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主要着力点

2018-08-17 13:43王喆
商情 2018年37期
关键词:东北振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王喆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上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形成的增长动力已经衰减,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已经不能适应新常态的要求。东北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新一轮东北振兴机遇与挑战并存,既有“三期叠加”等共性方面的原因,也有产业结构、体制机制等个性方面的原因。多年来,东北地区增速明显放缓主要缘于人员外流、产业失衡、体制僵化、改革滞后、创新不足等。

【关键词】东北振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产业组织结构

一、前言

2016年8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同时国家发改委又进一步出台了《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推进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东北三省应牢牢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实现新一轮东北振兴应深化改革、优化产业、城乡统筹、创新驱动、保护生态、改善民生、营造氛围、扩大开放。重塑东北营商环境、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再造制造业新优势和创新开放合作。科学认识这些问题,对加快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至关重要。同时,应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积极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发展新产业、新结构,努力使新产业、新结构等上升的动力超过传统重化工产业下行的压力,扭转经济下行的颓势,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雄风,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

二、东北现存问题

(一)微观层面

首先,企业发展理念模糊,特别是民营企业还没有完全建立起适应市场、创新发展的理念,在精细化生产、服务等方面投入不足,发展方式粗放。大量存在于第三产业的民营企业,规模小、业态低,这很大程度上会导致“重型”领域的国有经济下行时,名营企业根本撑不起、兜不住。其次,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东北企业主要生产附加值低的“原”字号、“初”字号产品,缺乏有核心技术支撑的、高附加值产品。再者,国有企业改革艰难,前一轮东北振兴解决了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部分问题,但同时又产生了一系列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问题有待解决。

(二)中观层面

首先,东北三省之间缺乏经济结构优势互补以及协同效应,第二产业内部合作没有得到很好发展。其次,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中低端状况长期维持,升级缺乏动力。东北很多传统的优势产业,目前在国内都面临过度竞争状况,第二产业中的传统产业、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的產业仍处于主导地位,内需不足与产能过剩并存,企业自组织能力缺乏,他组织能力低下。再者,东北作为国家的老工业基地“重型”特征十分明显,传统产业改造负担重,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新兴产业比重较小。

(三)区域层面

首先,以房地产及基础设施投资为主要特征的投资潮导致金融风险加大,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比较突出。其次,从资源配置及经济运行调控方式看,东北依靠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边际效果也在明显递减,负面效应逐步显现,同时也遏制了企业的创新活力。再者,东北地区实施的“大水漫灌”式传统需求刺激政策与现实情况不相切合,对在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在需求侧同时发力,有效扩大需求。

三、主要着力点

(一)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

首先,东北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型升级应有机结合起来,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更好地发展国有企业及国有经济。再者,要不断提高民营企业自身素质和实力,推动民营企业在企业信仰、企业理念、研究开发与技术进步,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战略实施过程中做大做强东北民营企业。再者,应积极推进产融结合,振兴实体经济。

(二)调整产业组织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一是需要企业之间的自我整合,通过兼并、重组,即借助于“自组织”力量;二是发挥产业组织政策的“他组织”作用,在市场准入、退出等方面引导企业规避垄断与过度竞争,在产业层面展开有效竞争。实施企业强制退出机制,果断叫停“僵尸企业”。同时,还应以东北区域均衡协调发展为目标,增强东北三省经济协同效应,避免区域间产业结构趋同、产品结构趋同,增强东北优势企业的市场整合能力,优化产业组织结构,解决重复生产、重复建设问题。

(三)人才举措

推动新一轮东北振兴,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基础就是高端人才。东北地区政府应该着力解决高端人才“进不来”,进来了“养不起”、“留不住”的问题。通过增加收入、改善待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形成精尖人才“引进来”、“留得住”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增加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

(四)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东北地区更应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要做到市场有效,又要做到党政有为。一方面,要围绕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和增强市场活力推进相关领域的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另一方面,要围绕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和提高政府效率推进相关领域改革,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抑制腐败现象,完善财税体制、金融监管体制,使“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更好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陈耀.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要思考的几个关键问题[J].经济纵横,2017(01):8-12

[2]周宏春.“东北现象”与振兴之策[J].经济纵横,2017 (01):13-19.

[3]张远鹏.关于“一带一路”与东北全面振兴的思考——基于江苏的经验与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2017(04):67-71.

[4]周民良.以结构性改革推进东北持续振兴的八大关键措施[J].经济纵横,2017(08):45-49.

[5]谢地.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若干认识问题[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7(06):79-81.

猜你喜欢
东北振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新一轮东北振兴形势下哈尔滨市食品工业发展的思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海尔的影响
学习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淮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十三五”规划
“东北振兴”区域政策经济效益评价
东北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可行性分析
全国新一轮东北振兴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