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鼻窦炎胆腑郁热证疗效观察

2018-08-06 00:59杨,郭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鼻渊龙胆症候

张 杨,郭 洁

(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河南 洛阳 471000)

慢性鼻窦炎系鼻窦的慢性化脓性炎症[1]。常累及多个鼻窦同时受累,严重者可导致视力改变,甚者可因感染加重而致死亡[2]。本研究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龙胆泻肝片及清眩片治疗慢性鼻窦炎胆腑郁热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00例,均为我院耳鼻咽喉科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诊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19~60岁,平均(48.23±8.71)岁;病程4个月~28年,平均(11.2±2.14)年。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21~59岁,平均(49.56±9.13)岁;病程6个月~29年,平均(11.8±2.3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3]有关慢性鼻窦炎相关诊断标准。鼻腔检查可见来源于中鼻道、嗅裂的分泌物,黏膜充血、水肿,伴或不伴息肉,CT检查可见窦口鼻道复合体或鼻窦黏膜病变;②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有关鼻渊胆腑郁热型诊断。鼻塞,流涕多、湿浊,色呈黄色或黄绿色,嗅觉较前减退,可伴剧烈头痛,有不同程度的咽干、口苦,舌红苔黄或腻,脉弦数。

排除标准:①妊娠、哺乳期;②对所用药物成分过敏或可疑过敏;③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损伤;④半年内有过内腔镜鼻窦外科治疗;治疗前1月内使用过鼻喷剂药物治疗;⑤鼻腔或鼻窦其他病变;⑥对所用药物及药物成分过敏或可疑过敏。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乙酰螺旋霉素片0.2~0.3g,日服4次,首次加倍;饭前0.5h温凉水吞服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北京九和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2401)300mg,日3次(禁止用热开水和嚼破后服用);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江西珍视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10780)外用,每次每个鼻孔个两掀,每日总剂量8掀。给予鼻腔填塞。

观察组加服龙胆泻肝片(吉林省六福堂昌隆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2022899)8片、日2次,清眩片(太极集团重庆桐君阁药厂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50050633)8片、日3次。

两组疗程均为4周。

3 观察指标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慢性鼻渊症状进行中医症候积分评定。评价指标包括鼻涕、头昏、鼻塞、鼻腔分泌物等4项,分为无、轻度、中度和重度4个等级,分别对应0分、1分、2分、4分,得分越低提示症状越轻。

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痊愈:用药2周内症状减轻,治疗结束后主要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积分值减少大于95%。有效:治疗结束后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减轻,积分值减少大于70%。有效:治疗结束后主要症状体征相对减轻,积分值减少大于30%。无效:治疗结束后主要症状体征无改变,积分值减少小于30%。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分,)

组别 例 鼻涕 头昏 鼻塞 鼻腔分泌物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0 2.97±0.58 0.83±0.17 2.85±0.47 0.76±0.18 2.89±0.46 0.65±0.13 2.73±0.49 0.73±0.14对照组 50 2.93±0.52 1.64±0.31 2.90±0.50 1.44±0.36 2.83±0.42 1.26±0.64 2.84±0.51 1.38±0.25 t 0.363 16.2 0.515 11.946 0.681 6.605 1.100 16.041 P 0.717 0.000 0.608 0.000 0.497 0.000 0.274 0.000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随访半年,观察组复发1例(2.00%),对照组复发7例(14.0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 讨 论

西药治疗慢性鼻窦炎时多用激素鼻腔给药以及和相关药物如曲安奈德鼻喷雾剂,但效果欠佳,且停药后易复发。此外,乙酰螺旋霉素片长期服用易引起耐药反应,且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须慎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为黏液溶解性祛痰药,治疗慢性鼻窦炎能帮助排痰,但起效较慢需长期服用。而西药用药时间不能过长,以避免出现药物性鼻炎和萎缩性鼻炎等并发疾病。

本病属中医“鼻渊”范畴,腑郁热证是常见证型。《素问·气厥论》曰“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6],此为中医对鼻渊最早的描述,提出胆热上移是鼻渊发病最主要的原因。胆腑郁热证表现为鼻涕浊黄黏稠如浓,量多且伴有臭味,鼻塞致嗅觉减退,常感头痛剧烈,兼有烦躁易动怒,咽干口苦,耳聋目眩,夜梦难安寝,小便黄,舌红苔黄或腻,脉弦数[7]。周凌教授根据胆腑郁热、上犯清泻为胆腑郁热型鼻渊主要病机,提出清胆泻火、排脓通窍是治疗胆腑郁热型鼻渊的最佳方法。

龙胆泻肝片中龙胆草上清肝胆实火,下除下焦湿热。黄芩、栀子苦寒清热,泻三焦清热。车前子、木通、泽泻泄热渗湿,除肝胆湿热,促湿邪排除体外。全方有清肝胆、利湿热功效。清眩片中川芎辛散温通、祛风通络止痛,白芷祛风燥湿、消肿止痛,薄荷发汗解热,荆芥穗解表散风、透疹消疮。诸药合用,具有疏风清热、消肿止痛功效。二方合用可加强利湿清热、疏肝利胆功效。

龙胆泻肝片及清眩片联合曲安奈德治疗慢性鼻窦炎胆腑郁热证能够显著改善症候,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猜你喜欢
鼻渊龙胆症候
龙胆泻肝汤辅助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分析自拟辛夷鼻炎汤治疗鼻渊的临床疗效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尖叶假龙胆化学成分的研究
不同厂家龙胆泻肝丸中龙胆苦苷、栀子苷、黄芩苷的溶出度测定和比较
龙胆总苷提取物掩味树脂复合物的制备
鼻渊的中医治疗概述
溃疡病与鼻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