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夷陵区2018年茶树冻害调查报告

2018-08-20 03:50肖秀丹宋必军覃元胜黄延政汤星屈家新
中国茶叶加工 2018年2期
关键词:夷陵区树势海拔

肖秀丹 , 宋必军 , 覃元胜 , 黄延政 *, 汤星 , 屈家新

(1.湖北宜昌市夷陵区特产技术推广中心,湖北宜昌 443100;2.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宜昌综合试验站,湖北宜昌 443100;3.湖北宜昌市夷陵区邓村乡农技中心,湖北宜昌 443100;4.湖北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农技中心,湖北宜昌 443100)

2018年1月~2月,宜昌市夷陵区出现了自2008年以来又一次较为少见的低温冰雪霜冻天气,对茶树生长极为不利,导致春茶开园普遍延迟。为了及时了解夷陵区茶园受冻情况,积极为茶农提供灾后生产恢复措施,对夷陵区茶叶主产乡镇邓村乡、太平溪镇、下堡坪乡、雾渡河镇、樟村坪镇等地茶树受冻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2018年夷陵区茶树冻害情况总结如下。

1 气候温度特点

自2018年1月以来,宜昌市夷陵区出现较长时间的雨雪霜冻天气。1月3日~5日出现第一次雨雪天气,1月25日出现第二次降雪,与第一次雨雪过程相比,此次过程降雪范围更广、积雪更深、冰冻持续时间更长。据夷陵区气象资料统计分析,2018年1月日平均气温低于0℃的最长持续天数为6天,累计天数9天,日最低气温低于0℃的最长持续天数为7天,累计天数17天;2月1日~10日,日最低气温低于0℃的最长持续天数为4天,累计天数6天。1月茶叶主产区高山区(海拔1200米)最低气温达到-12℃,低山区(海拔200米)最低气温达到-5℃,2月上旬茶叶主产区高山区(海拔1200米)最低气温达到-9℃,低山区(海拔200米)最低气温达到-4℃。数据来源于夷陵区气象局,见表1。

表1 宜昌市夷陵区地表气象观测记录月简表Table 1 Monthly summary of surfac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records in Yiling District of Yichang

2 冻害现状及原因分析

夷陵区现有茶园面积14867公顷,其中采摘面积12333公顷,未投产面积2533公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全区9个产茶乡镇茶叶受灾面积为2987公顷,占总面积的20.0%左右,根据茶叶冻害症状的轻重分级标准[1](见表2),其中2级冻害1827公顷,占冻害总面积的61.2%左右;3级冻害1013公顷,占冻害总面积的33.9%左右;4级冻害140公顷,占冻害总面积的4.7%左右;5级冻害约7公顷,占冻害总面积的0.2%,见表3。

表2 茶树冻害害情分级标准Table 2 Criteria for classification of tea trees freezing injury

表3 夷陵区茶园冻害情况统计Table 3 Statistics of tea gardens freezing injury in Yiling

不同海拔、坡向、地形、土壤类型、树龄、树势、施肥方法与品种的茶园在抗寒、抗冻方面表现差异明显。通过田间观察、走访,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2.1 海拔高度与冻害

从海拔分析,在其他条件基本一致情况下,海拔越高冻害越严重。海拔800米以上的茶园受冻较严重,冻害表现为四、五级,海拔800米以下的茶园冻害较轻,表现为二、三级冻害。邓村乡大水田村、中包山村等海拔800米以上的茶园受冻比例达到40%以上,红桂香、古城坪等低山村受冻比例在30%左右;雾渡河镇海拔850米以上的茶园开始有冻害,海拔850米以下的茶园基本没有受冻。

