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的合作教学模式

2018-08-06 12:12叶俊
魅力中国 2018年13期
关键词:评价方式小组合作

叶俊

摘要:初中生物合作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以新课改的合作教学理念为支撑,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贯彻合作学习理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发展其合作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小组合作;课下合作;评价方式

初中生物的合作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当下教学中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的弊端提出来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合作作为重要的交流手段和发展途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生物学科的发展,自然离不开团队或者机构之间的配合。因此,从初中时期,教师就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树立合作的学习意识,自觉在与他人的协作中弥补自身的不足,提升综合素质。因此,初中生物教学采取合作的教学模式也是大势所趋。以下,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与总结,简要谈论如何切实推进合作教学模式。

一、小组合作是初中时期合作教学模式开展的主要形式之一,小组的划分、组织、配合对合作教学的质量有着决定性作用

小组合作是初中生物合作教学模式的主要途径,指的是教师结合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和学习态度、倾向、主动性、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实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遵循小组合作学习的公平性原则。例如,有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较早,对理论性问题思考深入,并且思维缜密;但是有的学生较为擅长实验操作类学习内容,却学习粗心大意,容易忽略细节问题。教师就可以综合学生的学习特征进行有效的小组划分,引导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实现相互学习,彼此启发,共同进步。在准确划分小组的基础上,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呢?

(一)课堂小组合作要针对难点进行,使小组合作的课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教师简单提出一个问题,抛给学生之后,任凭学生小组随意讨论,结果和过程都不关注,最后教师再公布答案。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当前存在的普遍形式,导致合作流于表面形式。学生没有获得合作的技能,更没有在合作交流中得到有价值的信息。课堂合作学习必须选取有价值的课堂,也就是经过教师多次筛选,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倾向选择的课题重点与难点,既具有挑战性,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确保合作学习的质量。如教师在教授人体骨骼部分的时候,基本的知识点学生经过自主预习能够基本掌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基础理解基本课题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有些问题,学生自主就可以解决,但是遇到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与态度

许多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其自身角色都是缺失的。初中时期,学生暂时还不具备自主合作的能力,自身约束能力也比较差,学习目标性不强,注意力容易转移。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合作的过程中,主动参与进来,一方面,及时发现小组合作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随时约束学生的违规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例如,学生在讨论的环节中,会遇到新的难题或者小组内部出现争议,这个时候教师要善于处理和引导,使小组快速合作完成任务。又例如,在做生物观察实验的时候,小组内部成员如何分配任务,怎样合理安排实验步骤,都需要教师逐步引导,启发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方法。

二、课下合作学习是生物合作教学模式的重要补充,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之发展意义重大

不少教师误以为合作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之上开展合作学习,殊不知课下合作学习亦是合作教学模式的广阔平台。并且,课下合作对学生的持久发展、合作能力的快速提升、课堂学习成果的检验、课堂合作能力的拓展延伸有巨大的意义。因此,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组织学生开展课下合作学习,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课堂所学,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一)课后作业要打破书面抄写的桎梏,加入实践操作的合作作业内容

课后作业不仅有助于学生及时加深课堂所学,还能够使其自主建构理论体系或者学科结构。但是许多教师为了追求教学成绩,过于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忽视学生合作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多设计实践操作类的课后作业,例如一周可以布置一次操作的作业,诸如标本采集、生物观察、自然现象记录、资料搜集、小动物实验或观察等。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使小组在课后及时把课堂学习的合作学习技能进行落实,增强合作的自主能力。

(二)课下合作学习还需要教师及时进行检查和监督,确保合作学习的效果

课下合作学习并不是完全交给学生,教师组织合作教学模式就必须做到有始有终。布置作业之后,要安排统一的时间规划和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教师进行成果检查或者组织小组为单位反馈合作学习的成果。并及时对小组合作的内容进行展示与评价,使学生的合作学习有约束性,增强其规范性,真正做到为合作学习而开展。让学生养成自觉的学习习惯,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自觉参与小组合作。

三、采取多样化、综合性的小组评价方式,促进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提高小组成员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评价方式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合作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初中阶段,学生自我评价意识薄弱,对教师的评价依赖性较大,因此,教师要准确运用自身的评价效用,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公正、合适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深入开展。

(一)评价要全面、客观、公正

初中生物教师在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时候,不能有个人喜好的倾向和参与,就事论事,才有威信力和说服力。评价要全面,即看到小组合作的优点,又要妥善提出小組的不足,使其不断完善;既有对小组成员的整体评价,又要对个别成绩突出的小组人员进行表扬。客观公正要求教师针对具体问题来进行评价,不能因为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件事而有所偏袒。

(二)评价方式要多样化,以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要善于转变评价方式。例如,课堂教学进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于眼神、肢体语言等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既节约时间,又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对小组课后的书面作业或者探究成果,教师可以采取书面评价的方式进行,使学生能够得到准确的详细定位。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的合作教学模式不是一种简单的教学方式或者手段,而是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旨在从多方面关注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培养其合作能力,提高合作素养。

猜你喜欢
评价方式小组合作
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应用的价值功能与评价方式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如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浅谈英语有效教学的策略
恰当运用教学策略,有效提升识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