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2018-08-09 03:00高飚邹三明冯华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2期
关键词:肱骨优良率骨质

高飚 邹三明 冯华明

临床数据表明,肱骨近端的骨折发病率占据全身骨折疾病的5%~9%。该骨折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主要是老年人群多伴有骨质疏松,因此更易发生肱骨近端骨折,以肱骨干、大小结节以及肱骨头的骨折最为常见[1]。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7年3—8月行传统钢板手术治疗的31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以2017年9月—2018年3月行加压锁定钢板治疗的31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治疗组。其中,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为(46.3±6.5)岁;治疗组中,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17~73岁,平均年龄为(47.5±6.8)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2005年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实用骨科学》(第3版)中对肱骨近端骨折的诊断标准[2]。

1.2 治疗方法

术前对入选患者实施完善的检查,并对其存在的基础性疾病由相关科室会诊和治疗。

治疗组患者接受锁定钢板治疗:为患者选定合适体位后,开始实施臂丛、颈丛麻醉,手术入路选择肩关节处,作切口后斜向上将胸大肌间隙和三角肌切开,再予以牵拉,使得肱骨近端暴露充分,在确保头静脉安全的前提下,清除凝血块,并将关节盂清理好,注意剥离时切不可到达骨膜下,之后依解剖结构完成复位,并用克氏针固定骨折端,借助X线为患者选择适合的接骨板,再用锁定螺钉将置于外侧的接骨板牢靠固定[3-4]。针对骨缺损患者需采取植骨方式处理,再次X线确定骨折端和肩关节活动度有无问题,确定无误后冲洗伤口,完成引流,最后缝合。

对照组实施传统的锁定钢板手术治疗,采用T型钢板或者三叶草钢板展开固定,常规手术操作后,给予三角巾固定方式。

1.3 疗效评价标准

康复优良率的评价标准:(1)优:骨折端愈合良好,疼痛减轻明显,且骨关节功能正常;(2)良:骨折端愈合趋势良好,疼痛减轻,且骨关节功能接近正常;(3)差:未达到上述标准[5-6]。优秀率=(优+良)/总例数×10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康复优良率为93.5%,对照组患者的康复优良率为71.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康复优良率情况比较

3 讨论

肱骨近端的骨折在临床上属于多发病,而且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多发,主要是老年群体骨质疏松、基础性疾病等问题较多,脆性骨折的发生率也随之加剧,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发生骨折[7-8]。以往传统的钢板固定其治疗原理是将螺丝钉直接固定在骨质当中从而起到骨折愈合的效果,但是这种方法不适于老年群体,主要是骨质疏松会导致螺钉出现松动和脱落,预后较差[9-10]。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逐渐得到广泛运用。

本次研究说明:治疗组患者的康复优良率为93.5%,高于对照组的7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的优势显而易见:(1)该手术方式能够根据骨折处的解剖形态从而设计更具贴服性和稳定性的方式;(2)加压锁定能够有效避免骨质疏松引起的螺丝钉脱落,同时对骨膜及骨折块的血供有保护效果;(3)手术过程中不需要预弯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骨面间的压力[11];(4)在复位过程中骨板会存在一定间隙,能够减少术中对软组织的剥离,最大程度上保护了血运和骨膜。此外这类手术方式其抓持力比较稳定不需要外部固定,能够实现不同角度肱骨头的固定,固定效果良好[12]。

综上所述,对于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采用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手术预后康复效果较好,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骨折的愈合时间,同时也适应于骨质疏松比较严重的老年患者。

猜你喜欢
肱骨优良率骨质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骨康操”预防骨质疏松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