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建设展望

2018-08-17 13:43郭翔宇
商情 2018年37期
关键词:候鸟旅游业海南

郭翔宇

【摘要】椰风海韵,碧浪白沙。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这里长夏无冬,温暖的阳光、湛蓝的大海、洁白的沙滩、葱绿的热带雨林植被,成为国内著名的避寒度假圣地。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本文将对如今国际旅游岛建设所取得成效及海南的新兴产业进行分析,对未来海南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海南省 国际旅游岛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其生态资源在主要地处亚热带、温带和高原内陆区的中国,几乎是独一无二的,从冬季宜居的角度而言也是稀缺珍贵的。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步人正轨。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2020年海南的旅游服务设施、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全面接轨,海南旅游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大大提高,旅游产业的规模、质量、效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将海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成为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同时这也是仝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己取得扎实进展,形成了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多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与体制创新协同推进、产业发展与生态环保统筹协调的良性发展格局。

一、建设国际旅游岛任务的重要性

国际旅游岛的开发建设与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相比,不仅在类别和性质上不同,在开发建设的主体和层面上更不同。海南岛有广大的游客,仅每年冬季就有成上千万的人群前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是要经受海内外、多层次、长时期的考验。对海南岛建设的效果分析不能只停留在海南旅游数据的历史性对比,还要关注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的实际成果,并与外国海滨度假地、度假岛进行比照。总体上对国际旅游岛建设成就的评判,让海南的建设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赞美与贬低都将放大很多倍,直接影响更多的国内外游客的评价。“国际旅游岛”的称谓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做不好就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它还是国家从整体战略高度做出的一场战略性部署,是海南、全国乃至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件大事,是海南的一項历史使命,也关乎中国13亿多人口的大国形象与国际影响。

二、“候鸟一族”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作用

候鸟原本指在冬天来临之际,大雁为了躲避冬季的寒冷,飞往甫方过冬。等到冬季过后,大雁会从南方再次返回到北方。这里的“候鸟一族”指的是去往海南躲避冬季严寒的老年人群。在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的信息时代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旅游业也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欢迎。尤其对北方寒冷地区的人们,在冬季温暖的海南岛就是他们心中的圣地。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底,已经有40万人在每年的冬天会前往海南省三亚过冬。对于“候鸟一族”,这种现象已经成为现阶段的发展趋向,同时也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海南地区无法拒绝能够为其带来经济发展的“候鸟一族”,对于候鸟人群原生活地而言,也无法阻挡此类人群外出追求其想要的生活方式。

“候鸟一族”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具有显著的作用。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候鸟人群中退休的老年人占很大比例,其前往海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空气、环境、气候等各方面获得较为优越的生活条件。此类候鸟群中有从事各类工作的人才,既包括党和国家事业单位退休、离休的领导干部、国有企业退休养老的管理层,也包括年轻时曾经从事过文艺工作已退休的老歌唱家、艺术家等。这类人群组成的“候鸟一族”整体上文化素质、经济水平和生活档次都比较高,他们在海南酌生活期间并未将自己置身于海南的发展之外,而是与海南融为一体,坚持贡献自己的力量,积极传承当地的文化,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当然,对海南而言,“候鸟一族”的出现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虽然海南在发展中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支持,但是其土地资源相对有限。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内,当地的公共设施包括空地草坪、公共健身器材、公交车等承载力仅与海南实际人口相适应。随着“候鸟一族”涌人岛内,海南的人口数量迅速增多,外来人反而占用了海南大多有限的资源,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海南当地民众的生活压力。

三、海南的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分析

伴随着海南省国际旅游岛战略的深入实施,进出岛内的客流量也逐渐增大,甚至在2018年的春运返程期出现了岛内交通全部瘫痪的现象,因此完善海南的交通服务体系,推动运输企业结构优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2010年12月30日,海南环岛高铁东段作为海南岛一种新生交通工具正式开通运营。由于乘坐高铁出行具有安全、舒适、快捷、正点等特点,越来越多的旅客首先考虑选择高铁作为交通出行工具。在2015年12月30日海南环岛高铁西段全面通车运营后,整个国际旅游岛东西段高铁闭环通运连接,全面提升了全岛旗游运输能力。海南环岛高铁的建立不仅开发了环岛沿线乃至中部地区的旅游资源,还挖掘了全岛旅游运输经济增长。高铁美兰站和凤凰机场站分落在海南省政治经济中心省会海口市和海南岛经济及旅游门户三亚市,高铁美兰站盘和美兰国际机场形成上下连体结构其转乘通道仅300米,凤凰机场站又紧挨凤凰国际机场成前后连体结构其转乘天桥不足900米,将整个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空运首尾相连,形成了遥相呼应之势。环岛高铁海口站承接着海南最大水运港口——南港,使得环岛高铁从水、陆、空全方位托起了整个国际旅游岛的运输体系。另外,全省的“田”字型高速主框架、“四方五港”格局也基本形成,“南北东西、两干两支”机场布局加快推进,成为了海南岛上的运输命脉。但是受海南地理气候条件、设备设施及当地习俗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环岛高铁容易突发停运或晚点,通过高铁转乘飞机的旅客也会因为突发性情况不能及时登机,给旅客的出行带来不便。投诉、媒体曝光、旅客要求索赔甚至发生过激行为等现象屡见不鲜,不仅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还给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形象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建设国际旅游岛,核心在于产业支撑。海南应该把握住这一历史机遇,积极发展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涛、生态型经济,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使海南具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近年来,海南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休闲体育和度假服务产业,服务内容也越来越多样化,但仍然存在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至今,休闲体育产业中的场地、设施还不完善、不充足,不能完全满足游客和当地居民。尽管海南的休闲体育项目朝着多元化趋势发展,但还是处于初级阶段,服务市场中也存在着恶性竞争的现象。例如,潜水、帆船、帆板、游泳以及海上休闲体育项目等,还有相当大比例的经营个体没有营业执照或者资质证书,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造成行业市场秩序混乱。如果海南岛没有外部的配套服务发展体系,其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目前,海南岛休闲体育服务发展迅猛,但内外部系统的发展却并不是特别的协调。例如,在休闲体育开展以及消费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安全保障、服务质量、交通住宿、食品安全、价格欺诈等问题,这都会给海南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作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海南旅游产业建设面临着以下发展困境:首先从产业规模看,虽已形成若干初具规模的区域集群,但与先进省区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2016年,海南旅游业增加值310亿元,占全省GDP的7.7%,同比增长17.7%;全年旅游总收入677.7億元,同比增长17.7%,已形成海澄文、大三亚、琼海一万宁等旅游经济圈。同比其他城市,2016年广州市旅游总收入已达3217.7亿元,同比增长17.7%;桂林币旅游总收入超过637亿元,同比增长27.7%。可见,海南的旅游业规模优势并不明显,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其次,从产业结构看,养老占据大量旅游业发展资源,产业要素集聚与活力受到制约。海南具有发展养老服务业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截至2014年末,全省户籍人口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户籍人口的13.7%,预计2020年将达到13.7%。在外来人口海南置业的需求中,旅游度假不足28%,养老需求达到23.7%。外地老人大量涌人海南势必会加速当地社会老龄化,不利于旅游产业高端要素集聚。把海南作为“一般移民城市”或“移民养老岛”开发建设,显然不利于国际旅游岛战略实施。2016年,海南旅游业总收入同比增加率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在“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相关省市都开始陆续加速布局“健康+”产业,其中以健康旅游业最为突出。11个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加快了旅游业对外开放的速度,使得城市之间国际健康旅游业及关联产业的竞争更加激烈。海南若想彰显出其特色优势,必须紧紧围绕国际旅游岛战略,建设休闲度假、健康旅游、民俗风情等特色主题旅游,持续推动当地的旅游业发展。

