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室资源管理研究与实践

2018-08-15 10:13滕金国李贵安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8年5期
关键词: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

滕金国 李贵安

摘 要:教室管理是高校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本文结合高校教室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高校教室在资源共享和管理分配方面的现状和挑战,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基于管理信息化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设计研发了教室资源管理平台,经实际应用验证,该平台能有效解决教室管理中所遇到的瓶颈问题。

关键词:教室管理;教室资源共享;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8)09-0086-05

一、问题研究的背景

教室是高校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是重要的教学空间和学习环境,[1]是学生开展第三课堂活动进行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场所,[2]也是全校各单位开展相关工作而临时需要使用的场所。随着多媒体教室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高校教学管理改革以及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高校的各项工作对教室资源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如何科学高效地分配教室资源、提高教室资源的共享率和管理效率已成为教室管理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经过多年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学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已成为全国各大高校本科教学管理中使用最广泛、最频繁和最重要的信息系统之一。教务管理系统具有培养方案管理、教学计划管理、学籍管理、排课管理、选课管理、成绩管理、教室管理等功能模块,几乎涵盖了本科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其中,教室管理是教务系统众多功能模块中的一个模块。学校教室不仅为本科教学服务,同时也要为全校研究生、预科生、二级学院、研究机构、机关处室等服务,因此一般教务系统中的教室管理模块已无法满足全校性的教室管理需求。本文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提出在当前环境下解决教室管理问题的具体而有效的办法,以供兄弟高校教室管理参考。

二、教室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教室管理的现状[3][4]

目前,高校本科生课程编排主要由教务处负责,大多数高校教室使用调度管理也由教务处负责,而教室的日常维护管理由后勤物业部门负责,后勤物业部门会根据教务处教室审批及安排意见为全校师生开放教室和开启教室内相关多媒体设备。

伴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理念方法的创新,陕西师范大学教室建设先后经历了普通教室建设、多媒体教室建设和个性化创新性教室建设几个阶段,教室设备也从传统型向智慧型转变。目前,学校新校区(长安校区)和老校区(雁塔校区)共有教室350余间,教室座位数从30到380不等。教室按照使用性质可分为公用教室和专用教室,公用教室是本科排课及全校各单位共同使用的教室,专用教室是专门分配给部分单位单独使用的,如研究生院专用教室和民族教育学院专用教室等。按照教室功能可分为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和自动录播教室,其中普通教室占5%,多媒体教室占90%,录播教室占5%。按照教室的类型可分为讲授型教室、讨论型教室和自习教室,讨论型教室与讲授型教室的主要区别在于桌椅可按小组方式灵活移动和拼接、没有固定讲台以及交互式的黑板等智能设备。另外,学校长期以来重视教室文化建设,邀请学校退休老教授及在校学生书写书画作品,并在每间教室墙上悬挂。

2.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随着高校管理模式的发展,传统手动式分配教室资源的方式早已无法满足现代教室管理的需要,使用大学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教室管理功能进行教室资源分配管理,也难以满足现在多样性、变化性的教室管理需求,原因和挑战如下:

(1)使用用途增多范圍扩大

除了大量开展正常教学活动以外,在空闲时间教室还面向全校开放,供全校使用。对于学生,本科生、预科生、研究生需使用教室进行自习、课程辅导、开展第三课堂活动、班会、团日活动等,特别是师范院校的学生还需要使用教室进行讲课训练。对于教师,需临时使用教室进行课程调课和补课。对于各教学单位和研究机构,使用教室进行研究生上课、举办讲座、给学生开会、青年教师讲课训练、第二专业上课、组织学科竞赛等。对于管理机构,使用教室进行人事招聘考试、学生就业面试、国培计划以及其他需要教室场所的活动。

(2)教学管理改革不断进行

在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学校各类教学管理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伴随而来的是教学管理工作内容、流程以及方式方法的变更。随着校院两级管理模式的深入实施,管理权利下放成了高校本科管理的趋势和要求。目前陕西师范大学已将教师临时调停课的审核权限下放给学院,主要流程是教师个人申请、学院主管教学的院长最终审批,但调停补课涉及到公共教室资源占用问题,而教室借用的审批权限都在教务处,所以无法完全达到调停课权利下放的效果。

