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

2018-08-06 12:38李桂梅
魅力中国 2018年16期
关键词:生物课生物创设

李桂梅

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如何创设摇曳多姿的生物课堂以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是每个一线教师时时深思的问题。在生物教学注入美的情感,渗透审美教育,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依托教材内容发掘自然之美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发掘教材中蕴含丰富的自然美,让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感受它们,体验他们品评他们,从而陶冶学生的性情,愉悦学生地身心,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他们对生物课的态度。在生物教学中,我把教材里的自然之美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以便讲课中随时运用:第一是动物运动的静态之美,鱼虾的戏水游动,猎豹的如风奔跑,蝶儿的翩翩起,鸟儿的展翅高飞便是此类;第二是植物生长的静态之美,幼芽萌发、植株生长、花蕾绽放、果实成熟等是代表;第三是变幻莫测的奇异之美,如细胞分裂、病毒变异、珍禽异兽,罕见物种等是此一类的表现。

二、优化教学过程以激发美的情感

要使生物课的教学过程富有美感,教师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讲抄背考的枯燥教学模式,精心备课熟悉教材,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注重情感兴趣等非智力的激发,艺术性设计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使学生上生物课如同是置身于美妙的大自然中,漫步游蕩,快乐身心。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向学生进行知识地授引,其效果可想而知。如讲 风媒花和虫媒花的相关知识时,我在课堂中用音像资料展示各种各样的花儿图片,让学生欣赏观察之时认真区分两类花儿在形态表现上的差异,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以教材为基点思考问题发表见解,而我只在最后做了总结性的点拔和归纳,既增加了生物教学的美感,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三、引入媒体手段以创设美的情景

图片、挂图、标本、模型是传统的生物教学手段和辅助工具,能够创设直观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认识、启发学生的思维,但这只是静态的画面呈现,辅学效果极其有限。随着科技的发展,幻灯,投影,电影,计算机多媒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也走进了我们的生物教学,每个生物教师都要充分运用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地再现生物客观事物和现象,再配以优美的音乐和精碎地讲解,创设优美宜人的教学情景,增加课堂的新颖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提高学生的思考想象力,使得教学环境和气氛更加和谐愉快,富有艺术美。

四、开设课外活动以延伸课堂审美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在活动中要扩大加深生物 学习的内容,还要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训练,并在活动中进行形象的审美教育,陶冶身心开拓视野,生物教学活动要根据周围环境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开展;地处农村的学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观察当地的植被分布情况和动植物品种的分布情况。地处农村的学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观察当地的植被分布情况和动植物品种的分布情况,带领学生走进田野采集动植物标本等;市里的学生可以在教师带领下参观生物博物馆和生物类的展览;当然,传统的生物知识竞赛,生物兴趣小组是每个学校都能开展的,这里就不多赘言。

五、重视生物实验以提升美学趣味

实验是以学生操作为重点的教学手段,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无论是程度好的学生,还是程度差的学生,都十分喜欢生物实验。因此,生物实验教学环节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教育资源,能极大增强生物教学的趣味性和教学美感,希望一线的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生物实验的开展。

六、提升语言美感以进行审美渗透

生物学科涉及的事物多,知识的跨度大,再加上需要精辟讲解地理事理,更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素质和修养,才能完成教学任务。 生物事物,生物现象和生物景观绝大部分是能依靠感官直接认识,对于病毒变异、细胞运动、细菌生长等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可借助于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弥补,更多的情况下还要教师依靠富含感情而又理性简炼地语言去描述去分析,所以每个教师都要苦练基本功,提高语言表达力。语言方面的要求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是准,不但要发间准达意准,要要重点突出,说理精辟;第二是精,课堂语言要精确、精练精彩,既要富有启发性,不照本宣科,又要防止东扯西拉过了随意;第三是活,首先要注意穿插,活跃气氛,其次是恰当留空,让学生有想象的空间。

生物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涉及到教学环节的每一个细节,广大生物教师要在精析教材熟知学生的基础上,大但创新灵活运用,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学生的课堂教学之路。

猜你喜欢
生物课生物创设
创设未来
第12话 完美生物
转基因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生物趣多多
生物课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耳朵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