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迷因的探讨

2018-08-17 13:43杨晓萌
商情 2018年37期

杨晓萌

【摘要】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迷因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中,它的产生和发展对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有着影响,同时会影响大众的消费等各种经济行为。本文对迷因的来源,发展过程及如何利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迷因 网络迷因 社会传播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一些新词汇、形象、概念等一出现就会在网络上迅速传播,一传十,十传百。比如“陈独秀同学请你坐下”,“元芳你怎么看?”等,这些词汇活句子对我们来说或是从一个完全陌生的概念,到初步了解,再到完全了解并把它们运用到生活中;或是以前知道的内容重新将新的意义赋予给它,这个过程经历的时间非常短,类似于一个人爆红。这种现象,其实是一种“迷因”,而正是由这种现象,引发了对网络迷因的研究。

二、迷因的来源

“迷因”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自私的基因》这本书里,是英国牛津大学的道金斯所作。在那本书里,道金斯以三个一般过程描述了生物演化的基本原理:在信息反复复制的过程中,要是发生变异,而且只有某些变异受青睐,而不是其它的变异,演化必然发生。这个循环重复许多次之后,存活的复本族群会逐渐获得新的性质,那些性质让它们更能在制造复本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个过程没有操控者,却能从混沌中创造式样。道金斯将受到复制的信息称为复制子(replicator),并指出大家最熟悉的复制子是基因。他强调,任何复制子都能导致演化,因此他发明了迷因的点子,以它当例子。迷因在人与人之间复制,结果并不完美,就像父母的基因复制给子女,有时并不正确。如听来的故事添枝加叶、忘记一首歌里的一个字、改造旧技术、以老点子发明新理论。这些变异,有的会有人继续复制下去,其它的就失传了。因此,迷因是真正的复制子,拥有酿成新的达尔文演化过程的三个性质:复制、变异、天择。

三、迷因传播包含的大众心理

与其他的群体行为相同的是,迷因现象也包含从众心理的内容。从众(conformity)是指个人的观念和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而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倾向(Asch,1951)。当迷因产生并传播时,人们看到别人已经接受了这种事物,就会不由自主产生想要了解新事物的冲动,总要做到“和别人一样”,以此来获得心理的满足。这种行为其实是非理性的,是人们产生的一种竞争的冲动,而正是这种非理性的行为,使得迷因传播迅速。同时,迷因传播还受求异心理的影响。人们追求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想要追求个性,而迷因作为一种新兴起的事物,正有这种特性。当迷因产生的时候,人们受到这两种心理的趋势,便会想要了解它,这就促使了迷因的传播。

四、“青睐”——由大众心理创造出经济财富

迷因为什么会传播?在迷因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它其实是一种最受青睐的变异,人们喜欢它,认为它有趣,有某些方面的价值(比如心理的享受,物质的满足),于是将其传播给下一个人,而如果下一个人也有这种心理,那么这种新事物将会快速的传播,从而被人们广泛认可。比如“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封辞职信被人们所模仿,不断造句。这就是因为人们认为它是一封有情怀的辞职信,与当今忙碌的世界有所不同,唤起了人们内心希望“任性一点”的想法,受到了无数人的追捧。这其实就是道金斯所说“信息复制过程中受人们青睐的变异”,在人们从前拥有的“要认真努力工作”的想法中,出现了“想去看看世界”的新观点,这种观点是人们所青睐的,是人们少有的,因此传播迅速,并被人们所模仿。

这种“青睐”是人们的一种心理,而在经济学中,产品的出售、经济的发展等正是可以利用人们这种心理来创造财富的。

对迷因的利用又可以通过利用传播源、传播者这两个途径对迷因进行控制。

(一)传播源

如果商家想要获得经济利益,那么便自己可以创造出新的“变异”。比如说创造一种与众不同的商品吸引入们的目光,就激发了人们想要获得这种“变异”的商品的渴望。人们的求异心理促使他们产生了对这种商品的需求。这时,如果一个人获得了这种商品,并且这种商品获得了青睐,人便会想办法去炫耀他,以此获得心理满足。而这种迷因就会通过各种途径传播,被更多的人所知道,这就激发了人们的从众心理,使得自己想要获得和别人一样的满足,这样,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购买这种商品。

(二)传播者

当商家想要让更多的人购买自己商品的时候,就要利用好传播者了。而最方便的途径就是通过网络传播。比如可以利用最近比较火的网络直播。让一些名人、红人用这种商品,从而产生一种效应,使得人们更加相信并喜爱这种产品,产生出想要模仿红人的想法,这就使得商品更加容易出售了。或者通过制造吸引注意力,与众不同的广告等形式传播。

五、迷因的消退

许多新事物的发展总是经历一个产生到兴起再到衰退的过程,迷因也会有这个阶段。当一些事物流行很久后,会逐渐被人们所淡忘,或是被新的迷因所取代。又或者是一個事物足够流行而丧失了它作为一个“变异”的价值。当网络流行词被大部分人所知道、所使用,人们就会逐渐丧失使用它的这种热情,也就是丧失了新鲜感,旧的迷因被抛弃而把热情转向新产生的迷因。正如达尔文演化过程的三个性质中的天择,当这种迷因流行的时候,就是它被选择的时候;当它不流行了,也就被淘汰了。在经济学中,对迷因的利用应该控制在产生之前或发展时期,而在被淘汰时再利用,就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了。

参考文献:

[1]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信出版社,2012.

[2]张亮.互联网迷因传播的实证分析——以57个网络流行语为例.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