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实践与探索

2018-08-08 09:29卞卫芬
教育界·中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送教上门实践

卞卫芬

【摘要】针对目前重度残疾儿童不能到校接受学校教育的问题,我昆山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在各部门的多方配合下,开展了“送教上门”工作的实践与探索,本文就已初步形成的有效工作模式进行了较为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实践

教育部、民政部等七部委出台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里明确提出:组织开展送教上门,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安排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教育资源,为确实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或远程教育等服务,并将其纳入学籍管理。近两年,我们昆山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多方配合,初步形成了有效的“送教上门” 工作模式。

一、发挥中心功能,引领“送教上门”工作顺利开展。

1.召开专题会议。会议由市教育局牵头,特教指导中心承办,各学校分管校长及送教老师参加。会议上由教育局分管领导作思想动员,要求各学校引起高度重视,由特教指导中心布置具体工作和要求。

2.制定实施方案。年初,由指导中心制定切实可行的“送教上门”实施方案,其中包括送教工作的一系列问题,如让各相关学校明确送教对象、送教内容、送教原则、送教时间、师资保障及经费保障等问题。

3.提供培训服务。为规范各校送教育上门工作,我们每学期为各校送教老师开展一次专业培训和交流活动,聘请市康复中心专业老师进行技术指导,筛选各学校成功的送教案例进行分享,提高了全市普通中小学送教教师开展“送教上门” 的意识和能力。

4.实行全程管理。除了给予技术上的指导,我们还配备特教老师充实到各学校的送教队伍中,参与对学生的评估、计划的制订及送教工作,协助各校顺利、规范地完成送教任务。

二、确定送教对象,制定送教原则,明确送教内容。

1.确定对象。“送教上门”服务的对象为具有本市户籍、持有市残联核发的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居住在昆山地区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义务教育段重度残疾儿童少年。

2.送教原则。(1)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免费教育的原则。(2)采取直接服务与间接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3.送教内容。依据对象需求,主要提供文化知识教学、康复训练、心理陪伴等内容。

三、开展送教上门,形成送教机制。

1.评估送教对象。了解这些孩子的详细情况,以利于有针对性的送教。为此,我们从“认知觉、语言沟通、情绪行为、生活自理”等方面设计评估表,通過访谈、观察、简单测评等方式,对每个送教对象做一个起始的综合评估。

2.制订送教计划。根据送教前的综合评估情况,我们要求送教教师要制订出学期计划,对本学期的送教有一个系统的安排。如本学期的送教总目标、每次送教的内容、送教时间的划分。这样就注意到送教的连贯性,做到内容的衔接。

3.开展送教上门。对于被送教的学生,他们的需求是丰富的,不仅有文化知识的学习,还有体能康复、感觉统合的训练和心理辅导的需要。我们不仅要送教残疾儿童,也需要对家长进行“送教”,我们教师为家长提供协助,以保证效果的持续性。

4.及时记录和评价。在送教后及时记录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达成度,形成表格及描述性文字,以备下次送教目标及内容的确定,包括对家长的指导。

四、加强个案研究,提炼送教经验。

1.学生基本情况。小依(化名),女,11岁,昆山户籍,属张浦第二中心小学校区,肢体残疾一级,腰部以下肌肉萎缩,无法行走,腰部佩戴固定板,生活无法自理,但智力正常,语言正常,情绪稳定,活泼开朗。学习上,家长平时坚持为她补习语数英知识,已将三年级内容学完,但缺乏系统的讲解,其知识掌握较为散乱。

2.送教的实践过程。在实地走访与全面了解之后,当地学校组织安排两名教师与特教指导中心的老师一起每周定期上门送教。送教内容主要包括学科知识的辅导和生活上的康复训练。在对该生进行了一次学习情况摸底测试后,老师决定文化课内容以小学四年级为主,送教后给学生提供一些辅导材料供其在家学习。

在康复训练方面,特教老师在对其四肢及腰部力量的测试后,发现其腿部肌肉严重萎缩,腰部也已被专业器具固定,无法进行训练,而手部肌肉虽然有一定程度萎缩,但仍比较灵活,因此主要针对其手部肌肉进行康复训练,利用弹力球、握力器等器具来增强其手部力量。在送教过程中,两校老师积极配合,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以争取在有限的送教时间内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送教的另一重要途径就是电话或网络送教,家校间的和谐交流,积极配合,都让学生感受到了来自学校的温暖,对“送教上门”很是期待。

3.初步的实践成果。学校克服了师资紧张、专业知识不够等实际困难,完成了一年的送教工作。小依完成了四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送教老师也对这个孩子进行了期末测试评估,其成绩都能达到“良好”水平,其手臂力量也有所提高,家长也对学校“送教上门”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学校能多开展此类活动,并对学校表示了由衷感谢。

五、实践中的思考

1.送教教师的思想认识及专业化程度还需提高。在这近两年的送教中,我们也听到教师的反应,觉得每次送教,花了那么多的精力,效果不是很大;有的遇到的孩子患有不可逆转的疑难杂症,老师有时无从下手,而家长却像半个医生一样对孩子的病情娓娓而谈。所以我们注重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更要加强对送教老师康复专业知识的培训,或者由社区康复医生联合送医送教,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医教结合。

2.要给予家长全方位的支持。“送教上门”取得的实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配合程度。大部分家长非常欢迎老师的送教,但也有家长认为老师的到来打扰到了他们生活,并不欢迎送教,有的家长对老师的送教很满意,但当要求他们也像我们老师一样来训练他们的孩子时,他们就显得不是很主动。这时候,家长需要专业的心理疏导及物质、精神支持,因此,我们也需要联系当地居委会等部门联合来做好家长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J]. 现代特殊教育,2014(2).

[2]夏峰,杜亚洲,吴金廉.西部民族地区送教上门的实践探索——以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为例[J]. 现代特殊教育,2016(9).

猜你喜欢
送教上门实践
试析如何提升送教上门工作的实效性
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