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2018-08-06 12:12张巧荣
魅力中国 2018年13期
关键词:细节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张巧荣

摘要:语文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问题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探讨的重要话题,学生感觉难写和教师感觉难教都是摆在面前的实际难题,特别是小学生刚刚接触作文写作;实践表明,部分学生面对作文是无从下手,感觉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笔者作为小学语文的一线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也在不断地思考与探索,提升学生语文作文写作水平的方法与技巧,在该文中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与分析,重点关注作文教学中容易忽视的细节问题的微格处理,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同仁讨论与切磋。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微格处理;细节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启蒙阶段。长期以来,各地诸多有心研究小学语文特别是作文教学的教师提出了形形色色的教学模式,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各有千秋,但也有各自的局限。在新课标的实施进入新的阶段之际,有必要对此进行概括。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来,一直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该文中借助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这一载体,采取理论与实际教学案例相结合的方式,重点阐述从作文教学的微格处理角度出发,如何处理好以前作文教学中一直容易忽视的几个作文教学细节问题,希望能给读者提供一点借鉴与帮助。

一、在教学的细节中培养学生学会立意的技巧

所谓立意,就是具体动笔写作文之前解决大致能够确定在作文中“到底要说什么”,也就是准备让读者通过阅读你的文章能够“知道什么”“想起什么”“感觉到什么”“明白什么”。这不是文学创作才仅有的,所有的艺术创作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任何好的艺术品首先是要有好的立意。一段久埋于污泥之中的朽木根,到了根雕艺术大师手里,就成了令人惊奇的艺术品;一块弃于荒野的顽石,经过雕塑大师巧妙的加工,成为传世名作。对许多艺术品鉴赏的结果可见,艺术大师化腐朽为神奇的第一步就在于立意。朽木根其实什么都不是,但是,根雕艺术大师基于自己的艺术判断想象:去掉朽木中的某些部分后留下的像是什么?“最有意思”的是像什么?解决了这实际上在完成艺术创作的第一步:立意。作文立意类似于艺术创作的立意。无论对命题作文还是所谓给材料作文,确定文章的立意是写作开始最为重要的第一。

这在以往的小学作文教学中往往被忽视。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相当多的语文教学的时空资源,被语文教师耗在反复指导学生对文章的语言加工、修辞手段的完善上。作文的语言固然重要、修辞也值得关注,但是立意才是文章的根本。所以小学作文教学的重点必须转入到精心培养学生首先学会立意上来。这需要长期的细微、点滴的语文教学的积累。

首先,可以通过课内的阅读教学,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作品中,作者是如何立意的。在小学语文课本安排的课内语文阅读教学中,选录了许多精美短小的文学作品作为课文。教师在进行每篇课文的时候,不妨先让学生思考,如果这是一篇作文,给你这个文题,你将要通过作文告诉读者什么?然后,在师生互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通过对文章主旨的层层体验与领悟,进一步弄清作者是如何立意的。比如:小学课文《桂林山水》,这篇文章中作者用如诗如画的语言通过介绍桂林山水之美,让读者体会对自然的、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厚情感。作者的立意决定了:文章的选材必然是精心选择四季与四时桂林山水中那些最能打动人的美景,文章的结构必然是如画卷展开那样按照一定的时空顺序介绍这些美景,文章的表达必然是动用多种描写手法与修辞技巧,使自然美得以通过语言的美,表达得更充分。在立意的统帅下,有了这三者,情感的抒发就水到渠成了。

其次,让学生在课外的语文阅读中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学习如何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提炼创作的立意源泉。比如,面对“一支用旧的钢笔”“奶奶的老花镜”“爷爷的三轮车”;“妈妈每天喊我起床的声音”“爸爸又一次发火”等等类似生活的细节,让学生思考、锻炼如何恰当地从中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转化为创作作文的立意,在学习立意中更多地养成从情感、哲理等多方面感悟生活,逐步积累起写作的基础。

二、在作文创作的细节指导中让学生学会合理选材

在立意之后,作文写作很重要的一个步骤是选材。很多学生往往不会合理选材,在领会了要求写作的作文命题的要求后,往往一股脑地采用所能想起所有的素材。比如,在一篇命题为《春节趣事》的作文中,有学生选择了这样几件事:全家一起贴春联、包饺子、看春晚和到爷爷奶奶处拜年,以及和同学在网上玩多人军棋赛。在这一组素材中,真正切题的素材其实是“全家一起贴春联、包饺子、看春晚和到爷爷奶奶处拜年”,“网上玩多人军棋赛”虽然是春节期间作者参与的事件,但却没有浓厚的“春节色彩”,所以并不宜选为该文写作的素材。

有鉴于此,小学语文其实应该更多重视作文写作中的素材选择的指导。可以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在同一标题下,向学生呈现多个素材,让学生练习如何分析命题、正确立意后,分析素材与立意的关联度,恰当地理智地选择素材,果断去掉冗余素材,补充文章充分表达立意所需的素材。同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通过记日记、读书笔记、语段练习等养成素材积累的习惯,并且培养对于素材语意的分析能力,这样确保在写作文时,做到“有材可用”“有恰当的材可用”“在第一时间有最恰当的材可用”,进而写出精彩的作品。

此外,还可以利用作文评讲课上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让作文写得比较出色的学生介绍自己的构思过程,尤其是选材过程,哪些素材被舍弃,为什么舍弃?为什么选中文中运用的这些素材?不成功的作文除了立意不高、语言粗糙、结构不合理之外,往往选材就是失败的,很容易造成所谓“跑题”,因此,作文课堂教学其实可以从“垃圾”中发现“黄金”,对于所谓写得差的作文要耐心细致評点,及时指出补救的措施及提高途径。

总而言之,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的确如此,大量的实践案例说明了这一点,以上两个容易被忽视的作文教学细节,对于小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关注这些细节问题,从而推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率的快速提升,也为实现素质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

猜你喜欢
细节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细节取胜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