(3)课堂教学改革不断进行

陕西师范大学目前正在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实现教师和学生角色转变,把课堂“还给”学生。[5]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开展中,教室是重要的场所,为此学校专门建设了部分新式讨论型教室,作为课改示范教室,适合小班教学使用。由于该类教室资源数量有限,教室座位有限(30人),目前仅面向具有课改教学创新需要的教师开放。因此,如何合理分配该类教室资源,既简化教室借用流程,又可控制教室借用权限,是教室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4)教学质量检查监控需要[6]

教学检查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室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学中不可或缺,因而对教室的使用监督和设备检查是教学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教室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在实际的教学质量监控环节中,教室监控往往易被忽视,达不到较好的效果。但随着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深入进行,对教室监控管理也提出了更加精细化的要求。例如检查监督教室的实际使用是否是申请用途相一致,教室设备的老化、损坏等状态信息是否能够及时得到反馈等。

(5)服务满意度提升的需要

管理的本质是服务,高校教学管理的过程也是为教学提供服务的过程,教室管理是教学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时期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师生对教学管理服务满意度标准不断提高,在教室管理服务上体现也尤为明显。例如,师生期盼拥有较好的教室借用申请流程体验和较快的审核受理响应,对教室管理服务的时效性和易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6)原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在国内外高校教育信息化工作中,管理信息化相对于课堂教学信息化方面的研究应用较少,特别缺乏根据高校个性化管理需要设计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7]目前国内多数高校使用产品化的大学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教室管理模块进行教室管理,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教室借用审核管理,但无法满足日益变化的管理和服务需求。由于教务系统体系庞大、功能复杂、服务客户众多,对于某一模块功能的深入及个性化开发成本较高,且系统的更新和升级的周期较长。[8]许多高校所使用的教务管理系统,教室管理模块早已无法满足学校教室管理的需求。

三、解决的思路与实践尝试

教室管理应以“人为管理和信息化系统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极大地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9]本文主要从信息化平台建设的角度,在现有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针对当前教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符合高校实际管理需求的解决思路,并通过具体的实践应用加以效果验证。

1.解决的思路

(1)优化用户管理,细化权限控制,面向全校提供服务[10]

教室是面向全校师生及各单位提供服务的,面对教室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使用用途增多、使用范围扩大的问题,可面向所有用户开放教室资源管理平台,使各类用户都可以参与分享公共教学资源。将教室资源管理平台与学校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进行对接,在校生及教职工无须注册,通过学校统一身份认证便可直接登录平台,使用户范围从原来的师生扩大到全校人员。

平台应根据用户类型划分用户权限,使不同类型用户进入平台后可使用不同的服务,有些服务是面向所有用户开放,有些服务则只向特定用户开放。例如,教室使用状态可面向所有用户开放;调停补课申请只向任课教师开放;学生课表查询只向学生开放等。面对课堂教学改革中研讨型教室的使用管理,可通过用户权限细化控制实现,可根据教师课改需要,为个别教师开放讨论型教室申请借用的权限。

(2)利用数据共享,围绕核心数据,完善扩展系统功能

高校本科教学管理中所使用的最重要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大学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系统中的学籍、课程、排课结果、选课结果、考试安排、成绩等数据是本科教学管理业务中的核心数据。随着教学管理改革不断进行、各项教学管理工作不断细化,许多业务已不能或不适合通过教务管理系统实现。可以通过开发新系统的方式扩展现有业务系统功能,本文所实现的教室资源管理平台即是这种方式。新教学管理业务系统的开发需要围绕教学管理的核心数据进行,目前陕西师范大学已统筹校内各类业务系统数据,提供数据共享服务,教室资源管理平台即是通过这种方式使用教学管理的核心数据。

高校教师调停课是一个现实的需求,学校专门出台了调停课相关制度。教师调停课的过程伴随着教室资源的占用和释放,为配合调停课制度的实行、保证教室资源实时准确,可在教室资源管理平台中集成教师调停课功能,根据调停课相关制度要求,灵活设置调停课的申请及审核流程。陕西师范大学的教师调停课流程为:教师个人申请,学院教学秘书初步审核,主管教学的院长最终审核,当审核通过后,调停课过程所涉及的教室资源也随即被锁定和更新。

