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营商环境须下硬功夫

2018-08-09 05:15
小康 2018年22期
关键词:痛点营商公平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营商环境,从中央到地方,优化营商环境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

7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进一步部署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指出要在全国逐步推开营商环境评价,强化地方政府责任,加大正向激励。将部分地方实施的政务服务“一站式”办理、涉税业务“通办”、套餐式集成服务、“互联网+医保”、民生服务“指尖”办理、跨区域协同监管等28项市场欢迎、群众认可的做法向更大范围推广。

聚焦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痛点难点,改善营商环境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为了解企业对营商环境的真实感受,“2018中国信用小康指数”特别推出了“中国营商环境满意度大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前营商环境存在的十大难题分别是:1、成本问题,税费、运输、用地、融资等成本相对较高;2、规范问题,政府失信行为难遏制,乱收费、乱执法问题待根除,小错大罚、以罚代收、政商不分;3、便利问题,政府服务效率、态度、能力有待提高,手续仍有简化空间,办事指南不够清晰;4、透明问题,行政审批过程、政府决策信息、产业政策透明度不够;5、服务问题,公共服务配套不健全;6、公平问题,对各类企业不能一视同仁、待遇平等,司法执法公平有待提高;7、环境问题,整体环境不够理想;8、稳定问题,政策稳定连续、可预期性有待提高,政策多变,新官不理旧账;9、开放包容问题,政府对待新生事物态度保守,存在过度监管倾向;10、投诉环节,推诿,打击报复。

從中可以看出,令企业担心的症结仍然在于政府的信用、透明、公正方面的问题,其具体则表现为一些地方依然习惯用行政命令干预经济生活,忽视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此外,则是政策的稳定性、可预期性与企业家的积极性成正比例关系,具体现实中则表现为一些不愿意接触民营企业家,只怕“不清”、不怕“不亲”,不把民营企业视为新一轮全面振兴的主体,甚至在一些地方这成为“新官不理旧账”的借口。最后,在发展环境,法律支持等方面的欠缺,则使得企业家们对于实业投资顾虑重重。

要解决这些梗阻问题,使得党的政策和中央精神真正打通最后一公里,各级政府必须下硬功夫,对以文件应付文件,以会议应付精神的做法必须加大督查监督力度,扬善惩恶,激浊扬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建立在全民参与,建立在信用政府、信用市场的基础上,因此对当下遇到的痛点、堵点、难点,必须“对症下药”,才能破旧立新。要更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和社会创造力,把该放的权利放给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创业创新活力。

猜你喜欢
痛点营商公平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
笨柴兄弟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直击“走出去”痛点
解决痛点
公平比较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
解决食材配送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