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说中侠女形象演变的分析

2018-08-06 12:38李健男
魅力中国 2018年16期
关键词:思想内涵

摘要:古代小说是指在现代时期和近代时期之前所创作的小说,而侠女形象的创造则是古代小说中比较独特的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侠女的形象都会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以不同的历史背景为标准,侠女的形象彰显着不同的思想内涵,并在不断的演变。本文讨论了唐宋元明清古代小说中的侠女形象,对其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并思考了其产生的具体原因。

关键词:古代小说;侠女形象;形象演变;思想内涵

引言:本文对中国古代小说的侠女形象的变化与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出不同时期的小说在侠女的形象特征、精神内涵、思想观念等方面的演变。在我国的古代小说中,受封建思想的影响,男侠的形象比较丰富,而女侠的形象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中则具有不一样的特征,不仅反映了当代作家的先进思想,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具体表现。

一、古代小说侠女形象探究

(一)唐代小说侠女形象

我国最早记述侠女形象的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其女娲造人、嫦娥奔月等。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最早出现的侠女形象是春秋时期的《吴越春秋》以及《搜神记》中的李寄。而古代小说中侠女的形象在唐代开始演变,在唐代的小说中,下女的形象可以分为复仇性、报恩型、忠义型、至情至性型四种。笔者在收集资料的时候总结,唐代记述侠女的小说共有十一篇左右,大都是以侠女为形象立书。唐代小说中的侠女大都是向往自由、敢爱敢恨的形象,均是性情中人,她们大都武艺超群,兼具果敢与智慧,与唐代的审美意境相匹配,在唐代的小说中,侠女的形象超脱了社会的现实,其结局也远离了社会的现实,这正是唐代侠女形象的主要特征[1]。

(二)宋元小说侠女形象

宋元时期小说中的侠女形象以唐代的侠女形象为基础,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首先,宋元的侠女身份更加的复杂,其回归了生活的本真,更富含一些社会的伦理宗教色彩。宋元小说中的侠女形象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其中也不乏一些世外高人。在宋元的小说中,看重的并非是其武艺的高低,最惹人的是侠女坚韧不拔的精神与智慧胆识的品质。在宋元的侠女形象中,侠女显得更加利己,形象的设计更加的贴近人性化。侠女们的行事作风也都遵循封建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封建伦理色彩。笔者认为,宋元小说中的侠女形象更加的拘束,遵循礼教,更加的贴近现实的人生。

(三)明清小说侠女形象

明清时期是我国小说的繁荣时期,其小说的风格迥异,形象独特,而其侠女的形象更加的别具一格。在唐宋元的基础上,明清小说中的侠女形象更加的富含特色,其形象身份也包罗万象,其中有丐妇、文成公主、王大姑等。明清的小说除了在侠女的身份上更加的多元化之外,侠女的武艺、情感、经历都更加的丰富。侠女的精神形象体现在侠女们忠孝两全、情理并重、为家为国的精神面貌。与此同时,明清小说侠女形象与唐宋元相比更加的饱满,呈现出一种平民化与伦理化的形象韵味。

二、古代小说侠女形象演变分析

(一)侠女形象的演变

1.形象特征的演变

我国的古代小说中的侠女形象从特征的演变上来看,是以单一的类型向复合型的方向上转变,从离世到现实的转变。我国小说在唐代之前侠女的性格与形象还比较单一,在唐代其性格出现了复仇、报恩、忠义、至情四种,在宋元时代的发展更加的多元化,女侠的形象融合了多种的性格特征,形象更加的复合。在明清的小说之中,随着明清时代的变化创造出更加新颖的女侠形象,使侠女的形象更加的具有内涵和精神特质[2]。

在唐代的小说之中,侠女对自身的归宿选择大多是隐居田园、归隐山林,达到自己的目的之后就选择离世。在宋元明清的小说中,女侠不再一味的遁世,而是立足于现实生活。古代小说侠女形象特征的演变在空间的基础上发生了变化,这是侠女形象特征演变的结果之一。

2.精神内涵的演变

侠女精神形象的演变表现为从为己到为家、从为家到为国,从独立到束缚。在唐代及唐代之前的小说,侠女大都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例如,报恩、复仇等,在达到目的之后就选择离世,这是为己的的精神特质。在宋元的小说中,大多数的侠女为夫,以家庭为重。到了明清时期,侠女的形象转变为忠孝两全,为国为民的思想特征。这是精神内涵的变化。

3.爱情观念的演变

古代小说侠女爱情观的演变从忽视爱情、被动接受到主动的追寻爱情。在唐代的小说中,对侠女的爱情观不加以描述,甚至是忽视了侠女的爱情观。宋元时期的小说,侠女的爱情观收到三从礼教的影响,以丈夫为主导。而在明清的小说中,大多数的侠女开始自己追寻爱情,并能与所爱之人在一起。相对于爱情而言的贞节观也从随缘到尊礼、从尊礼到情礼兼备上发展。

(二)古代小说侠女形象演变的原因

1.小说文体的变化

古代小说侠女形象的演变与小说问题与作者观念的变化息息相关。我国的小说在古代一直都无法上升到艺术的层面,其地位也难登大雅之堂。随着时代的变化,其艺术性也逐渐的被世人所承认,古代小说的发展从文言文到如今的白话文,从短篇的小说到如今的章回体小说,小说的文体在发生着变化。文言文的篇幅比较短下,对侠女形象的的叙述有限,在章回体小说之中,大篇幅的字符在描述侠女的形象,侠女的形象就会更加的饱满与丰富。

2.受众心理的变化

在不同的时期,作家的心态就会有所不同,受众的接受心理也会有所改变。从读者的接受心理来看,在早期的小说阅读中,具备传奇色彩的小说更能引起读者的喜爱。在宋元之后,大量的小说以及侠女形象产出,受众会产生严重的审美疲劳,只有富含生命力,贴近现实的侠女形象才能满足受众的心理,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渴望自己能够看到理想的侠女形象,促进了我国小说侠女形象的演变。

结论:古代小说中侠女形象的演变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文艺创作的不同观念。我国大多数在古代小说中构建侠女的形象的作者是男性作家,这就给古代小说中侠女的创作演变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笔者认为,侠女形象的演变映射着我国的历史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是我国思想观念与艺术文化发展变化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张丽娥.佳人、侠女与离魂:论明传奇私奔情节的文化意义[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0(06):5-9

[2]李晓婧.近代法制背景下侠义复仇案件的传统运行模式——以侠女施剑翘复仇案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5(03):356-363

[3]王少华.巾帼义士的咏叹——略论《聊斋·侠女》的人物形象和命运[J].档案,2017,(02):41-47

作者简介:李健男 (1993.10.24--),女,山西省朔州市人,漢族,学历:在读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的古代小说。

猜你喜欢
思想内涵
关于思想作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析鲁迅先生《偶成》一诗的思想内涵
命运悲剧《俄狄浦斯王》的思想内涵
中国传统武术思想内涵及其对现代武术发展的启示
淡化教育痕迹,强化隐性教育
论影片《铁皮鼓》对原作思想艺术价值的保留
《恋爱中的女人》主要人物形象的《圣经》原型分析
MBTI人格类型量表的发展应用及思想内涵
与时俱进 创新载体 切实提高反腐倡廉活动实效
陕北窑居文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