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蹦皇后”筱兰芝的二人转舞蹈

2018-08-06 20:27马力
曲艺 2018年7期
关键词:兰芝节奏舞蹈

马力

筱兰芝是一位艺术造诣很深的二人转表演艺术家,原名栾继成,筱兰芝是他的艺名。1923年筱兰芝生于沈阳郊区祝家屯,14岁开始学唱二人转,17岁在苏家屯正式拜老艺人林玉普为师。师父给他起名叫栾小芝,因为叫起来不顺嘴,后改为筱兰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筱兰芝在辽宁一带很有名气。新中国成立后,他在辽宁、吉林一带更是名声大震,被誉为“蹦蹦皇后”。

过去的二人转被称为“蹦蹦”,1952年辽东省民间艺术汇演之后才改为二人转。栾继成老师是我的恩师,从1952年起,我就向他学习二人转的唱腔和舞蹈。在我学习二人转的50多年中,主要是拜在他的门下,重点学习二人转舞蹈。他是一位唱舞俱佳的高手。他唱的《大西厢》《兰桥会》等曲目,观众百听不厌;他的“三场舞”观众百看不烦。记得辽源有位老观众对我说,他看筱兰芝的《大西厢》,有八百来场。一个节目能把观众吸引到这种程度,这是非常罕见的事。同时也说明了他的艺术水平之高和观众对他的艺术喜爱到了着迷的程度。他的二人转“三场舞”更是引起了全国舞蹈界的关注。从50年代到80年代,不断有各地舞者請他教学。筱兰芝是一位平凡的艺人,可他对二人转却有独特的见解和艺术追求。他能用朴素的语言,把多年的表演经验,精辟准确地概括成“艺诀”传授给学生。他讲的这些“艺诀”是非常有价值的二人转表演理论。我就是受益者之一,直到今天他的“艺诀”仍是指导我学习、研究、教学的准则。

筱兰芝的自然条件并不好,尤其是嗓音很差。但他肯于钻研,在唱功上练就了一套过硬的本领。他的唱,吐字清晰、板头利落、有掏有垛、声里有情、以情带声,每字每句都能打动观众的心。他哀观众所哀,喜观众所喜,演到高潮处,能把观众抓得纹丝不动,全然忘记了他那沙哑的声音,而沉醉在他生动的表演和非凡的唱功里。

他的舞也超众非凡,有独到之处。同行们谁都知道舞是他在演出中受到挫折时转败为胜的“杀手锏”。每到一个生疏的地方,他这个“杀手锏”都能派上用场。由于观众对他不熟悉,他的声音又很沙哑,开口第一声观众就起哄,叫倒好,有的人抬腿就要走。每逢这时,他就扭起了“三场舞”,那些起哄的观众一见立刻安静下来,重新回到了座位上。扭到高潮处,那些原本起哄的观众,反而叫起好来。这就是他二人转舞蹈功夫的吸引力,如果没有高超的舞蹈技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一、筱兰芝舞蹈中的特色及风格

筱兰芝的舞蹈是稳中有浪,浪中有俏,他的稳、浪、俏,形成了他的独特风格。

1.稳。稳是二人转舞中的共性,但筱兰芝的稳是稳中求准,稳中求重。他说:“我的唱就抓住了一个稳和准,我的舞也要稳和准。”他的稳中求重,这个重就是稳重大气。他说:“做动作不要小里小气,要大大方方,大扔大摆才好看。”所以他的舞,稳重大方有大家风度。

他的稳主要体现在脚上,每走一步都做到出脚有劲,落脚扎实。如果脚没劲,也就失去了根。这种稳是虚而不实的。筱兰芝的稳,脚上有根,用这个根带动全身的稳。所以他的稳,突出了稳中有力、稳而不飘的特点。

2.浪。二人转舞蹈中,把扭的好和动作美称为浪得好。筱兰芝说:“要唱就得浪,要不浪不如不唱。”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二人转中的舞,在二人转表演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因为二人转本色的特点就是有说有唱,载歌载舞的。虽以唱为主,但如果没有舞,也不能称其为二人转。筱兰芝不仅擅长“舞”,而且讲究“美”。由于他掌握了这种美的规律,所以他在舞台上的一招一式都以美为起点,并能贯穿始终。正如筱兰芝每扭完一次“三场舞”后说的那样:“我又美了一把。”这充分说明他的舞蹈从里到外都表现了美的特点。

