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018-08-06 12:12王强
魅力中国 2018年13期
关键词:化学兴趣培养

王强

摘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教学当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围绕这个主体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而要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主要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构成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波的心理成份,没有丝毫的强制性,是学生搞好学习最重要的动力源。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化学;兴趣;培养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师生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心灵的沟通,是师生相互关爱的结果。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教师和学生虽然在教育中的职责和任务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二是学生虽在个性特点,学习成绩等方面不同,但在教师眼里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民主,平等的标志是尊重,尊重学生就要学会宽容与接纳学生,欣赏学生,特别是对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

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当今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相当高,在学生眼里教师应当是一位传授知识、指点迷津的良师益友;应当是位讲一口流利普通话的播音员;应当是位演技高超的演员;应当是位博学多才的学者……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经验、资历、驾权课堂的能力、思想品德等方面是课堂上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教师的知识和经验越丰富,就越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名化学老师不仅要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明确其深广度,还要创设有特色的教学程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高超的表演技术给学生传授知识。这样,老师讲的轻松,学生学的有趣。

三、课堂上营造具有人文气息的情感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力手段

苏霍姆林斯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过的时候,知识才能融及人的精神世间。”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认知活动必定伴随着情感的活动,愉快的情感体验可使学生感知敏锐,记忆增强,想象丰富,思维活跃。老师要营造具有人文气息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注意情感的诱发,以趣诱情,使每个知识点都成为学生急于捕捉的猎物。课堂上教师扣人心弦的开场白,精彩的结尾,幽默的故事,现象明显的化学实验,创新的方法都能使学生情绪处于兴奋状态。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保持,使自己的课达到“课伊始,趣已生,课已尽,趣犹在”的境地。这样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会不断升高,学生会不自觉地爱上你的课,期盼下一节课的到来,日积月累,学生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次,要注意情感的投射。教师要以自己积极的情感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根据学生的情感迁移特点,课堂上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关爱每个学生。对“走神”的学生多提问;对“粗心”的学生让他多板演;对自信心不足的学生让他多交流;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开小灶”,并给予耐心的指导;对学习优等生创造机会让他更好的表现和发挥。并且做到: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都以微笑、点头、欣赏的目光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学生错误的回答不忽视,不嘲笑,并给予热情的指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以教师的一片深情化为更多的理解去赢的学生的心。教师只有创造这种平等、尊重、宽容的和谐环境,学生才会有心理的“安全感”,才能排除戒备心理,意识到老师在真诚地帮助他,使他们感到学不好就辜负了老师的一片苦心,从而使学生聪明的“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教学也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积极创建自主课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學观念,积极创建自主的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 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

自主学习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情绪自然、心境放松的场所。而这是以和谐的课堂气氛,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前提的。因此要顺利开展自主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放下思想负担,敢于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无知”。教师要勇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并非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让学生感到老师也有“无知”的地方从而排除顾虑,大胆在同学和老师面前说出自己的不解之处让同学和老师来帮助解决,给学生创设自由平等的学习空间和心灵的交际空间,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到心境放松,心情愉快。

(二) 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加强情景创设、精选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能力;积极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各种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等自我创造活动中培养出强烈的求知兴趣和创造热情。

(三)培养自主的学习习惯。

好习惯的养成可以受益终生,同时自主性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创建自主课堂的关键。

1. 在课前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在老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通过预习使他们知道要学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带着预习中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地方进入课堂,结合老师的讲解,有目的性地去接受知识。

2.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习惯的重要场所。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为 学生创造好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下,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适当设疑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和预习中的体会,进行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逐渐地培养他们自主性学习习惯。

3.在课后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课后是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最长的时候,教师不仅要根据当天的学习情况,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课外小实验,让他们自己设计、操作。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兴趣的.持久性和广泛性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只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巧妙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就能使学生享到受学习中的乐趣,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愉快。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的教学活动,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猜你喜欢
化学兴趣培养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