(3)加强质量监控,提供实时反馈,提升教学管理质量

教室的使用过程涉及教室使用者、教室管理者、教室及教室设备等多个要素,这也是教室资源管理平台质量監控功能要重点考虑的。对于教室的使用者而言,可以在平台中对教室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反馈,如某上课教师留言反映教室投影效果不好,需及时维修更换等;也可在平台中对教室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进行反馈和评价,如教室管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是否热情、开门等服务是否及时等。对于教室管理者而言,可根据使用者的反馈,对教室设备情况进行核查,对教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自查并改进;也可通过平台对教室使用者使用教室的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价,监督使用者是否损坏教室设备,申请用途与实际用途是否不符,是否浪费教室资源等。通过使用者和管理这种双向监督,可以促进教室管理服务质量的提升,也可促进教室使用过程的规范,从而整体促进教室管理质量的提升。

调课、停课在高校教学中是难免发生的,需要对调停课进行限制和监督,教师须个人在平台中申请调停课,注明详细理由并上传相关证明材料,如会议通知。平台可对教师的申请次数进行统计,限定每名任课教师每学期调课次数的上限,超过次数将无法申请,如每学期不得超过2次。这样在平台中,教师调停课情况一目了然,可定期将平台数据进行统计、公示和抽查,利用平台实现调停课的监管工作。

(4)加强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11]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需求和习惯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在高校中体现尤为明显。信息系统的设计应以用户的需求和习惯为导向,移动互联网技术具有便捷性、多样性、智能性、开放性和个性化等特点,因此可在教室资源管理平台中加强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目前高校中智能手机的使用已经普及,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善,如陕西师范大学已经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移动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移动网络和应用服务三要素的前两个要素已经具备,接下来应加强应用服务系统建设。

教室资源管理平台作为应用服务系统,在设计开发上应该加强三方面技术的应用:一是增加智能手机浏览器兼容性的支持,浏览器是访问应用系统的重要途径,运行在PC端和移动端等不同操作系统之上的浏览器,开发厂家不同,所使用的内核也不相同,对网站页面展示的效果也不相同,因而在平台开发过程中应增加对各类主流手机浏览器兼容性测试。二是增加对微信等APP的访问支持,微信是目前使用频率最高、用户群最广泛的移动APP之一,可将微信做为访问教室资源管理平台的一个重要途径,基于微信开发教室资源管理相关应用。三是加强系统UI设计,移动互联网时代UI设计在提升系统的用户体验上起到关键作用,高校教学管理系统的UI设计明显落后于其他服务类行业。系统UI设计应该在色彩、文字编排、图形元素和版式设计上加强,总体上要达到人性化、易操作的效果,具体应满足界面语言体系完备、风格与内容统一、界面效果清晰简洁和具备即时性等设计要求。[12]

2.平台功能的具体实现

(1)平台设计[13]

陕西师范大学教室资源管理平台主要包括6个功能模块,具体功能设计如图1所示。其中,个人中心模块面向所有用户开放,角色不同登录后可见的内容不同,如教师登录后可查看个人调课申请,但不能进行审核;调课申请模块只向学院管理员和教师开放,教师个人可申请调整自己的课程,秘书可申请本院所有教师的课程;教室借用向所有用户开放,对不同类型用户的申请,具有不同的核审流程;质量监控模块面向使用者、管理者和教学督导开放;教学查询模块面向全校开放,提供各类教学资源查询服务;统计分析模块面向管理者开放,统计分析数据可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综合考虑各项功能需求,结合管理现状,陕西师范大学教室资源管理平台基本架构设计如图2所示。学校用户通过个人计算机或移动终端访问平台,首先要通过校园服务门户进行统一身份认证,通过认证后即访问平台资源,使用平台各业务功能,如教室借用;业务层通过对数据层业务数据的操作,实现各项业务功能;业务数据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本地数据库管理系统;一部分是教务管理系统共享的数据。

(2)关键部分实现[14]

