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

2018-08-06 12:12张应椿
魅力中国 2018年13期
关键词:初中阶段德育班主任

张应椿

摘要:德育是各阶段教育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个人素养和三观的建立。而作为和学生接触最频繁的班主任来说,德育也是其日常工作中重点,本文主要从初中班主任日常工作探究出发,谈谈初中阶段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关键词:初中阶段;班主任;德育

学校教育一直以来贯彻的宗旨就是教书育人,但是在长久以来的学校教育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往往背离了这一目标宗旨。一方面,因为学校教育是通过各个学科的知识教学展开的,呈现在社会各界人士眼中学校就是知识传输的场所,这就导致不论是家长、学生甚至是教育工作者都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一个教学误区,那就是学校教育以“教书”为中心,甚至是唯一。另一方面,则是我国长久以来实行的应试教育体制和考试选拔人才的模式,导致我国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必然会朝着理论知识教学用力,尤其是初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科目增多,学习任务加重,所以教师和学生的时间精力都习惯性的投入到知识学习中,而忽略了学生个性和道德素养等关于学生自身精神成长方面的内容,甚至是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继而导致培养的人才成为知识的容器而不是灵活运用知识的人,甚至是将学习到的知识用于不正当的途径,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对于国家发展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后果。

所以新时期,素质教育教学体制彻底打破以往应试教育教学体制下,以考试为导向的理论知识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加强调对于学生个人能力和素养的培育。尤其是对初中階段来说,学生正好处在身心快速发育的过程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成熟,个性显现,在此期间也就更加需要教师进行科学的引导,避免学生在思想和素养方面走错路,走偏路。而在各科教师中基本是班主任和学生接触的机会和时间最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通常要做到教书和育人两手抓,保证班级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实现知识素养和道德素养等方面的的齐头并进。本文中我将着重从个性养成、三观建立等方面谈谈如何做好班主任德育工作。

一、赏罚分明,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人是群居性的动物,未来都需要进入社会成为社会运转体系中的一部分,在生活、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和其他人产生关系,而社会规则的底线是法律,日常运转则需要道德规则的维系。因此,从人的发展来看,需要具有一定的规则,所以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培养的就是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融入社会的能力。

首先,作为班主任,我们是一个班级的实际领导者和管理者,每个班级由几十个学生组成一个小集体,学生个性不同、行为模式不同,所以也就相当于一个浓缩的社会一角。要在学生全体中实现思维和模式的制衡,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确立班级规则,而初中阶段学生身心的发展导致其活泼好动,且具有叛逆心理,通过规则的制定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一定的约束。通过规则执行过程中的赏罚分明让学生明确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从而在受教育过程中就建立起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为学生将来更好的适应集体生活,进行社会交往做好准备。

其次,作为班主任,我们的日常工作还要始终保持班级的整体性,促进学生能够融入集体,具备和他人交往和合作的能力。对于现阶段的初中生来说,受到以往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即使二胎开放后有弟妹,也会因为年龄差距的原因缺乏对应的相处经验。所以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总能发现一部分学生因为性格等方面的因素出现不合群的现象,进而导致班级整体性的缺失,所以在班主任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也要重点针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进行提升,通过组织班级活动等引导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合作交流,促进班级整体性的建设,也培养学生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和三观

对于德育工作的开展来说,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保证学生心理的健康和精神上充满正能量。尤其是初中阶段引导学生度过青春阶段,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并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非常重要。

首先,针对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塑造方面,需要班主任具有一定的恒心,养成随时观察学生的习惯。对于初中生来说,在青春期往往存在心理敏感、多疑等特点,再加上成长环境和外界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学生在个性发展方面各具特色也各有缺点,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做到细心和耐心。尤其是作为班主任,我们通常会负责一门学科的教学工作,如果干巴巴的说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心理,所以班主任可以借助自己所教授的学科,在知识教学和日常交流过程中双管齐下,尤其是通过历史、语文等文学性为主的学科来影响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健康个性和人格的建立。

其次,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班主任的重点工作在于引导和启发。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息化导致文化和思想传播的速度日新月异,信息内容的真假参半,而初中生分辨能力尚且缺乏,很容易被不良思想影响,产生思想和行为上的偏激。例如,很多学生喜欢看日漫、美剧,受其中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的影响,对于历史产生错误的认知,对于民族认同感产生动摇等,这些都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一旦呈现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我们给予及时的引导和纠正,从而保证学生三观方面的健康性,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

三、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思想行为上做好示范

班主任要本着“变堵为疏”、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引导学生健康思想和个性的建立。

首先,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教师要最大限度的做到平等交流。因为对于初中来说,身心的发育导致他们在思维和行为方面更希望成为成年人,也就更渴望得到教师的尊重。因此,通过平等的交流和对话更能够让学生接受教师思想的影响,潜移默化中受到思维和精神方面的陶冶。

其次,作为班主任,我们在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还要保证自身一言一行的榜样性。教师不论是人生阅历还是知识素养方面都比学生高出太多层次,在尊师重道的大环境下,学生本身就会对教师有一定的尊敬和崇拜心理,所以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班主任要以自己的言行为榜样,给学生做好示范,从而保证优秀思想和精神的传承。

总之,关于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我认为主要集中于学生个性塑造和三观建立方面,然后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最终结合知识素养的培育促进学生未来全面性的发展。

猜你喜欢
初中阶段德育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生本理念下初中生物参与型教学实践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浅议农村初中后进生教育
初中阶段略读课文教学初探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