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制药类)专业大学生生产见习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18-08-15 11:21董召娣赵春超姚丰华潘志明黄金林
生物学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带队生产专业

董召娣, 赵春超, 姚丰华, 潘志明, 黄金林

(扬州大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扬州 225009)

近期“新工科”成了高等教育界比较关心的热点话题之一,“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不同学科交叉融合,学生需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国际视野和实践创新能力[1-2]。而生物工程(制药类)是药学、化学、工程学等互相交叉的工科类专业,以培养从事生物药物制造新工艺、新设备、新品种的研发、设计、生产、管理等综合性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3-4]。该专业实践性很强,对工程科技人才要求更高。其中生产见习是“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是补充、拓宽专业理论知识的有效路径。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工程专业自1998年开始招生以来,以培养应用型工程类人才为目标,2012年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学院重视实践教学,不断研究探索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当前,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该专业构建了企业生产见习新模式,通过企业生产见习,加深专业知识印象,突破教学视野在课堂、课件、教材的局限,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本文结合我院生物工程专业见习实际,介绍了生物工程(制药类)专业大学生生产见习的思考以及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过程,以期为相关专业的见习活动提供参考。

1 生物工程(制药类)专业大学生生产见习的必要性

传统工科专业人才培养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产业的发展。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当前国家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蓬勃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各项能力,尤其是创新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工科大学生在“新工科”背景下,面对着新产业的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挑战,他们渴望增加实践机会,锻炼实践能力。所以,他们必须抓住契机,充分利用生产见习等实践机会,在生产一线每个操作工段见习,熟悉不同的工种,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为今后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为了满足“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具备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创新实践教学改革,构建适应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生产见习模式,才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

2 构建融合专业教育、课程见习、毕业实习于一体的“三个一”生物工程(制药类)专业生产见习模式

2.1 专业教育一周

生物工程(制药类)专业学生在进校的第一年,由学院联系有代表性的见习基地5~7家,组织一年级新生到企业进行为期一天的参观学习,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在此过程中,企业指导学生参观生产车间、实验室、了解企业概况并介绍与专业相关的知识背景,安排企业员工与学生交流座谈,让他们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和困惑,这种参与模式不仅能帮助他们解决专业上的问题,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前景有基本的认识,还可以提高同学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整个专业的学生全员参与,一天参观一家企业,这个过程合计一周时间(图1)。

2.2 课程生产见习一月

待学生升至二年级,分组进入课程见习阶段。该阶段利用暑假时间,到一年级参观过的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一周的生产见习,与企业生产一线工人一起工作。不同单位见习起始时间不一致,总见习时间一个月左右。在此期间, 企业合理安排学生的生活、工作,校外指导老师需要设计有效的见习工作内容,将“发酵工程”“发酵工艺学”“生物制药学”“基因工程”等专业基础课程内容融入实习项目中,让学生对生物工业过程的生产流程、生产工艺、过程控制与监测、生产设备、工厂设计等进行较为系统的了解和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企业见习期间,需严格遵循企业员工管理制度,校企学三方签订安全责任协议书,明确三方义务,保证各方权益。见习结束后学校将从学生的见习日志、见习总结及见习PPT汇报3个方面进行考核,具体考核方法下文将详述。若学生在企业见习表现较好,企业和学生沟通后,经学院同意可以将该企业见习时间适当延长至一个月。通过生产见习,学生对生物工程与工艺流程的理解更加深刻,突破了教学视野在课堂、课件、教材的局限,有利于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和思维空间。

图1 “三个一”生物工程(制药类)专业生产见习模式

2.3 毕业实习一年

生物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现代生物(制药)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还需要掌握生物药物研发、生产工艺等相关流程和工程设计等基本技能,这就需要大学生必须要亲自到企业去学习和感受。因此,学生在四年级时都要到相应实践基地参加为期一年的毕业实习。实习生结合实际工作内容,根据实习时遇到的具体问题与校内外导师进行沟通后确定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校外导师帮助解决实习过程遇到的困难。在其答辩前一个月返校,学生将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毕业论文撰写。在这一个月的时间,由校内导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指导和修改。学生将校内导师修改意见及时反馈到校外导师,结合双导师的修改意见,完成一篇高质量毕业论文。同时实习过程中,将学校管理模式与企业要求相结合,企业将毕业实习学生与普通员工同效管理,实现学校和企业“双主体”育人机制。使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大为增强,为今后就业打好基础。

