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2018-08-06 12:12李星
魅力中国 2018年13期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新课程高中数学

李星

摘要: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开始尝试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新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是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包括后进生在内所有学生的高中数学学习成绩。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

随着我国高中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学生群体之间的差异日益增大,而数学学科中的差异更加明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果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不顾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则必然不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利于全体学生的能力发展,甚至使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更加严重。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心理负担、课业负担沉重以及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因此,高中数学的教学中要改革其传统的教学模式,应用分层教学模式,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含义和意义

(一)含义

所谓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就是将高中生进行分类分层进行教育,将在学习数学方面属于同一层次的学生分到一起进行教学,而怎样将其进行分类就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比如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以及知识的接受能力,还有性格和智力方面等都可以作分层的标准,教师应该认真分析每层学生以及每个学生之间存在何种差异,根据数学的大纲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进行分层教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合适的发展。

(二)意义

进行分层教育可以大面积的提高对学生教育的教学质量,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能力,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分层教学的最大意义在于: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整体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通过对高中数学进行分层教学,可以帮助全体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的概念,进一步掌握数学中的公式和定理,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的配合教师的教学,对数学有一个新的认识,不再被数学和几何难学所困扰,从何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大面积的提高。

二、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分层施教、异步达标”是传统的集体教学形式的一种发展,它是以学生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为前提,并以这些差异为依据将学生分为若干不同能力层次的小组,制定分层的教学目标体系、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和多层次的形成性评价系统以控制教学进程,为每一个学生营造一种最适合他们个性的学习和发展环境。我们认为“分层施教”的理论框架有四个组成部分:其一是它的教育学、心理学基础,这是我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导向以及价值的判断依据;其二是分层的策略和目标序列,这是我们实践成败的关键;其三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策略,这是教学的核心;最后是形成性评价系统,这是教学的保障。

(一)主体分层。

1.分层的多元性所谓分层的多元性,一是指分层的依据主要是学生学科成绩,同时也考虑学生的认知风格和情意特征;二是指先将学生分为A、B两个层次,然后在A层中再进一步地层中分层。

2.分层的动态性动态性是指对学生的分层划块是非固定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进行阶段性调节,做到“有进有出”,“有上有下”。其目的是如何始终把学生置于最有利于他们发展的环境中。

3.分层的隐蔽性隐蔽性是指:学生分层的具体情况教师应清楚地掌握,做到心中有数,但又不向学生公布,不将其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这是因为,分层不是一种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终结性评价,其目的也不是一种对学生能力的测验,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尽量减少由于分层对学生造成的心理负担。

(二)个别指导。

分层教学力图解决因材施教在班级教学中真正有效实施的问题。其指导思想是努力寻求班级教学与个别教学的结合点,个别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优生、中等生、差生三部分学生能否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这也是分层教学至关重要的一环。

(三)分层备课。

对学生进行分组后,教师在备课时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对A、B、C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必须在备课時体现出来。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层教学留于形式。哪些内容对各个组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是只作了解的,对不同小组在作业上有些什么不同的要求等,这些都必须在备课时充分考虑。

(四)反馈调控、动态评价。

分层教学,要做到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反馈调控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要着眼分层达标,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适时动态评价是重要的手段。(1)及时反馈调控,优化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对随时出现的即时信息作出巧妙、灵活的处理,调整教学节奏,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在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中,根据课堂情景的变化,教师和学生要不断调控各自教学行为,使得教学和谐有序高效地开展。(2)适时动态评价,促使各层学生达标适时动态评价,促使各层学生达标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所谓动态评价就是指评价要以分层目标为依据,只要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达到了自己的目标标准,就应肯定,表扬,对超标行为给予鼓励,充分发挥激励的导向作用。所谓适时评价,一方面是指一旦学生出现“闪光点”就要抓住时机予以评价激励,另一方面是指要及时组织检测以便调整学生层次,促使递进。评价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随堂的即时评价,也可以是单元形成性评价或是阶段终结性评价。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达标肯定,超标鼓励”,适时动态评价,促使达标递进,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增进学生的自信心,不但是分层教学的手段,也是分层教学区别一般教学的显著标志。

实施分层教学是实施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也是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其有利于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因此在高中教学实践中,我们应高度重视分层次教学实践,遵循主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民主性与平等性原则、主体发展性原则,营造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断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全面贯彻素质教育。

猜你喜欢
分层次教学新课程高中数学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提高线性代数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