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微创内固定与常规切开复位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2018-08-09 03:00吴兴旺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2期
关键词:优良率胫骨经皮

吴兴旺

在骨科疾病中胫骨骨折较为常见,且骨折部位会对皮肤刺穿,若不能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会引发多种后遗症,并对其膝关节造成损伤,并限制其活动能力[1]。临床初步认为胫骨远端骨折的引发因素与轴向压力以及暴力存在相关性[1]。从目前的治疗方法来看,手术仍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手段,常见的治疗方法为: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自锁钉内固定治疗,虽然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术后均会出现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康复有着不利影响。近年来,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经皮微创内固定方法应运而生。为此,此研究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7年5月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58例,对其实施经皮微创内固定的价值进行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7年5月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均分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29例患者。研究组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分别为17例、12例,年龄为23~72岁,平均年龄为(49.77±6.35)岁。参照组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分别为18例、11例,年龄为24~74岁,平均年龄为(48.22±6.40)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该组患者予以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为主,具体操作严格遵循手术流程。

研究组:让患者保持仰卧位,之后利用气压止血带对其进行止血。选择骨折断端作为中心位置,做一长度4 cm的胫前切口,随后剥离骨膜,撬拔骨折位置进行复位,如果患者的骨折断端出现不稳定现象,应采用螺钉予以固定[2]。在对胫骨中侧面骨膜外深筋膜予以分离的过程中应采用长剥离器,创建软组织通道,随后采用相应的钢板,将其在骨膜表面处予以放置,当位置合适之后选择同一钢板,将其作为标识,并固定两钢板,选择适宜的钉孔,在此处做一切口,长度大致约为1 cm,通过导向器对皮肤进行保护,固定螺钉以及攻丝。当固定良好后冲洗切口,将橡皮条进行放置,缝合切口。手术后对患者实行抗感染治疗,当疼痛消失后可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以及踝关节锻炼。

1.3 治疗效果评估[3]

患者治疗后,骨折全部愈合,关节外展或屈伸时未出现任何疼痛感,表示治疗效果优;患者治疗后,骨折愈合良好,关节活动度部分丧失,在10%以内,出现轻微疼痛感,表示治疗效果良;患者治疗后,骨折愈合较差,关节活动度丧失明显,在30%以上,疼痛感显著,表示治疗效果差。

1.4 判定指标[4]

对研究组、参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围术期指标进行统计,主要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和住院天数。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和住院天数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治疗优良率等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和住院天数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s)

组别 n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用时(min) 住院天数(d)研究组 29 55.3±5.2 62.3±6.4 8.8±2.9参照组 29 91.6±1.9 204.2±7.7 15.3±1.7 t值 - 35.309 4 76.320 1 10.412 9 P值 -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6.5%,高于参照组的72.4%,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比较 [n(%)]

3 讨论

在骨科疾病中胫骨骨折较为常见,且骨折部位会对皮肤刺穿,若不能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会引发多种后遗症,并对其膝关节造成损伤,并限制其活动能力[5-8]。从目前的治疗方法来看,手术仍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手段,常见的治疗方法为: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自锁钉内固定治疗,虽然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术后均会出现并发症[8]。既往的方法以骨折内固定术为主,虽然可以将骨折处牢牢定住,但是该方法会破坏接骨板下方的骨血运,增加骨质疏松几率的同时会对固定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9]。近年来,微创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经皮微创内固定应运而生,该手术方法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骨折局部血运,不会对骨血运造成任何影响,从而使骨质疏松发生率降低[10]。另外,经皮微创内固定术具有较小的创伤,愈合速度较快,还可以对感染的发生进行有效规避[11]。从此次数据结果看出,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用时、住院天数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6.5%,高于参照组的72.4%,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研究结果充分体现了经皮微创内固定术的优势,其临床可行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综上所述,胫骨远端骨折予以经皮微创内固定,不仅具有较小的创伤,同时具有较快的恢复速度。

猜你喜欢
优良率胫骨经皮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
中药结合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骨不连2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