3.俏。筱兰芝的舞蹈是稳中有浪,浪中有俏。俏劲儿看来容易,要做到却很难。因为一般人多少都可以做到稳和浪,但俏劲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必须有熟练的技巧和睿智的头脑才能在表演中提炼出“俏”。筱兰芝的舞就是既稳又美还非常俏。他从头到脚,从站到走,一举一动,都贯穿着美中有俏、俏里透美的特色。

筱兰芝的俏非同一般,除舞蹈的律动、节奏、体态都有俏劲之外,主要是他在对比中出俏,在动作的连接处出俏,甚至在违反正常规律的“别扭”中出俏。他的舞蹈正因为具有灵巧、别致、美中见俏的特点,才使观众感到耳目一新。

二、筱兰芝舞蹈动作中的特点

筱兰芝的舞蹈动作非常丰富,下面我就从他的舞蹈律动、体态、动作、神态的特点上,归纳出十句话(即说明十种劲)来介绍他舞蹈动作中的特点。

1.斜身站,两道弯,收腹提气使拔劲。

2.先屈膝,后伸直,勾脚迈步使蹬劲。

3.兰花掌,在胸前,腕子向外使甩劲。

4.头到脚,一根棍,甩腕蹬步使顺劲。

5.大前扭,小前扭,直臂压腕使晃劲。

6.大展翅,前后摆,似动非动使抖劲。

7.脚下停,丁字步,原地打点使颤劲。

8.向左迈,向右拐,声东击西使反劲。

9.从脚尖,到手尖,由里往外使心劲。

10.半睁眼,向旁看,微微一笑使傲劲。

三、筱兰芝舞蹈的表现特征

筱兰芝的舞蹈动人心魄,极具魅力。这与他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有关。他重对比,求新异,把内心的激情通过火辣的动作释放出来,堪称二人转舞蹈的一绝。

1.突出对比点

筱兰芝的舞蹈中有美和俏的特点,他能充分运用“对比”规律,使动作有了清新和别致的俏劲美。下面分析一下他的几组对比手法。

(1)大和小的对比

二人转舞蹈动作中,有大也有小,有的人就把这种大和小,作为一种自然的规律,任其发展。筱兰芝却把它作为一种对比的手法,有意识地加以运用。筱兰芝说:“动作该大的大,该小的小,小中有大。”由于动的幅度有伸展有缩小,人在动中产生一种大小相间的对比美。他常用的一个很有特点的动作,就是双手“大前摆扭”四拍,换单手“小前摆扭”两拍,再加“小晃身”两拍,这个对比的规律就是:大―中小―小。在一个八拍中,有两个对比,使人感到,有起有伏,又不突然。在对比中使“大前展花”更加开阔舒展,“小前展花”也显得格外灵巧别致。

(2)快和慢的对比

快和慢是一种节奏上的对比,节奏在二人转舞蹈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能否巧妙地运用节奏,也是判断二人转舞蹈技艺高低的一种标准。在一般的节奏中舞并不难,但是要自如地运用节奏,从中出俏,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筱兰芝舞蹈中的俏劲,也是他运用了节奏变化和对比的手法所得到的。他曾说:“我的唱有轻重缓急,我扭起来和唱一样。也不能是一个劲。也得有轻有重,有快有慢。”他在二人转舞蹈中,掌握了这种节奏上的对比,使他的动作既灵活又俏皮。他可以反复做一个动作,而不使观众感到厌烦。因为他的节奏每次都有变化。比如“小晃身”,就是在同一个位置和动作上,速度加快一倍,即把一个八分音符时所进行的两次晃身换成十六分音符的四次晃身。由于速度变化,不仅不会给人重复感。反而使动作有张有弛、有松有紧,增加了色彩和亮点。就是这种快和慢的对比使他的动作有一种既巧又俏的新颖美。

(3)正和反的对比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形成一种习惯性的动作,比如走路,一般都是迈左脚伸右手。如果与此相反,迈右脚伸右手,大家就要捧腹大笑,自己也感到很别扭。可是筱兰芝就善于利用这种“别扭”而创造出巧和俏的动作。比如他在正常往前扭的动作中突然迈右脚,双手向右伸出,然后转身向后走,这是他运用了反常活动规律设计出的一种顺拐动作。这个动作开始给人一种别扭感觉,但很快又使人感到一种奇特的美。这是在别扭中出美,在不顺中出俏的一种既巧又妙的对比法,是筱兰芝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绝招。