通过一年级的参观学习、二年级的生产见习、四年级的毕业实习,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社会适应能力增强,为未来就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学生进行专业认知、专业见习、生产实习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加强合作,利用双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学校安排青年教师到实习基地进行挂职锻炼,拓展思路,将企业的生产资源和个人的教学理念充分整合,大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企业安排员工到学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及师资力量,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实现校企双方共赢。

3 生物工程(制药类)专业大学生生产见习模式的实践

结合我院生物工程专业大学生生产见习实际,现将二年级学生暑期生产见习前、中、后的整个实践管理过程进行梳理如下[8]。

3.1 生产见习前的准备工作

3.1.1 联系单位,实地考察并最终确定见习基地

我院生物工程专业拥有20余家校外实习基地,为给见习生创造良好的见习平台,教学院长、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及本专业系主任亲赴企业实地考察从中挑选见习基地。见习基地的标准有3点:一是企业具备容纳5~10人见习团队学习、住宿的场所;二是企业需要有一定的规模,具备良好的企业文化,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三是企业要校企长期合作的有长远眼光。由于学校需要企业提供见习平台,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在学校扩大宣传,吸收优秀员工。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也为了将生产见习作为一项长期性、连续性的工作,校企双方对此项工作都非常重视,最终挑选生物工程领域声誉较好、规模较大的有代表性的6家企业作为该专业相对稳定的生产见习基地。

3.1.2 确定带队老师,成立见习领导小组

带队老师必须为本专业专职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水平和一定的语言沟通能力。每家企业由一名专职教师全程带队。带队老师确定后,即由该名教师负责和企业的后续沟通,如见习期间的内容、食宿安排、交通等具体事宜。

成立生工专业企业见习领导小组,由教学院长、党委副书记总负责,生物工程系正副主任为技术总负责,指定一名带队教师负责财务等后勤工作。在见习开始前领导小组要召开见习工作会议,对见习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全方位的预测,有针对性地帮助协调解决遇到的各类问题。

3.1.3 合理安排学生的见习单位

为保证见习质量,生工专业见习分组进行。根据见习单位规模,每组见习人数在3~8人不等。确定各组组长及联系方式,还要根据住宿情况对组员性别进行合理安排,尽量控制经费。及时将见习单位的企业简介告知学生,以便提前了解企业信息,做到心中有数。

3.1.4 周全财务预算

由于生工专业全体学生均要参加生产见习,人数较多。而见习单位分布在不同的省市、地区,各地的生活水平、消费水平存在差异,因此,生产见习需要投入大量经费。负责财务及后勤工作的老师需要提前做好预算,对各单位见习所需要的交通费、住宿费、保险费、专家指导费等要和带队老师进行通报,既不能超过学校财务的标准,又要保证每笔钱都要花的到位。可以在出发前到学校财务处预先支出转给带队教师。财务问题解决了,基本上就能免除带队老师及学生的后顾之忧。

3.1.5 做好见习宣传动员工作

学院要组织本专业全体见习生召开见习动员大会,强调暑期见习的重要意义,把见习活动的组织安排、时间安排、住宿安排、注意事项及考核要求向见习学生们做详细的说明。同时对专业见习期间的纪律、安全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要让同学们知晓学院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很不容易,希望同学们要珍惜见习机会,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了解企业文化,感知本专业工作流程,真正能学到知识,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3.2 生产见习中的管理工作

3.2.1 工作交接到位,确保学生安全

在各项工作中,安全始终排在首位。由于本专业见习时间只有一周时间,因此,见习第一天学院安排合理路线由校车统一将学生送至见习单位,避免了自行前往产生的不稳定因素。由带队老师和见习点负责人进行工作上的交接,部署企业见习工作任务。带教老师和学生吃住都是在一起,这样便于实时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知晓学生每天见习的心理情况,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此外,大学生进入企业见习,遭遇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学校和企业双方要明确职责范围,签订见习管理协议,相互配合协调管理,避免发生事故时互相推诿。

