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谈扶贫

2018-08-09 17:39徐娜
北京档案 2018年7期
关键词:钱学森贫困地区科普

徐娜

在今年召开的十九大会议上,习总书记向全世界郑重宣誓:“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笔者在整理钱学森档案时发现,他晚年一直关心和关注国家扶贫事业,并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和建议。

一、科技扶贫

作为科学家,钱学森非常关注和支持科技扶贫。他曾写道:“世界,智力是最宝贵的资源,科学是最强大的优势。不怕经济落后,只怕科学落伍”。

1987年3月6日,钱学森受邀参加“全国农村科普工作会议和农村科技致富农手经验交流会”,并在会议上发表讲话。他在讲话中提出三点建议:(一)搞农村科普工作,传授农村科技能手的经验,有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运用科教电影和电视。(二)农函大的工作扩展一下,出版一个农村科技指南式的活页手册,发展了就印新的,把老的取下来,新的补进去。不要搞的深奥,应当搞一些真正有用的、很实际的东西。(三)在农村搞沼气很重要。农村燃料是一个大问题,农民把很多本来是有机物的绿色植物当做燃料直接烧了。这样肥料就被烧掉了,植被破坏了。所以搞沼气是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由此可见,钱学森认为,科技扶贫,要通过电影和电视的技术手段(现在是网络)为农村培养一批科技能手。农村科普应浅显易懂,符合农村实际,贴近农民需求,对农户真正有用。应改变将传统绿色植物直接燃烧的方式,利用生物技术产生清洁能源,变废为宝。

1995年11月9日,钱学森读到一篇报道,是关于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科协用十年时间依靠科普脱贫的。报道中提到,当地科协积极帮助居民脱贫致富,并将其经验总结为“选准一个项目,推广一项技术,培训一批人才,开发一个产业,致富一方农民。”而科普对宁蒗县起的三大作用:“一是为农村培养了一批实用技术人才,使农村智力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二是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促进了人们观念的更新。”该县成为当时依靠科技脱贫的典范。1985年,中国科协开始参与国家定点扶贫开发工作,是中央国家机关中最早开展定点扶贫工作的十个单位之一。钱学森从1986年到1991年担任中国科协主席,领导科协的科学家参与扶贫工作。即使卸任了,他仍然心系科技扶贫。因此,当钱学森看到该县的科技扶贫经验时,立即将这一报道分享给时任中国科协主席的工程院院士朱光亚,并建议将有益经验推广。

钱学森认为,科普分为知识科普和战略科普。知识科普是面向全民的,是为了帮助人民建立科学世界观,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他提出,“知识科普基本上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归中央书记处管。技术科普有两大方面:农村专业研究会、协会、村镇科协,厂矿科协。这项科学技术推广工作,非常重要,是战略任务。它基本上属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归国家科委管。农业方面又归农业部管。”

二、产业扶贫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我国贫困地区相对集中,一般分布在偏远山区、沙漠地区等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自然资源缺乏的地区。针对这一现状,钱学森曾提出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地区的优势和资源,发展不同产业,帮助当地贫困居民早日脱贫。

1984年12月23日,钱学森受邀参加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二次学术委员会会议时,发表了题为“第六次产业革命和农业科学技术”的讲话。当时,钱学森提出“第六次产业革命就是建立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就是把所有的科学技术都用在生产上,靠高度的科学技术的生产。”钱学森认为,虽然我国在第四次、第五次产业革命有所落后,但仍应充分把握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如农业、林业、草业、海业和利用沙漠和戈壁的沙业。例如,东北部林业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林产业;西北部草原辽阔,适合发展草产业;西部沙漠地区并非寸草不生,而是有珍贵药材和植物以及充分的光照,适合发展沙产业。这些观点现在看来都非常有预见性。目前,我国已进入知识密集型农业的发展时期,传统农业已逐渐被科技农业取代。但由于区域发展不均衡,并非所有地区的农业实现科技化、现代化。因此,需加大贫困地区农业科技投入,改变当地落后农业,提高農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经济投入和产出比。

