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螺旋CT诊断肺癌的价值与准确性分析

2018-08-09 03:00胡善朋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2期
关键词:相关检查符合率螺旋

胡善朋

肺脏是人体呼吸系统重要的脏器,肺癌是肺脏的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1]。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工人劳动强度大、电离辐射增多等原因,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严重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威胁人们的生命。肺癌发病相对缓慢,初期疾病特征不明显,病情较为复杂[3],对于医务工作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螺旋CT在这样的形势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就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经超声组织处理仪做快速石蜡制片检查诊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肺癌。入组的80例患者中,男49例,女31例,年龄为45~79岁,平均(56.2±3.8)岁。病程为2~17个月,平均为(11.4±3.1)个月。

1.2 方法

所有入组患者均经病理检查和螺旋CT进行相关检查。检查前嘱患者平卧,保持心情放松,教会患者呼气吸气的注意事项,用CT机对肺部进行扫描检查,电压设定为120 kV,自动管调节电流扫描技术,层厚设定为5 mm,发现结节或病灶时进行局部的强化扫描。

1.3 观察指标

(1)比较经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的患者最终的检查结果,计算经螺旋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

(2)将所有诊断结果进行肺癌分期分类,将两组两种不同的相关检查方法的最终分期效果进行比较,以确定两种方法的特异性和有效性[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诊断符合率比较

经螺旋CT检查出的患者例数为77例,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96.25%,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117,P=0.077)。

2.2 两种检查方法比较

将经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最终检查结果分期比较,可见螺旋CT检查T1期、T2期、T3期、T4期的诊断例数与病理检查对比,T3期最多,T1期最少,两组检验方法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不同的相关检查分期比较 [n(%)]

3 讨论

随着临床诊断技术、肺癌相关生物学等的不断发展,对肺癌的诊治态度已经从早期癌变筛查转变为早期高级别的诊断与阻断性治疗[5],降低肺癌的发生率。临床诊断方法也包括了一般经手术病理检查、螺旋CT相关检查,肺癌病变的诊断分级等,对癌前病变高危人群进行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肺癌的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6]。其中肺内病变组织活检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7]。但常规病变组织活检由于属于创伤性检查,手术耗时相对较长,可能造成疾病治疗的延误,也不便于临床上重复性的检查。而螺旋CT相关检查为放射性检查,为相对较为安全的无创检查,有检查明确,所用时间相对短,诊断结果较为准确的特点,患者相对较为容易接受。最主要是在诊断方面的操作简单方便、而且检查速度快,患者情况易于及时掌握,最终效果好[8-12]。

本文比较了经常规病变组织活检和螺旋CT对肺癌诊断的相关检查,结果显示经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的患者检查的最终结果的诊断符合率比较高,达到了96.25%,且与病理检查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诊断时间的比较上,螺旋CT相关检查只用了不到1小时,检查速度快,对患者无创损伤、获得最终检查报告的时间也相对较快,大大优于一般常规病理检查。

猜你喜欢
相关检查符合率螺旋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旋风“螺旋丸”
舒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检查中的效果体会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近千失智老人申领防走失手环
卵巢甲状腺肿的多层螺旋CT表现
心动过缓会影响健康吗?
奇妙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