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2018-08-09 03:00董枭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2期
关键词:心肌炎黄芪心电图

董枭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嗜心肌病毒侵犯心脏后,引起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近些年,我国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逐渐提高,尤以学龄前儿童为主,发病期主要在夏、秋季[1],临床症状也有所不同,稍轻微者以类似感冒症状为主,伴随胸闷乏力,重度则容易引发心衰休克,更甚者会出现猝死,给患儿及其家属带来较大的影响[2]。本文主要从黄芪注射液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9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6例,男30例,女16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5.2±3.4)岁;对照组46例中,男31例,女15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5.3±3.1)岁。两组患儿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嘱其卧床休息,并进行抗病毒治疗等,对于出现心衰的患儿予以强心利尿处理;观察组患儿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黄芪注射液40 ml,配以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维生素C注射液200 mg/(kg·d),配以10%的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以20天为一个疗程周期进行观察分析。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儿心率及心电图恢复到正常范围的平均时间;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心肌酶的改变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3]

(1)显效:相关临床症状、体征全部好转,心肌酶谱和心电图正常;(2)有效: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有一定的好转,心肌酶谱和心电图有一定改善;(3)无效: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好转,心肌酶谱和心电图无明显改善。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n(%)]

2.2 两组心率、心电图恢复到正常时间范围比较

比较两组心率及心电图恢复到正常范围时间,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心率、心电图恢复到正常时间范围比较(±s,d)

表2 两组心率、心电图恢复到正常时间范围比较(±s,d)

组别 例数 心率恢复正常范围时间 心电图恢复正常范围时间观察组 46 5.1±0.9 5.1±0.5对照组 46 11.5±0.4 7.2±2.3 t值 - 52.656 6.205 P值 - <0.05 <0.05

2.3 两组心肌酶前后测定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心肌酶测定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肌酶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心肌酶前后测定对比(±s)

表3 两组心肌酶前后测定对比(±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AST(U/L) CPK(U/L) LDH(U/L) CK-MB(U/L)观察组(n=46) 治疗前 65.4±15.2 247.1±62.1 420.5±98.4 62.3±11.9治疗后 29.1±1.47*# 124.3±35.5*# 123.7±18.6*# 11.3±5.5*#对照组(n=46) 治疗前 68.5±16.5 236.7±59.1 427.1±98.3 56.7±10.5治疗后 55.5±14.2* 199.3±57.8* 277.4±28.4* 25.0±6.9*

3 讨论

小儿病毒心肌炎在近些年于我国是一种常见疾病,是由多种病毒感染所致,在这些致病病毒中,最为常见的当属肠道病毒,患儿患病之后,常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系列消化道症状,危重者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和心衰、休克等症状[4-5]。而黄芪长久以来作为常见补药的存在,近些年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心功能不全等相关疾病。黄芪这味药物本身就具有增强机体及细胞耐缺氧的能力,内皮细胞抗损伤能力一定程度改善与提高[6-7],同时可以使血中高脂蛋白的水平有所降低,改善体内微循环,降低血小板的凝集汇聚能力,有效控制血栓的形成聚集;还能使冠状动脉产生扩张,从而让心肌的供血增加,免于心肌细胞的破坏和缺损,对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另外有抗炎、强心利尿以及免疫相关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心肌细胞钠钾ATP泵的抑制作用从而增加组织中CAMP的含量,进而提高心肌收缩力,与此同时降低组织中氧自由基的产生,增强氧自由基的清除[8-9]。有效地控制了在缺氧环境之下,氧自由基给心肌等细胞所带来的破坏和损伤,对心肌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10]。

关于使用大剂量维生素应用到心肌炎的临床治疗已有一定的基础,静脉滴注时可以使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该机制带给心肌细胞很好的修复功能,明显地改善了心功能[11-12]。近几年相关研究还发现,大剂量的维生素C还有很好的消除自由基作用机制,并协同维生素E起到抗氧化的相关功能。

有着相同作用机制的黄芪注射液和大剂量维生素C共同作用时,可以带来更好的疗效,本研究得到很好体现,主要表现在高效地清除自由基,使心肌缺血和受损的情况尽快得到改善和修复。研究发现,观察组的各项数据,包括总有效率、心率及心电图恢复到正常范围时间、心肌酶前后对比改变均优于对照组的各项数据情况(P<0.05),研究过程中没发现有药物过敏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黄芪注射液和大剂量维生素C合用对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具有很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心肌能量供应等情况,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心肌炎黄芪心电图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思考心电图之174》
黄芪是个宝
带鱼黄芪汤缓解胃下垂
左卡尼汀治疗心肌炎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