(4)美和丑的对比

舞蹈动作上的美和丑是对立的两个方面,通常二人转上装的动作都极力追求美,没有人去追求丑的。唯有筱兰芝用了这种别人连想都不曾想过的美丑对比法。他说: “我扭到最美的时候,用几个侉的动作,竞意儿(故意)气人。”他所说的“侉”,就是丑。这个丑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是一种丑中见美的丑。筱兰芝所说的“气人”就是让观众在这一丑一美的对比中,感到新奇、幽默,从而产生一种美感。

在他的动作中,还有动和静的对比,轻和重的对比等,这里不再细述。总之,筱兰芝的舞蹈,是重点突出对比美。就艺术而言,没有对比就没有艺术。筱兰芝的舞正是在对比中才显示出他的美和俏的风格特色。

2.追求独特、新颖美

筱兰芝二人转舞蹈美的另一特征,是在共性美中提炼出个性美。他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追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美。他尊重传统但不保守,而是极力探索一种新奇的东西。比如,他学老艺人赵振忠(艺名“十四红”)的“大展翅”动作,既保留了赵振忠的“两臂张开一扇乎”的特点,又在这个基础上增添了“脚下颤”和“两臂抖”的动作,加强了节奏和幅度大小的对比。不仅使一个“大展翅”的形象更为生动多姿,而且形成了他个人的独特风格。

筱兰芝的舞蹈从动律、节奏到体态、步伐、神态,都探索出一套与众不同的规律和特色。

现就他在这些方面的主要特点和一般人所运用的规律加以比较,以便从中更清楚地看到筱兰芝动作的獨特性。

(1)动律上的独特性

腿:舞蹈的下身动律。主要是腿的屈伸。一般人在扭动时,屈膝、伸直的时间基本相等,重点是屈膝。筱兰芝在扭动时,屈膝时间短,伸直时间长,重点是伸直。

腰:舞蹈的上身动律。主要体现在腰的动向上。一般人在扭动时,腰的动向是扭、摆、晃;筱兰芝在扭动时,腰的动向是挺、拔、直。

臂:一般人在扭动时,是两肘活劲;筱兰芝在扭动时,是两肘抻劲。

腕:一般人在活动时是“里翻腕”;筱兰芝在活动时是“甩腕”。

(2)节奏上的独特性

一般人动作的变化在强拍;筱兰芝动作变化在弱拍,比如他的“小晃身”,都是在弱拍上晃动。

(3)体态上的独特性

一般人站立时是“三道弯”,扭时是左右摆;筱兰芝站立时是“两道弯”,扭时是顺劲。

(4)步法上的独特性

一般人站立时是“踏步”,走时是“踢步”;筱兰芝站立时是“正步”,走时是“蹬步”。

(5)神态上的独特性

传统二人转上装(旦)追求手不过眉,以体现忸怩娇羞的女性美。而筱兰芝则追求大里大气的女性的傲气美。但这里的“傲”是指他表现出来的一种女性的自豪感。

3.重于内心美

筱兰芝的二人转舞蹈,除独特美和对比美之外,更重视内心美。他的舞蹈动作的美,不是单纯的技巧和形式上的美,而是通过舞蹈形象,表现出内心的美。他说:“心里美,才能扭得美。”这句话说出舞蹈的美必须发自内心才是真正的美。正像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所说的,“在外形下边透露出内在真理这就是美”。筱兰芝的舞蹈所以动人,就是他舞起来的时候,全身各个部位,没有一处不充满着激情。他每走一步,每做一个动作,里面都蕴藏着一种内在力量。比如他的“大展翅”“小晃身”颤动时,能从脚尖到手尖,都贯穿着一种内在力量。这种颤动,是感情支配下的颤动。有时他在上边扭,观众在下边也情不自禁地随着他在动。他的动作所以感人,就因为他动中有情。如果动中无情,就会淡而无味,再美也不会使人动心。

筱兰芝舞蹈中表现的情,重于真情。他说:“我就不喜欢假么假势的,美就要真美。”这也说明有了真情才能做到真美。筱兰芝舞蹈美的核心,就是有情、有真情,并能做到形和神的统一。所以人们能在他的舞中看到真、善、美。

总之,筱兰芝的舞蹈主要突出对比美,追求独特美,重视内心美。他的美充满着艺术的辩证关系,从而形成了他别具一格、自成一派的大气俊俏、新颖别致的二人转舞蹈艺术风格。

猜你喜欢
兰芝节奏舞蹈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节奏
舞蹈课
隐秘的心事
轻快漫舞
Blooming Air春风轻舞,妆彩飞扬
兰芝LUCKY CHOUETTE时尚定制版
兰芝发布最IN试妆APP《K妆美人镜》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
雪地上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