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在无痛胃镜检查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018-08-09 03:00李慧慧王洪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2期
关键词:体征胃镜安全性

李慧慧 王洪娟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相结合的综合医学模式[1],同时护理观念亦随之而发生改变,从以往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为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护理干预模式。整体护理作为国内外护理专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2],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实践。无痛胃镜治疗是通过麻醉无痛技术,使用镇静镇痛药物相结合后促使患者在实施胃镜检查过程中处于浅麻醉状态,而整个胃镜检查过程具有无痛、舒适、安全性高的一种麻醉处理方式,术后患者早期苏醒,且无运用于意识功能障碍,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的一种治疗方法[3]。近年来,本院内镜中心即运用系统化的整体护理对实施无痛胃镜患者进行干预,有效的消除了患者围术期的紧张、焦虑心理,提高其治疗安全性与满意度。线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9—12月本院实施无痛胃镜检查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组前均签署检查同意书、麻醉同意书且申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对使用药物过敏者、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精神疾病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18~50岁,平均(32.2±1.1)岁,实施胃镜检查时间4~7min,平均(4.1±0.3)min,麻醉时间9~15 min,平均(12.3±2.1)min;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18~50岁,平均(32.1±1.1)岁,实施胃镜检查时间2~7 min,平均(4.0±0.3)min,麻醉时间9~15 min,平均(12.4±2.1)min,两组性别、年龄、胃镜检查时间及实施麻醉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方法

观察组实施本研究整体护理:(1)检查前护理:首先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干预,针对实施的无痛胃镜告知患者实施的配合方法与治疗过程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提高患者对拟实施的无痛胃镜检查的认识,详细为其介绍手术目的、方法、与术后注意事项,尤其是实施麻醉处理后可能出现的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简明扼要的告知其实施无痛胃镜的操作步骤与安全性,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舒适度,取得患者主动配合,促进无痛胃镜的顺利进行。(2)术前评估:为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告知其处于充分镇静镇痛情况下实施胃镜检查,应在检查前通过书面形式为患者介绍无痛胃镜的优缺点、实施过程、可能的并发症以及注意事项等,取得患者自愿配合并签属手术及麻醉同意书。麻醉与检查前全面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尤其是呼吸、心脏等重要器官功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针对实施无痛检查者,术中应监测其血压、心率、呼吸、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协助检查医师及麻醉医师评估患者生理状况、了解其病史、排除无痛治疗禁忌症、严格禁饮禁食。同时需做好用物、仪器的准备,尤其是抢救物品,如氧气、监护仪、麻醉面罩、呼吸囊、气管插管器具以及各种抢救药品等。(3)检查中护理:在患者入室后应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滴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协助麻醉医师通过静脉推注丙泊酚或依托咪酯等药物,并根据患者情况控制及麻醉医师医嘱推注药物速度与总量,同时给予患者面罩吸氧,氧流量控制在5 L/min以内。协助医师摆放患者体位,为屈膝左侧卧位,头部后仰,口内塞入口垫,并由护理员协助固定患者。推注全麻药物待患者意识消失、睫毛反射与吞咽反射消失、肌肉松弛后即可置入胃镜检查镜头进行检查。(4)检查后护理:检查后30 min内仅患者进行留观观察,了解其意识恢复情况,多数患者可于停药后10 min内清醒,但亦有部分患者苏醒时间延迟,醒后存在宿醉感,故应加强其观察。针对住院患者应在其清醒后将其交于护理人员或家属,针对门诊患者则应有专业护理人员观察15~30 min后由家属陪伴其返回,并叮嘱其预防摔倒,检查后24 h不宜行高空作业与驾车活动。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以术中配合医师操作为主。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统计两组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中,观察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呃逆、心动过缓及肢体躁动等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n)

2.2 两组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生命体征基本在正常范围内,且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心率慢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比较(±s)

呼吸频率(次/分) 心率(次/分) 平均动脉压(mmHg)观察组 12.5±1.1 76.5±2.9 135.6±11.4对照组 26.5±2.3 105.8±6.8 105.6±2.8 t值 34.730 25.067 16.163 P值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无痛胃镜技术是患者在静脉全身麻醉下实施的胃镜检查,相对于常规胃镜检查,具有安全可靠、无痛舒适等优点,实施整体护理,通过护理人员的围术期干预[4],能有效的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耐受性,增加检查安全性,尤其适合儿童、精神紧张等不配合检查治疗患者,能显著降低因患者因素导致的漏诊与误诊,提高检查效率[5]。

本研究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相对于常规护理,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呃逆、心动过缓及肢体躁动等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证实实施整体护理,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显著提高治疗安全性。另外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生命体征基本在正常范围内,且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心率慢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证实实施整体护理,对于维持患者检查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有重要价值。无痛胃镜检查作为一种安全舒适有效的检查方法,实施整体护理干预,通过术前的充分准备[6],确保检查手术的顺利进行,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提高患者治疗信心[7],应用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8],提高患者检查治疗安全性[9-11],术后实施有效的观察与健康指导,确保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术后的顺利苏醒,减少并发症[12]。

综上所述,对于无痛胃镜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有效的减少了检查不良反应,提高检查安全性。

猜你喜欢
体征胃镜安全性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加强广播电视信息安全性的思考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