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在榜

2018-08-08 15:35胡平
中国图书评论 2018年6期
关键词:文学

胡平

相比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等评选,“中国好书”的评选更为经常,每月一评,年度终评,对文学创作的奖励范围更广,促进作用日益彰显,社会关注度逐渐增高。

文学创作与出版像种庄稼,有大年也有小年。对于2017年的文学收成来说,不算很大的年,也不是小年,总体保持了稳中向好的态势,从“中国好书”年度评选结果上,也能够看出这个态势。

有一二十年了,众多作家的主攻方向始终是长篇小说,把长篇小说看作可以当枕头垫睡的著作。但长篇小说的确难写,需要动员起作家的浑身解数,拿出全部才华、素养和技巧,还要拼一拼生活积累,撞一撞运气。

关仁山《金谷银山》、范稳《重庆之眼》、陶纯《浪漫沧桑》是2017年里突出反映新主潮创作的作品。《金谷银山》颇为契合总书记关于“金山银山”的重要命题,但创作动机源于一次深入生活中的偶然触动———听到了一个农民挖掘老种子金谷的故事,借此展示出乡村绿色经济重新崛起的历史进程。小说很大的亮点是写出了最当下的农村,包括城乡间场景交叉融合、城乡一体化带来的新局面。而关仁山数十年始终坚持为农民写作的精神,也尤为值得称赞。《重庆之眼》以抗战时期重庆大轰炸事件为历史背景,展现了中国民众坚强不屈、愈战愈勇的民族精神,以及重庆人乐观开朗豁达的个性特征、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如写大轰炸中重庆人还在坚持赛龙船、一家死了十几口人还要继续办婚礼等,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抗战场景。同时也反映出二战结束半个多世纪后国人对战争的反思、对和平的坚守,以及维权意识的觉醒。作者将纪实性内容与人物命运结合起来,使作品产生较为强烈的冲击力。《浪漫沧桑》是作者受《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等红色经典作品影响写作的一部“浪漫”融合“沧桑”的作品,虚写战争,实写爱情,力求通过主人公李兰贞复杂的人生命运,展示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写出革命者的希望、忧伤、追求、痛楚和悲怆。作品染有的理想主义色彩是富于感染力的,情节的跌宕和细节的紧密也带来阅读的快感。重要的是,这三位作家都是文坛宿将,他们的创作方向具有相当代表性,预示着新时代创作大格局的演变。

李佩甫的《平原客》和朱秀海的《喬家大院》第二部延续了作家的个人风格和独立追求。《平原客》仍然是写平原的,写土壤和“植物”的关系,写“植物”的生命状态。他是把人当作植物来写,仅仅就这一立意,也能看出这位茅奖获奖作家高于普通作家之处。书中无论刘金鼎、李德林还是赫连东山等,都不过是特定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特定人物———作者对人之所以形成为人物的研究,几乎具有了某些科学研究的精确。《乔家大院》续篇可算一部特殊的金融小说,写出了中国金融业的历史功绩,传统票号向现代银行发展的过程,着重抒写了民族金融家乔映霁的爱国主义情怀。作品的题材显然是独特而重要的,而作品对主人公的设计体现出作者的深刻,故事的紧凑曲折则透示出作者过人的技巧。人们总喜欢将历史题材与现实题材区别对待,但读此作时并不缺乏现实的感触。

海飞的《惊蛰》、李宏伟的《国王与抒情诗》及汤介生的《控梦东京》的入选表现出“中国好书”对大众阅读趣味的重视。海飞虽受过先锋小说的影响,成名作却多为革命历史叙事,多与影视联姻互动,悬念与情节因素显著,正由于如此,作品受到主流与受众的双重青睐。《惊蛰》于典型的20世纪40年代上海场景下写谍战。一个做包打听的“小混混”被误认为是军统,被胁迫为日本人执行任务,后在共产党特工人员影响下实行反击,成功获取日方情报,并奔赴延安和光明。小说在民族大义主题下,充分发挥了谍战这一经久不衰、备受欢迎的情境之张力,取得了市场与好评。《国王与抒情诗》被称为“关于人类两种未来的预言式小说”,自然属于科幻类写作。故事的坐标拉至2050年,以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自杀,以及他的朋友去寻找其自杀原因引出,其间使一个关于庞大帝国的秘密浮出,涉及人类“永生”的可能,兼及人类对自身生命的困惑。《控梦东京》虽为五部中篇合集,但故事间暗含关联,仍可被视为一部长篇。作品从紧张刺激的控梦大赛全球直播开始,引入人工智能、人体打印等使人“脑洞大开”的悬疑情节,把读者引向未知之处。这两部幻想小说不能归于“传统文学”范畴,两位作者也不属于文学界知名作家,但背后站位有数量可观的受众。这是由于,曾有很长时期里,除儿童文学外,文学几乎是写实文学的一统天下,幻想文学并未得到发育。两种文学代表着不同的文化气质。传统文学以揭示真实为最高目的,崇尚现实主义,主张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再现世界;幻想文学则首先看重愿望,主要依照理想的面貌制造幻象。而大众的阅读需求是多方面的,新领地一经被开拓,便吸引了大量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兴致。“中国好书”对通俗类文学作品的重视,同样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满足群众多种多样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导向。

冯良的《西南边》入选,展示了少数民族文学的新收获。作品描绘了西南凉山彝族地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面貌,揭示了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过程,具有史诗品格,也含有丰富的社会学、人类学内涵。作者为彝族女作家,从短篇小说一步步写到长篇,创作功底扎实,其经历和成绩也能够代表近年来少数民族作家和少数民族创作的整体成长。实际上,今日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已获得惊人的成就,为现代汉语写作注入了新的文体、新的质地、新的活力,预示了汉语文学与多民族文学融合发展创新的广阔前景。