3.2.2 校企双方导师认真指导,及时汇报工作

见习期间,校内带队教师要重点做好企业和见习生的沟通协调工作,加强检查,每天要听取见习生的情况反映和要求,帮助见习生解决困难。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和学院汇报,由学院出面协调。

校外指导老师需要安排专人指导见习过程,设计合理有效的见习工作内容,在短时间内将让学生对生物工业过程的生产流程、生产工艺、过程控制与监测、生产设备、工厂设计等进行较为系统的了解和学习;了解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及本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动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3 领导中期检查,了解见习过程

学院领导要重视见习活动。在见习中期,学院教学院长、党委副书记、生工专业系主任要深入各单位进行中期检查。这样便于把握各见习单位学生的工作进展方向。根据每个见习单位的实际情况,深入地了解各单位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和单位进行沟通协商。更为重要的是,领导督查可以反映出学院领导对见习工作的重视,学生和带队老师心理上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对见习工作的顺利完成具有促进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见习单位基本上都是企业,虽然见习时间短,学生也必须完全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校外指导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准时上下班。

3.2.4 完成见习日志,加深印象

在一周的见习时间里,带队老师每天在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召开每日见习小结会议,了解学生每天的见习动态,并要求学生将每天的工作做好记录,完成见习日志。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总结并回顾每天的工作,便于加深印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生产见习后的收尾工作

见习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评价工作,需要对见习结果进行评估和诊断,肯定成绩,发现问题,纠正偏差[9-10]。

3.3.1 撰写见习总结报告

见习报告是对整个生产见习过程所学内容的总结与思考,是体现学生学习效果、评定见习成绩的重要参考依据。本专业见习总结报告要求学生在见习结束后独立完成、认真书写。见习总结报告包括:见习单位,见习时间;见习企业概况;见习企业车间布置,生产线的主要工艺流程及特点;根据见习安排,绘制出简要的生产流程图,并对每个操作过程进行详细记录;主要设备的结构及操作控制;个人心得体会、合理化建议、致谢等。

3.3.2 成绩评定

见习过程是教学实践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见习结束后老师应给予学生最终的成绩。本专业见习要求为:学生必须完成见习任务并提交见习日记、见习报告和见习总结;除考核见习日记和见习报告外,以组别为单位,学生还需采用PPT答辩的形式对见习过程进行汇报,学院组织考核小组(不少于3名老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评价;考核指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见习日记及见习表现,占20%;2)见习报告,占30%;3)见习总结答辩,占50%。

3.3.3 PPT汇报及经验总结交流

见习结束后,学院组织召开全院见习总结大会,各见习小组应从学生角度、指导老师角度就本次见习情况做一个全面总结,向大会做交流汇报。学院领导应多角度、多层面地总结评估见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为今后的企业见习的可持续性开展提供宝贵意见。

4 构建专业见习的反馈评价体系

校内老师和企业之间需要建立相互评价改进机制。见习开始前校内带队老师需要和对接企业就见习内容、见习形式、生活安排等进行沟通协商,相互听取关于见习教学的建议。结束后双方也要及时联系,相互听取见习活动的感想和意见,以便在下次见习时改进。同时,学生和校内外指导老师也需要建立相互评价改进机制。在见习过程中,尤其是见习结束后校内老师要积极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听取同学们对专业见习的想法,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见习内容和实施情况。学生也可以将建议反馈给企业导师,通过教师、学生、企业三方的相互反馈交流,生产见习的效果较好。

5 结束语

总之,通过这种生产见习模式,学生熟悉了生物制药技术及生物药物研发、生产工艺等相关流程,增强了社会沟通能力,体验了企业文化,学生普遍反映在有限的见习时间里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与专业素养。因此,生产见习对完成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而科学高效的企业见习管理对完成整个计划影响很大,今后还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进一步探索“新工科”背景下生产见习的建设之路,为相关专业的企业生产见习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带队生产专业
光荣带队60年
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新怀同志带队到田湾村、上岗村走访慰问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用旧的生产新的!
党团带队办好红领巾学校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打造“中国渔药之乡”成了这个县的一把手工程!副县长带队赴华南考察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