统一身份认证:教室资源管理平台的开发环境是 .NET 4.0,开发语言是C#。学校对校园门户统一认证平台进行升级,更改认证流程,并提供针对Dotnet的认证接口。在该接口基础之上,进行二次开发,将统一认证以Web服务的形式发布,然后在平台中调用该服务进行身份认证。此种做法有两个主要优点:一是当学校统一认证平台更换或升级时,只需修改Web服务中接口的调用方法,而不需要修改教室资源管理平台中的认证方式;二是Web服务可以进行跨平台访问,可为其他业务系统提供门户认证服务。

核心数据对接:平台需使用教务管理系统中的相关核心数据做为平台的基础数据,该核心数据只能读取不能修改,平台使用过程中的其他数据用本地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存储管理。平台使用的本地数据库管理系统是Sqlserver2008,教务系统使用的管理系统是Oracle。首先,在Oracle数据库中建立并开放访问接口,根据平台对核心数据的需求建立视图,以只读方式提供视图访问接口。然后,在平台中通过访问Oracle的数据库驱动程序访问Oracle。

教室借用流程设置:根据对教室各类使用需求,设置了教室借用类型和申请流程(详见图3)。如班级教学活动是面向学生开放的借用类型,由班长申请,经辅导员、教学秘书、教学副院长以及教务处审核员依次审核通过后,便可使用教室。

(3)实际使用效果

陕西师范大学教室资源管理平台上线一年多以来,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支持个人计算机和智能手机在线进行访问,对主流浏览器具有较好的兼容性,使用界面友好易操作,使师生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地进行访问,实际实现效果如图4所示。

平台已为校内50多个单位提供过服务,每学期产生的各类订单共计7000余个,因此在学校2017年智慧校园建设规划中,已将该平台的相关业务作为学校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的重点服务项目。

平台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室管理工作效率,提升了教室资源的利用率,使教师调停课的管理权利下放,学校有效监管得以实现,平台运行过程中所产生和积累的大数据使管理人员可以用来进行工作反思,作为下一步管理工作的决策依据,对提高管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通过研究分析、具体实践和数据统计,笔者发现教室资源管理平台可以有效解决和应对当前教室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特别是根据实际需求,在现有业务系统基础上使用共享数据进行系统功能扩展上,本文给出了解决思路和实际操作方法,可为兄弟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明海,王泽钰.教育技术视域下的教室进化论[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04):94-97.

[2]李贵安,张宁,郑海荣,王晶艳.基于信息化教学的大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索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6(11):61-65.

[3]卢晓东,孙燕君.以研讨课教室建设促进研讨课教学开展[J].中国大学教学,2009(12):67-68+21.

[4]钱震,江一山.多媒体教室管理的新思路[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10):61-63.

[5]冯丽. 陕西师大:信息技术“点燃”激情飞扬的课堂[N].中国教育报,2017-10-14(003).

[6]李晓靖.构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5(19):142-144.

[7]Madiha Shah, Impact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MIS) on School Administration: What the Literature Says, In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Volume 116, 2014, Pages 2799-2804, ISSN 1877-0428, https://doi.org/10.1016/j.sbspro.2014.01.659.

[8]滕金国,李贵安.高校学生选课系统的性能优化研究及实践——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17):86-90.

[9]Simin Ghavifekr, Mojgan Afshari, Saedah Siraj & Kalaivani Seger, ICT Application for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A Conceptual Review, In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Volume 103, 2013, Pages 1344-1351, ISSN 1877-0428, https://doi.org/10.1016/j.sbspro.2013.10.705.

[10]陈敏.高校多媒体教室开放式管理的构建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5):244-247.

[11]文军,张思峰,李涛柱.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勢综述[J].通信技术,2014,47(9):977-984.

[12]薛文峰.移动互联网软件产品中的UI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6,37(6):45-48.

[13]刘贻新,陈宗术,陈浪诚,梁山.新时期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的创新工作[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2):219-223+227.

[14]周恕义,李冬,宋亮,周永佳.多媒体教室服务及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1):77-79.

(编辑:王晓明)

猜你喜欢
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
浅谈目前我囯船员结构状况的改善方案
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绩效提高途径探析
中学语文“碎片化”阅读平台建设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