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学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运用

2018-08-06 12:38周珺
魅力中国 2018年16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运用

周珺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現实意义,小学教育是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积极提高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学质量,对小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积极作用,对整个社会的进步也有重要意义。心理学知识涉及范围极其广泛,主要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等相关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知识,不仅有助于教师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对学生的定性化学习成长有积极影响。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心理学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运用展开相应的阐述。

关键词:心理学知识;综合实践活动;运用

一、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心理学知识的重要性

(一)促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变化的学科,心理学知识也是通过大量的研究,观察得到的人心理活动变化规律等内容。一个人的心理想法、思想情绪和心理活动等都会通过客观的外在行为或面部表情显露出来,在了解掌握心理学知识的前提下,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就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变化及思想情绪等,因此,心理学知识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运用,对加强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有积极作用。教师是小学阶段各个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引导者,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加深,这对教师今后设计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有积极作用。同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及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教师对学生了解程度越深,越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使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呈现良性循环。

(二)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对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活动开展有积极影响,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合理设计安排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及形式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国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使小学生在家处于全家宠爱的形式,家长对孩子的宠爱,随之带来的是相应的消极影响,即不利于学生形成团队意识、独立自主意识等。这样一种情形下,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难度随之加大,心理学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运用,有助于组织者抓住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设计安排合理化的综合实践活动,既能促进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也有助于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性得到相应提升。

二、心理学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运用阐述

心理学知识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运用,使得综合实践活动的科学性逐步提升,实际教学过程中,心理学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理学知识在情境创设中的运用

心理学知识在情境创设中的运用,主要和“情境相似性”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情境相似性”主要是指教师在创设情境教学活动时,可以通过利用相似情境和新情境两者间的相似之处,创设相关情境。“情境相似性”在情境创设中的运用,主要是借助相似情境之间的共通性及学生的相关经验,激发学生对创设情境的探究心理,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情境相似性”在情境创设中的运用,在学生参与到教师创设的情境当中,借助创设情境与相似情境的共通处,会产生良好的引导效果,学生进而开展相应的研究学习活动,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

(二)心理学知识在主题研究活动中的运用

主题研究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研究学习能力,学校在开设相关主题研究活动时,对“半途效应”及“登门槛效应”加以运用,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积极作用。对小学生来说,在参加主题研究活动时,容易因缺乏耐心导致半途而废,不仅实现不了主题研究活动的教学目的,而且容易让学生养成半途而废的坏习惯,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有不利影响。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意识到这一点,通过将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降低主题研究活动相关任务的难度,帮助学生养成坚持到底的良好习惯。采取“登门槛效应”,在学生 最开始参与主题研究活动时,教师降低对学生任务达标程度的要求,待学生逐渐进步时,再给予其及时真诚的鼓励,促进学生的逐渐成长。

(三)心理学知识在团队合作中的运用

心理学知识在团队合作中的运用,主要是“鲶鱼效应”和“角色效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运用。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是小组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同伴的陪伴对他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学会团队间互相协作、互相帮助、团队共同努力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角色效应”的结论是通过学者的相关研究得出,双胞胎姐妹逐渐成长过程中性格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和双胞胎姐妹在家庭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不同有着密切关联。教师在安排学生分组时,要注意“角色效应”的应用,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为其布置安排具有积极效应的角色,并且给小组所有成员布置安排相应的职责。

提供给学生轮流交换角色的机会,让学生增加体验不同角色的经验,给与学生成长锻炼的机会和平台。“鲶鱼效应”在团队合作中的运用,主要是指教师在分配团队成员时,应在每个团队里引入具备创新思维的学生,通过该名学生的创新思维,给整个团队注入新的生命力,形成整个团队的良性竞争,促进团队成员彼此之间的共同成长。

(四)心理学知识在教师指导过程中的运用

心理学知识在教师指导过程中的运用,主要是运用心理学知识内的标签效应。教师在整个综合实践过程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正确及时的指导,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标签效应在教师指导过程中的运用,主要指的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贴标签的方式,对班级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标签效应主要指的是,经过相关研究表明,人们一旦被贴上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给其贴上不同的标签,可以通过有效的鼓励,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教师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本身也需积极学习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及教学理念,促进整个学科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五)心理学知识在展示评价中的运用

展示评价环节是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学知识在展示评价中的运用,主要是对“增减效应”及“晕轮效应”两个心理学理论的应用。展示评价环节是教师对学生团队付出成果给予相应的检验的过程,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合理激励学生、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有积极作用。“增减效应”的主要内容是人们往往最喜欢对我们的喜欢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对我们的喜欢表现不断减少的人。以某个学生总体表现较好,但存在不少不足的展示评价为例,实际评价过程中,教师先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做出相应的评价,后面接着对学生表现较为良好的部分进行表扬,这样一种先批评后表扬,不断表现出对学生喜欢增加的方式,更容易被学生虚心接受。“晕轮效应”主要是指一种以偏盖全的评价倾向。在实际的展示评价环节,教师应尽量避免“晕轮效应”的存在,客观全面、公平公正的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实现展示评价环节的有效性。小学生年龄较小,正好处于心理表现较为敏感的年龄段,展示评价环节的有效开展,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采取合适恰当的评价方式,对整个教学环节的开展有积极影响。

(六)心理学知识在创新拓展中的運用

创新拓展系列活动的开展,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有重要作用。心理学知识在创新拓展中的运用,主要是“头脑风暴效应”的运用。“头脑风暴效应”在创新拓展中的运用,主要是将不同性格的成员汇集到同一个小组中,通过小组内成员互相之间的头脑风暴,思维火花之间的碰触,产生具有创新性的想法。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及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头脑风暴效应”,能够实现高效率的思维碰撞,促进小组成员彼此之间的共同进步,教师在组织开展头脑风暴活动,应用“头脑风暴效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积极鼓励学生多发言,发散思维,可以异常天空、天马星空,想法越多越好;二,只要是学生能够想到的想法,都可以在小组讨论环节说出;三,他人的见解并不独属其个人,他人有在其发言的基础上继续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小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独立自主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都有极其显著的积极效用。心理学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运用,对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心理学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运用意义进行分析阐述,并对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心理学知识的运用进行相关描述。总的来说,心理学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运用,对整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应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方式及理念,促进综合实践等教学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孙梦琪.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研究[D].沈阳大学,2017

[2] 李宝敏.核心素养视域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6,36(18):46-54

[3] 李树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核心素养与评价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07):14-23

[4] 胡卫平,喻秀芳.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及其影响因素[J].当代教师教育,2010,3(01):61-64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活动运用
心理拓展训练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