报告文学创作在十八大后得到迅猛发展,规模空前,显然与各地文化部门的强力推动相关。这一体裁在书写时代、写照现实上最为直接迅捷,得到特别鼓励。何建明在报告文学创作中,不断承担了重要选题的实施。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考察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何建明于2017年出版的《那山,那水》,生动地记载了余村人民在“两山”重要思想指引下,坚定不移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协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走出一条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业绩。老作家徐刚长期关注生态与环境,身兼中国环境文学研究会理事、国家环保总局特聘环境使者等职,2010年应国家林业局之邀开始采访林业,历时7年,于2017年推出新作《大森林》。作品记叙了自史前经历代直至当下的森林草木历史、相关管理体制沿革与文化观念流变,钩沉拣选,纳入繁累资料,涉及植物、地理、气象、文学、历史、考古、文化人类学等多种学科,可谓洋洋大观,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其科学价值,对当下森林及自然资源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其文学价值,则浇灌了无数人们生长健康的生态观念。宁肯本为先锋小说家,自深入采访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后,写出《中关村笔记》,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历史步伐,塑造了冯康、柳传志、王选等一批知名创业者的丰满形象。与其他同类作品相比,此作重在刻画先驱者们的胸怀、气度、人生信念和精神高度,凸现了精英知识分子在历史进步中的特殊作用,也显示了一位成熟作家的强健笔力。宁肯从事这部书的写作,也映射出一种文学态势,可以看到,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著名小说家投入报告文学创作。

获选的散文作品中,包括《美在天真:新凤霞自述》。关于著名艺术家新凤霞,各种文字已披露许多,但这部书并非炒冷饭,其内容来自新凤霞新面世的手稿。当年新凤霞托人将这份手稿在台湾出版,但未能成功。在她去世多年后,台湾朋友将手稿送还她的女儿,又经多年保存,这部珍贵文集终于付梓,其中大多数文章初次发表,很是难得。因为属于新凤霞自述,作品真实呈现了“评剧皇后”鲜为人知的成长经历和坚忍不拔的从业精神,对今人仍有颇多启示。著名散文家肖复兴的《我们的小院》是一部散文集,记叙了许多年前作者在北京一处大院落里的生活经历,以及对院内各色人等行状的追忆。由于作者在这座叫粤东会馆的“大杂院”里居住过21年,由于院落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由于故事背景年代已久,由于场面里浓郁的北京文化底色,也由于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形象记忆力和出色的文字表达功力,使当年万花筒般的大院面貌得以鲜明浮现,读来使人嗟叹不已。可以说,这样的生命记忆之书足以流传。李娟在当代散文创作中已获得独特的确定地位,其新作《遥远的向日葵地》书写了新疆阿勒泰戈壁草原乌伦古河南岸一片贫瘠土地,在那片土地上辛勤劳作收获的农人们,以及农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希冀和喜怒哀乐。作者的母亲耕作于此,作者初始的人生记忆寄托于此,作者的血肉与灵魂依附于此,因而作品具有毋庸置疑的触动人心的力量。作者的文字质朴而真切,书中的图片令人身临其境和产生震撼,使全作回荡起原野的呼啸和生命的召唤。散文是最难作伪的,这些散文新作有真意、不虚饰,也象征着改革开放40年后中国大地上无可逆转的文化进步。

当然还有优秀的文学理论著作推荐于读者。袁行霈作为大家,对于中国古诗词的讲解赏析历来为人们所推崇,这类文章初次结集出版于这一年,题为《好诗不厌百回读》。袁先生在书中逐一评介了自《诗经》到《纳兰词》跨越两千多年的经典作品五十首。作者不仅学养深厚、博闻强记,而且自己也是一位诗人,故此讲诗鞭辟入里,饱含感情,富于感染力。时至今日,重新读来,还能意识到袁先生的无可替代和难于企及。与这部书相似,《小说课》是一部由小说家来讲述小说的作品,作者为著名作家毕飞宇。作家中毕飞宇属于能讲课的,此作收录了他在南京大学等高校课堂上与学生谈小说的讲稿,弥足珍贵。从中可以见到,作者讲小说与评论家讲小说很不一樣,譬如,他议论施耐庵写小说依仗的是逻辑,而曹雪芹写小说是经常反逻辑的,则为一般论家与学者讲不出来,这是因为他本人的创作就需要同时运用两种思维方式。《诗映大唐春:唐诗与唐人生活》的作者尚永亮为长江学者、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华诗教学会副会长等,研究唐诗为其长项。此作的新意在于通过唐诗透示唐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唐人的诗化人生。显然,作者抓住了诗与唐朝人的独特关系,勾画了一个时代的精神特质。能够写成这部书,也依赖于作者长年的深厚积累。《诗的八堂课》作者为教授江弱水。在众多讲诗的文学教授中,他也许不算最为走红,但他讲诗不拘一格,不落窠臼,讲出自己的路数。譬如讲诗的博弈、滋味、声文、肌理、玄思等,独辟蹊径,都讲得活泼有趣,言之成理,算得一种本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相对创作而言总是较为滞后的,远比创作显出死板,但近年来也逐渐打开局面,所以格外值得肯定。

“中国好书”自2013年开评,已经五年评选,逐渐形成品牌,为读者和各种文化机构所关注,赢得了信誉。在图书如海的今日,它的存在是重要和受到欢迎的,人们期待“中国好书”越办越好。

猜你喜欢
文学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文学大师的遣词造句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文学画中话
《台港文学选刊》2017年总目录
中外文学中的“顽童”
文学小说
文学
文学社团简介
文学寿星叶圣陶的养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