人才培养方式单一,社会实践严重不足,人才培养方案与实践脱节、与用人单位脱节、与现实岗位脱节、与新业态发展要求脱节,与社会发展和体育事业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

5. 教学制度改革滞后,在教育、体育部门和学校层面均表现在招生制度、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考试评价等方面,与教育和体育改革不相适应。

5 新时代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思考

5.1 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对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面对我国体育人才培养出现了由“供给不足”转向“优质短缺”的新问题,以“问题导向”为出发点,深入研判“健康中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以及2022年北京冬奥会、体育强国建设等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对现有的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体系进行重新审视,制定新的培养方案,改革现有的本科专业设置和研究生培养方案,以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和体育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5.2 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服务性,改革调整体育人才培养结构与类型

例如,对体育教育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培养而言,进入“双一流”大学和学科的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主要立足于进行卓越师资和高水平体育管理人才的培养,其他大学主要立足于培养品学兼优的九年义务体育师资和普通高等学校师资。

又如,对运动训练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培养而言,北京体育大学应立足于全面培养高水平训练和竞赛人才尤其是优秀教练员和部分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其他院校也应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开展相关项目的人才培养,如武汉体育学院的水上项目、哈尔滨体育学院和沈阳体育学院的冰雪项目、成都体育学院的武术项目等。对于进入“双一流”大学和学科的高水平运动队,也应立足于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教练员。同时,以上高校还应开展高水平国际、国内运动训练人才的培训工作。

再如,体育新闻、体育旅游、体育外语、体育休闲、体育经济与管理、运动康复、运动人体科学等专业,加强和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立足于满足行业需求尤其是新业态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培养专业化、创新型体育人才。

5.3 重新制定专业目录和培养方案,探索建立新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

重新制定专业目录和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上下功夫。

体育类基本专业(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应提高人才培养的专业化水平,强调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体育类特设专业(运动康复、休闲体育)和其他学科的体育相关专业,应着力在“体育+”“+体育”上做文章,与其他学科融合发展,拓展新领域,培养新人才,如体育与医学融合、体育与文化卫生融合、体育与旅游融合、体育与装备制造融合、体育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等。

将体育学从教育学门类中剥离出来,使之上升为学科门类,更进一步完善体育学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和本科专业,在此基础上,制定新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

5.4 创新体育人才培养方式,提高实践教学比重

首先,要“打开校门,培养人才”,强调合作办学、联合培养,重点与企业、社会组织、科研院所等开展深度合作,使人才培养更“接地气”。

其次,要组建交叉学科、实践和理论结合的强有力师资团队,培养更加高端的创新性、复合型体育人才。

第三,要突出体育学科的应用性,调动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多方面的积极性,强化多主体间协同,大幅度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使学生在实践中充分掌握知识和技能,做到精通业务、全面发展,在实践中形成高标准的职业素养和发展能力。

5.5 大力改革教育教学制度,重点对招生、培养、就业、评价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对于体育招生制度,应“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加大自主招生力度。

对于培养制度,应持续改革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改革学籍、学分、课程教学、实习等管理制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保障优秀人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

对于就业制度,应与招生、培养和就业相衔接,从制度层面全方位保障对学生进行提升专业本领、就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教育。

对于评价制度,应改革与完善教学条件评价、课程体系评价,尤其是要对学生课业评价、教师教学评价制度进行深度改革,激发“教”“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语

新时代体育人才培养要围绕“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这一主线,主动适应社会发展,主动服务社会需求,大胆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对现有专业和二级学科进行认真精细调整,革新不合时宜的课程体系,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重新整合和设置院系、教研室,构建新时代体育教育教学制度,培养出经得起时代检验、本领过硬、社会认可、品学兼优的支撑和服务社会经济和体育事业发展的合格人才。

1000-677X(2018)07-0006-03

10.16469/j.css.201807003

猜你喜欢
体育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近年来体育认知研究进展
教授说专业——部分专业解读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2016年最佳体育照片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