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主题图的应用误区及对策

2018-08-08 11:38孟会丽
学周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主题图误区小学数学

孟会丽

摘 要:主题图是以某一特定的场景为背景,进而体现教学内容的图片,它是数学知识与教材,教材与生活间联系的桥梁纽带,体现了“数学源于现实,寓于显示,用于现实”的理论。新课标教材中的主题图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打开教材,主题图以场景的形式呈现,为学生提供了熟悉的场景,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引入新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教师要深入挖掘,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主题图,实现主题图的真正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题图;误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4-003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4.018

一、应用误区,存在问题

(一)主题图的使用模式固定

教师在使用主题图时过于形式化,常常表现出一种固定模式:出示主题图,寻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和巩固练习。

(二)主题图的内涵没有被深度挖掘

部分教师把主题图单纯看作是引题导入用的情境图,主题图在这里只起到了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而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挖掘。例如,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中,教材提供了一幅主题图,图中散乱放置了学生熟悉的学具及水果卡片,某些教师单纯让学生数出数量超过10个的学具,而没有深入挖掘,没有体会到编者将它作为培养学生数感素材的用意。

(三)错误理解主题图的意义

理解主题图的意义可以帮助教师准确把握课程目标,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前提,没有正确理解主题图的意义,常常会使教师偏离课程目标,降低课堂的有效性。如7的乘法口诀教学中,主题图展示的是七巧板拼组成的各种图案,编者意在通过用七巧板的7个形状拼出的不同图案引出1个7,2个7,3个7等,为学生编出7的乘法口诀提供依据,同时可以发散思维。如果不仔细推敲,很容易把这堂课变为七巧板拼组的活动课。虽然数学课上要增加抽象的数学知识的趣味,但是更要体现出“数学味”。所以,我们应该深入理解主题图的编写意图,让它更好地为数学课堂服务。

(四)淡化主题图的功能

不少教师认为主题图的功能就是简单以贴近生活的例子导入,目的也是为了掌握某个知识点,所以用不用无所谓。例如,“9加几”的教学中,学生很容易被运动会上各种各样的运动项目所吸引,并开始讨论起自己喜欢的运动,而忽视了重要的数学信息的提取。部分教师由于担心学生会被信息丰富的主题图吸引而在主题图中流连忘返,从而影响下一步算法的探索,干脆省去主题图的导入,直接出示算式,这些教师淡化了主题图的功能。这里的主题图不仅仅是导入功能和计算教学的功能,也要求学生能从复杂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所以说,主题图的功能被淡化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二、应用策略

以上问题只是主题图使用误区中的冰山一角,但也影响了我们在课堂上的应用效果,尤其要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如何更好地挖掘主题图的内涵,将主题图应用到课堂中,为课堂的有效教学服务,这都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下面,我根据实际课堂教学中的经验,探索出主题图在课堂中有效应用的策略。

(一)灵活运用主题图

第一,主题图是静止不动的,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符合实际的手段让主题图以动态的方式呈现,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并产生极大兴趣。例如,在《认识时间》一课中,学生对于1时=60分的概念很模糊,对于钟表指针的运动规律也并不熟悉,课本上给出的钟表只是一个静止的钟面,并不能显示出1时和60分的关系。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出时针与分针的运动规律,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体会时与分的关系。

第二,除了动态展示主题图外,还可以根据主题图的内容安排学生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例如,学习《第几》一课时,主题图中出现了排队买票的情景,教师可以把主题图搬到课堂中,请几位学生充当图片中的人物,让其他学生给他们排一排位置,并说明原因,有的可能说按个头高低排,有的可能按女士优先原则排,还有的让年龄小的排在前面,变换排法,并让学生说一说谁排在第几。这样既发散学生思维,贴近生活,又能从实际出发刺激学生感官,更好地理解第几所要表达的意思。

(二)深化主题图功能

一幅具有价值的主题图不仅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更在于学生可以通过它深层的东西来获得某种能力,这也是主题图的功能。我们绝不应该仅限于表层现象,而是要深化主题图的更多功能,如培养学生有序观察的能力及渗透德育的功能。

首先,培养学生有序观察的能力。观察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在一年级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有顺序的数数,可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的能力,进而有效提高其数学学习能力。如《1~5的认识》一课中,课程开始时出示“奶奶的农家院”这幅主题图,一定会使学生产生熟悉感和亲切感,让他们想起自己奶奶家的小院,先不急于让学生数出数量,而是先观察图中都有哪些人和物,再给出数数的要求,此时,学生一定会毫无顺序地数出各种物体。这时,教师再稍作引导:“大家真聪明,数出了这么多东西的数量,你数出所有东西的数量了吗?有没有漏掉没数的呢?你有没有好方法既不多数又不漏数呢?”这样连续有目的的提问,让学生心里产生矛盾,进而体会到有序数数的好处,促进学生有序观察的能力。

其次,与德育相结合的功能。主题图不仅给学生丰富的数学教育资源,还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用主题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100以内的减法》中,结合2008年奥运会金牌榜主题图及统计表,向学生渗透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8和9的认识》中,通过学生澆花松土及墙上“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这八个字,向学生传达热爱校园和保护环境的思想。如果我们只教授知识,不进行德育,那么这样的教育就算不上是完美的教育。

主题图用它特有的方式向学生传授了丰富的数学资源,同时也渗透着数学思想方法和特殊的功能。因此,作为课程的设计者和课堂的组织者,教师更要认真对待主题图,深入研究它的内涵,让主题图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胡明进,王雪.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的设计与功能探析[J].教育导刊,2009(10).

[2] 潘雪姣.对主题图教学效率低下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8(z2).

猜你喜欢
主题图误区小学数学
冬季洗澡的误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