不可否认的是,海南的产业结构在逐渐优化,但肉部结构仍有待完善。2010年三次产业比重为26.lo/、27.7%、46.2%,2015年为23.lo/、23.6%、53.3%,2016年为24.0%、22.3%、53.7%,可以看出自建设国际旅游岛以来,海南三次的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同时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薄弱等问题也很突出。例如:农业产业化还处于较低水平,农业设施化、现代化水平不高;新型工业化进程缓慢,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粗放型产业仍未买卖退出主导地位;服务业发展创新不够,主要还是依靠旅游、餐饮、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明显。在科技创新方面,海南相关产业所处层次较低,开放型经济发展滞后。近年海南科技事业获得了长足进步,但在产业科技实力水平上还有差距。如产业技术创新机制、队伍管理薄弱,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脱节,尤其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海南岛的发展需要通过供给侧改革来创造新的动能。

四、海南岛未来的发展策略及建议

对于客流量增多带来的交通问题,当地必须对提供交通服务的两大主体(高铁、机场)同时进行优化,开通“旅客一车站一列车一车站一机场”为一体的绿色转乘通道,建立空铁联运机制、词整高铁运输组织、优化客运服务体系,建立起四维铁空转乘应急处置服务体系,加强航线支撑,加密国际航线,制定简化游艇入境手续,从而实现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列车晚点)组织旅客通过高铁站快速到达机场,不耽误旅客顺利地按时搭乘自己的航班。

当今世界已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产业创新时代。海南要紧紧抓住改革发展机遇期,牢牢把握好发展的主题主线,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完善产业结构升级。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在科技开发和创新中培养和造就大批技术创新人才。在做大做强传统特色产业基础上,还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鉴于海南省具有巨大的旅游资源优势,应该考虑优先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这一战略的出发点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发挥海南资源优势,发展与生态环境契合度极高的产业。加快文化体育及会展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大力发展航运、中转等业务,促进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加快发展。积极发展大型购物商场和特色商业街区,将海南建设成为国际购物中心。大力发展富有海南特色、高品质的房地产项目。鼓励金融机构调整优化网点布局,探索开展离岸金融业务试焦。

深入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一方面要深化改革开放,以更灵活高效的体制机制、更开放规范的营商环境吸引集聚高端要素、培育高端旅游产业;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地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引领作用,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从海南的资源禀赋和国家的产业政策来看,海南应该大力发展健康旅游产业和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实现与特色小镇建设的紧密结合,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海南特色、符合国际标准、产城融合的健康旅游特色小镇体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农业在海南经济中扮演的角色依然十分重要,大力发展热带水果、瓜菜、畜产品、水产品、花卉等现代特色农业可以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综合经济效益,积极推动热带特色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海南的生态敏感度高,应该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碧水蓝天就是最大本钱”的理念,坚持生态立省,坚持绿色发展,注重保护环境,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工业的发展必须以节能环保为前提,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港口条件和重点工业园区,高起点、高水平发展临港工业,积极促进房车、游艇、轻型水上飞机、潜水设备、高尔夫用具等旅游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壮大产业规模,形成卢业集群,推动海南发展进入“快车道”。

参考文献:

[1]师伟超,李然.海南省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与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10,21(2):78 - 81.

[2]矢弓.候鸟一族是压力还是商机[J].今日海南,2014,09 (11):19.

[3]高舜礼.对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思考[J].南海学刊,2018,(1):18.

[4]中央部署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文旅融合探索新路.新华网.

猜你喜欢
候鸟旅游业海南
海南书香节 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缅甸预计将于2020年第三季度重启国内旅游业
致命的超速
59国免签游海南
热带宝岛海南
候鸟
“0”与世界末日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