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初探

2018-08-06 12:12谭小波
魅力中国 2018年13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小学语文

谭小波

摘要:古诗词是语文课程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所在。因此本文聚焦于古诗词教学部分,以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为例,具体谈谈如何做好古诗词的教学工作,从而为学生未来进一步学习文言文章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文字;训练探究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悠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与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即使朝代更替,外族入侵也没有导致文化发展中断的国家。也正是我国文化与历史一脉相承的结果,使得我国在文化方面保留下来的题材和形式多种多样,为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基础,也为世界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耀眼的光芒。从教育角度来看,每个国家在教育下一代的过程中一定会将自己历史与文明中的精粹一代代的传承下去,我国也不例外。语文就是一门传承我国语言与文学的典型学科,在不同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语文始终担负着汉语和华夏文明各阶段所诞生出的文学精粹的传承使命。作为中国学生,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也是其与生俱来的责任与义务;而作为一名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最大限度的搭好知识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为我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古诗词是我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古代文人墨客在文学研究方面的成果,也是我国各阶段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涉及的基础性内容。但随着时间的发展,汉语的语言和语法也产生了相应的变革,所以古诗词在语言运用和语法表达方面和现代汉语有着巨大的差别,这样就给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尤其是小学阶段,学生在字词理解和内容剖析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古诗词的理解和学习难度也就尤其大。这就需要担任着知识传播者角色的教师群体,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不同阶段的大纲要求,做好教学内容的规划和教学方法的安排,从而获得古诗词教学的最大成果。

一、多读,了解诗文意思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对于文章阅读来说可谓是一针见血,尤其是对于古诗词的阅读来说。虽然古诗词是采用古代汉语的语言艺术来进行观点和情感的阐述,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汉语有着非常大的不同,但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其符合那个时代的语法和字词使用规则,通过阅读量的积累,学生能够一定程度上洞悉部分语法表达方式,进而在理解文章表层意思方面有所进展。

首先,多读要从课本中所规定的古诗词出发。小学阶段相对于现代文学习来说,文言文还停留在浅尝辄止的阶段,而且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也不允许学生接触过长篇幅和难度过大的文言文章,那么简短的古诗词就成为学生文言文打基础的首选。小学语文大纲中推荐了几十首优秀古诗词让学生背诵,这些足够让学生了解文言文基础的字词和语法表达方式。所以在古诗词教学方面,教师要从课本出发,让学生首先通过熟读、背诵的方式,把握诗词的内在节奏和语言使用特点,从而在阅读中培养出一定的语感,进而为下一步的意思了解做好思想方面的准备。

其次,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意思进行了解。对于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逐字的古诗词意思掌握基本达不到,所以通常需要教师从古诗词整体出发给与学生意思方面的指导,让学生明白自己背诵的诗词是何意思,进而在古诗词理解方面先从表层突破,实现表面意思的记忆,一方面为学生的日常背诵提供助力,另一方面也为下一步作者情感和观点的分析做好准备。

二、精读,体会作者情感

对于古诗词教学来说,精读是知识教学的重点,也是最契合教学大纲中对于让学生了解诗词意思及作者表达情感的要求的部分。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识素养和教学技巧将古诗词进行语言和内容方面的化繁为简,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古诗词中所表达的深层含义和情感。

首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翻译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进入古诗词所营造的情境,从而感受诗词创作时代的历史境况。文学创作通常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个是作者本身的人生际遇,另一方面是时代所造就的环境因素。所以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在翻译的过程中带领学生了解诗词所创作的年代背景,以及作者的个人性格和经历,从而更为精确的体会文章中的情感和观点表达。例如在学习陆游的《游山西村》时,可以先带领学生了解陆游忧国忧民但郁郁不得志的人生际遇,从而结合诗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现出在人生坎坷面前,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乐观和开拓精神。进而通过贴近创作环境和作者本身来实现古诗词情感的体会,也有助于学生对古诗词进行理解性记忆,避免死记硬背带来的效率低下问题。

其次,在文章精读过程中,教师还要着重于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于古诗词理解来说属于主观意识性活动,所以学生在此过程中也会因为理解角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看法。作为教师来说我们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要最大限度的尊重学生的思维自由,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在情感大方向不偏离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观点,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活度。

三、剖析,培养古文审美能力

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输,更多的是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审美能力,塑造学生的文学思维为目标,一步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理解和解析能力。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古诗词的结构、情感剖析出发,培养学生古文阅读审美能力。例如李白的《赠汪伦》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是讲送别的诗句,但是由于作者自身性格和情感表达倾向上的不同,前者给人一种有缘总会相聚的豪迈感,而后者则是一种依依不舍的情绪。所以,教学中教师可以引用不同诗人的同类型古诗词或同诗人不同时期的古诗词来进行对比式情感剖析,让学生在对比过程中更深入的体会古诗词的情感表达技巧和倾向,进而塑造与之对应的古诗词鉴赏和审美能力。

其次,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之间实现思维的交流和探讨,例如针对一首诗,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情感探究并表达探究结果。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思维的交流更容易促进学生思维丰富性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生文学审美思维的建立。

总之,对于古诗词教学来说,我们要从小学阶段抓起,致力于思維和情感剖析方面能力的培养,从而为以后古诗词乃至大篇章的文言文章学习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小学语文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在阅读教学中学习语言文字训练思维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