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策略分析

2018-08-08 06:53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航天工业管理 2018年7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政府改革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国有企业一直聚焦于探索改革前行,旨在提高国有企业资本运作效率,增强国有企业的经济经营活力。从总体来看,国有企业改革已迈上了新的高度,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益都有显著提升。类似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国有企业纷纷迈上国际舞台,争取到诸多的海外消费团体,国有企业在国家政策与制度的大力支持下走向了一条可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道路。

从社会资本运作情况来看,国有企业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种历史性与全球性的趋势,将存在于各个不同发展水平和性质的国家。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纵观目前的国有企业,其运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与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我国政府与相关行业应当重视国有企业改革创新问题,从人员精简、权力下放、金融投资等各个方面给予有效的支持,从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与经验出发提升国有企业地位,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管理制度。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成效

1.摸清改革主要方向

我国在推行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中经历了多个阶段,主要包含单一的权利转让、承包责任制、利改税、股份制等,一路走来经历了很多波折,但同时也收获了诸多成果。科学的国家制度以及正确的调节措施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探索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逐步实现了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等目标,也帮助企业完美地融入到市场中。随着国有企业开始实行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许多企业已成为或即将成为产权多元、治理结构清晰的公司制组织,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了公司内资源的流动与配置,提升了运作效率,也为将来的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经验支持。

2.经济效益得到有效增长

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加快结构调整进度,通过各种减员增效、上市融资的方式强化内部人员管理以及资产管理,大大提高了现有资本的运作效率,依靠有效的市场调节手段使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国民经济整体快速、健康的增长。

3.收入分配方式多样化

在改革之前,国有企业主要实行按劳分配的方式。随着改革的不断推广,员工收入结构多元化趋势不断增强。对于普通员工而言,除得到劳动工资外也能有机会享受到持股回报等相关福利,同时国有企业的福利制度也愈加多样化,除了固定的“五险一金”外,增加了年假时间、为家人购买全家健康保险等。

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问题

1.国有经济布局不合理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布局与结构还安排的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资产存量规模过大、生产集中度较低,所以在运作过程中难以凭借少量资本来推动大量的经济活动。一方面,地区产业有同质化的趋势,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扩大本地的工业种类,重复建设了大量的国有企业产业,导致行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带来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同质化的企业过多造成产品区分度较弱,使市场产品的供给量远远超过需求量。另一方面,企业和政府都过于重视关系的构建,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来维系政企关系,使各个企业都在自己的圈子内进行有限的资源配置与交流,没有实现资源信息共享、风险共担等目标。

2.国有企业面临过重负担

企业除了实现盈利目标,同时还需要承担维持稳定就业、提高社会福利的任务,既要向国家缴纳税金,也要帮助维护社会平稳发展。因此,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压力与负担:一是冗余员工负担,目前国有企业中往往拥有数量庞大的在职员工,人浮于事的情况十分常见;二是债务负担,通常企业可以通过优质的债务获得发展所必须的资金,推动内部的管理与改革,但债务也伴随着风险,债务总量发展过快,低利润与高利息便构成强烈的反差。

3.管理困境

一是国家行政干预。在改革开放之前,国有企业大多只是政府机关单位的附属机构,企业的所有行动必须听从政府的命令,企业的运营完全在政府的掌控之下,这种管理模式下的国有企业缺乏一定的生命活力。政府过于严格的管理导致企业的自主发挥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行政垄断行为也日益增多。而且,地方政府不愿意放弃对企业的管理权,使得许多优秀的国有企业很难正常走进市场。

二是国有资产监管约束不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有企业改革也在不断的摸索和进步,其资产管理模式在不断摸索中已取得很大提升,而且对于强化资产监督管理、保障资产价值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市场经济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国企的资产管理模式不能止步不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其局限性和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例如,股东大会、董事会在企业管理运行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无法对企业的资产进行公正、独立的监控,导致企业内部的管理过于松散,经营决策科学性有所欠缺。

三、发展对策分析

1.减轻国有企业负担

对于政府而言,应当做好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工作,在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中,人员的流动与下岗再就业不可避免,尽管在短期内对部分员工十分严酷,但从长期来看这是符合人民利益的。一方面,要打破“铁饭碗”的传统观念,提高企业员工的责任感,综合社会力量做好下岗再就业,提高员工再就业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建立专业的再就业服务中心,为下岗员工提供岗位招聘信息。针对债务负担,政府应当出面制止国有企业实施无效的投资与低效率建设,注入一部分资金帮助优质国有企业开展经营项目。

2.强化国有企业管理

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当将计划经济时期政企不分的国有企业氛围转化为产权明确、权责分明的环境。一方面,企业需要将原属于政府的责任归还给政府;另一方面,政府应当从宏观调节的角度来约束企业的活动,而不是直接影响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决策。通过逐渐建立与企业经济法律相适应的调控制度,引导国有企业更加健康的发展。

二是采取相应的制度措施。让部分国有制企业转化为非国有制企业,减少国家资源的占用,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提高国有企业整体经营水平与素质能力,将有限的国家资源投入到大型国有企业的重要项目中。同时,在国家统一的产业政策引导下,通过收购、债务重组等操作优化国有企业的资源,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实现企业战略性重组。

三是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中,不仅要加强资产的登记与管理,定期对大型国有固定资产进行考核,也要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和监管方式的转变,从多个方面构建资产管理与监督制度,降低资本运营风险。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催化剂。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机制下,政府不仅调整了国有企业的改革路线,实现企业政策的创新,还找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然而,在国有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大量的问题与矛盾。国企改革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国有企业勇敢担负起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重任,同时国家与政府也要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以寻找新的突破点。▲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政府改革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改革之路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做人要实”之我见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