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

2018-08-06 12:12隋清
魅力中国 2018年13期
关键词:角色定位能力培养思维

隋清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相融合的方式,采取多种模式开展教学工作,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个人能力和自我潜力开发的目标。本文以高中数学课堂为例,简要探析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角色定位;思维;能力培养;潜力开发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作为当前教育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

一、新型师生关系构建,创设良好教学环境

高中课堂中,教学质量的高低与师生关系和教学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作为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才能始终将这一原则摆在教育教学理念中去,才能有意识的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根据新的教学关系,积极的完成角色的转变,充分的认识和利用自己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定位后,利用好学生所表现出的向师性特点,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为核心,待人行事为基础,为学生提供榜样和标杆的模范作用,坚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对学生尊重关心,顺应教学改革的要求,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却又不能盲目的听从,而是有原则,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形成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积极打造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才能够使其在学校生活中,感受到师生关系的改变,认识到当前的师生关系是如何进行的。

例如在三角函数y=Asin(π+α)的图像变换时,许多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这个时候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边讲一边提问,在进行练习的模式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在新的教学形势下,采取幻灯片与flash动画相结合的方式,有效的将函数图像的生成过程展现出来,集中显示振幅、周期、相位三种所呈现的不同的变化,在一个较为轻松的环境内完成教学任务,效果往往比传统教学模式好的太多。

二、加强思维引导,开发学生潜力

学生的思维体系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在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在学生萌生了创新意识后,逐步实现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最终通过学生潜力的激发,实现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也就是说,在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索,在学习或疑问中发现问题,将思维扩散出去,通过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碰撞,促使学生能够加速自身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知识延伸的下轮提高。

例如,在数列的相关内容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一章节的内容,概念性的内容较多,一味的记忆效果不佳,即便当时记住了,也难免存在似象非象的感觉,难以对这一概念有个一清晰的、准确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对于课本中出现的几个数列,进行分析,以对比的方式,认识集合的特点,通过对现有数列的分类归纳,总结出数学的相关特点,接着根据前面的对比结合中已经出现的内容,引出数列项的内容,将数列的分类,函数及函数图像的定义和定义域,通过公式概念的分析得出最终的结论,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的知识体系的构建有一个由浅入深的积累夯实过程有能够真正有效的完成对于数列的相关概念的认识,对于其定义、意义、应用等多方面知识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如此一来既有效的突出了教学重点,又有针对性的克服了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变化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使其通过自身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发现与应用来激发自己对于高中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的将原本复杂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简单轻松,有效提高解题速度,为学生自身解题思维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已经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但是正是因为思维形成定势的关键时期,更要注重学生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性的培养与开发,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将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促进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良性的交流,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进而在教学过冲中通过多种有效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在学中培养意识,在学中提高能力。在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其进行表扬和鼓励,不要一味的批评,扼杀其质疑的能力,如此一来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师生互动,借助合作探究与个体探究的模式,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圆锥曲线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从最美彗星入手,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观看人们记录下来的天文现象,并根据2013年的彗星推测未来3000年后,他还会再次来到地球。这一推论有什么科学依据呢,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从而将彗星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形,通过相关数据能够推算初探运行的轨道,在根据现有数据计算出其运行的周期与轨道长度,就能够大体推算出这个时间。又如对数函数的教学中,将庄子中提出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与对数函数的定义与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探究当木锤剩余部分长度为X,被截取的次數与剩余部分长度之间的关系,如何表达呢?借助趣味性的问题,增加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而这种模式恰恰是抓住了学生的兴趣,才能够有效的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为后期知识的讲解打下基础。

四、结束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切入点,积极的构建良好的轻松的自由的学习环境,从传统教学模式中找到适合当前教学发展的内容,与新时期教学任务相结合,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与教育形式,从提高学生个体意识,主人翁意识出发,确立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地位,鼓励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借助多媒体、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途径,打造新型教学课堂,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总而言之,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从自身出发,提高执教能力,知识储备更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从新课标、新世纪、新要求出发,积极探索适合当前教学形式的方法,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与过去的角色差异,重新定位,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实现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金丽丽.高中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1)

[2]郭鹏飞,李树.数学教学与思维培养的关系探析[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7)

[3]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

猜你喜欢
角色定位能力培养思维
让学生动起来、笑出来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浅谈新课程标准的新认知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