钱学森倡导我国应大力发展林产业。1993年11月28日,他写信给时任国家林业部副部长的徐有芳,提出这一建议。他写道:“今天在祖国大地上涌现出来的民办集体林产业,林、果、木、畜、药和加工相结合的生物产业。这方面已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在山东省和江西省都有。总结成我国新时代的林业政策,制定出21世纪的中国林产业计划、规划。”另外,每次看到报纸上有关林产业的报道,钱学森都剪下来做成剪报并收集在一起,共120多份,有的还做了批注。例如,1995年《科技日报》某一期上刊载了一篇题为《建立中国的可持续林业》的报道,钱学森读后在旁边写下了“无林产业的概念!”字样。可见他对无人提出“林产业”的提法和想法感到遗憾。1992年,钱学森在《经济日报》上看见一篇题为《告别贫困——6000万同胞的追求》的报道时,写下“在石山封闭的谷底应搞林产业,开发林副产品,吃用外地交换。过去的问题是没有商品交换。要抓示范点。建路及交通,教育用电视。”原来,这篇文章讲的是住在广西石山封闭的谷底的贫困居民当时的生活现状。这几万贫困人口占了当时全国贫困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其贫困的原因有:缺粮、缺钱、饮水难、交通难。针对报道里提到的情况,钱学森给出上述建议。他认为,该地区之所以贫困,是因为人与自然有矛盾、不协调。生态被破坏,但恢复生态又没有粮食。然而,这些地区有丰富的山林资源,另外还有枇杷、龙眼、柑橘、金银花等经济木和药材,这些都可以开发林副产品。面对缺粮现状,可以与外地进行商品交换。交通难,可以通过修路,建立与外界的联系,把林、药、果、禽等副产品运出去,把粮食运进山区。当地居民的教育程度差,可以通过电视来学习。当时网络还未像现在这样发达,因此,这些建议在当时看来还是非常可行的。

另外,针对沙漠和草原地区,钱学森提出了发展沙草产业的建议。提起沙漠,一般人会想到寸草不生,不宜居,附近均是經济欠发达地区。但钱学森却认为,沙漠是“宝藏”,那里光照充足,沙漠植物很多是珍贵药材。可以通过科学技术,充分发挥那里的优势,发展相关产业。钱学森还捐款100万设立“沙草产业基金”,并资助内蒙古、甘肃、宁夏等相关专业的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培养他们成为沙草产业生力军。经过多年实践证明,钱学森的这一建议科学、可行。例如,甘肃河西走廊利用阳光搞农业型的生产,用塑料透明光膜大棚,取光保温,棚下沙地下铺隔水膜防渗,用滴灌节水种植蔬菜等。武威、张掖等缺水但阳光充足的地区,用高新技术搞农副生产。另外,还有太阳能风能发电,微藻养殖等蓬勃发展,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改善。随着网络的发展,电商等线上销售平台诞生。这使得农民足不出户就有了销路,从而拓宽了沙草产业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有利于这些地区实现脱贫。

三、教育扶贫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无独有偶,钱学森也曾在读到的一份《关于贵州省贫困地区实施义务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上写到,“扶贫与扶教一起抓,但根本在于建设交通!!”。当钱学森读到《武陵山区扶贫开发调查》一文,他写下了“1、交通建设2、文化教育建设”的字样。以上两个地区分属贵州省和重庆市,但都属于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因此,钱学森认为,要使这些地区脱贫,首先要解决交通不便的问题,另外,也要提高当地居民的教育水平。交通建设是前提和保障,教育是手段和工具。对于教育,钱学森提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后三年,农村与城市的教育内容可以略有不同,以适应学生毕业后的劳动需要。应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正如钱学森预言,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公路、铁路事业飞速发展,这些地区的交通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国家也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通过网络教育、职业教育等方式,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四、精神脱贫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精准扶贫要“注重扶贫同扶志”,他还曾提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相互促进。”钱学森也认为,“不怕物资贫乏,只怕精神贫乏”,“只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才能发挥高效率!”

长期以来,国家对贫困地区投入较大,但成效并不理想,很多贫困地区都习惯了等、靠、要国家补贴。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些地区的贫困现状,首先要引导他们实现观念转变,从等着被脱贫,到主动想脱贫,从授之以鱼变为授之以渔。要让贫困地区居民树立信心,坚信能够脱贫。另外,在扶贫的同时,应该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建设属于他们的精神家园。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到了乡村,但仍存在区域差异。因此,未来政策和投入应该向文化建设弱的地区倾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贫困居民脱贫,使他们在物质和精神上变的富有。

钱学森回国时曾说过,“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让我的同胞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他也是这样做的:在工作一线时,为我国国防事业呕心沥血;退出一线后,始终关心和关注国计民生,心系生活在贫困线上的人民,并为他们脱贫建言献策。钱学森给出的这些建议并非孤立的,而是根据贫困地区的特点“对症下药”,有的需多管齐下,多种方式并用才能有效。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

猜你喜欢
钱学森贫困地区科普
钱学森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钱学森:四菜一汤就挺好
科普达人养成记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钱学森
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