2.2 坡向与冻害

在海拔大体相同的情形下,从坡向分析,特别是高山,迎风阳坡的受冻程度比背风阴坡要严重。阳坡茶园在温度稍高积雪开始融化时又遭遇低温冻害,反而使茶叶受害严重,而阴坡茶园有积雪的保护反而受害轻。如太平溪的古村坪、长岭、黄家冲、林家溪、美人沱村,邓村乡的竹林湾分水岭茶场等海拔高、迎风向阳的坡地冻害发生程度均比阴坡更为严重。太平溪同处海拔800米的古村坪村茅垭的阳坡受冻比阴坡要严重,阳坡受冻程度四级占10%左右,受冻程度三级占30%左右,而阴坡茶树受冻程度四级只占5%左右,受冻程度三级占20%左右。竹林湾村分水岭茶场,阳坡受冻级别二、三级,占比60%,阴坡受冻一、二级,占比40%。

2018年1月初第一次降雪,虽然茶园遭积雪掩埋时间长达近10天,但此时积雪对茶蓬的遮盖有一定避风作用,随后化雪期间天气晴好,茶蓬表面积雪在短时间迅速融化,对茶树没有产生明显冻害。一月底第二次降雪后,2月上旬气温猛升到15℃左右,气温大幅回升但地温回升缓慢,茶树根系吸收水分速度和茶树叶片水分蒸发速度严重失衡,造成叶片短时间大量脱水,加之第一次降雪低温的轻微伤害,导致茶蓬发生大面积枯红。这种雪灾后突遇高温无雨天气造成叶片短时间严重脱水形成的冻害,阳坡冻害明显比阴坡严重。

2.3 地形与冻害

从地形分析,平地茶园比坡地茶园冻害轻,槽田茶园比岗地茶园受冻轻。槽田茶园,处于坡地两纵向岭之间的凹槽内,土层深厚肥沃,水分充足,茶树长势旺盛,山顶和凹槽两边山岭有森林形成天然保护屏障,茶树不易遭遇冷风侵袭,温度比较稳定;岗地茶园,位于横向岭或纵向岭的山脊上,土层浅,土质差,茶树生长不良,同时,山脊昼夜温差大,易遭到冷风侵袭;坡地散蔸茶园,为零星分散茶园,茶树立地条件差,管理粗放,长势较差,易受冻。如古村坪村茅垭公路以下的岗地茶园受冻害较重,茶树受冻程度二级占23%,三级占12%,而地处茅垭公路以上的槽田茶园反而受冻轻,冻害程度二级占17%,三级只有8%。茶园地下水位与冻害有关,地下水位高、树势比较衰弱的冻害严重。田间渍水的低洼地茶园受冻比不渍水的塝田受害重,田间渍水的茶园在遇到低温雨雪天气时,雨水容易结冰导致茶树根部受冻,造成更严重的冻害。

2.4 茶树品种与冻害

从茶树品种看,本地小叶种比大叶种受冻轻;本地大叶种、宜红早、平湖早比从外地引进的品种抗寒抗冻的能力稍强,受冻程度稍轻;实生茶园比无性系茶园受冻要轻;成龄茶园比新栽植幼苗受冻轻。邓村引进的福鼎大白、福云6号、白毫早等外地品种比本地品种受冻严重,全乡外地品种约有800公顷,有受冻表现的超过400公顷,受冻比率50%以上,本地大叶种受冻比率不到30%。2017年新栽植中茶108幼苗受冻严重,受冻程度轻重不一,但有受冻表现的达到60%以上。

2.5 土壤类型与冻害

从土壤类型看,壤土茶园(棕壤、黄棕壤)比砂土茶园受冻程度轻。如太平溪镇龙潭坪村的砂土茶园受冻程度比槽田壤土茶园严重,一方面壤土保水、保肥能力强,茶树生长势强,另一方面壤土升温慢,降温慢,土温较稳定,所以受冻程度较轻。

2.6 田管与冻害

从茶园的管理情况看,管理水平高树势生长强壮的茶园冻害轻。早施基肥的茶园(10月左右)比晚施肥的茶园(12月底)受冻情况要好,施肥早的茶园在冻害来临前增强了树势和抵抗能力;施基肥时深翻增施有机肥的比撒施尿素的受冻轻,深翻疏松土壤,有利于涵养水分,提高地温,使土温较稳定,减轻茶园受冻。

3 冻后生产恢复措施

3.1 适度修剪

(1)年前秋冬季茶蓬已经进行轻修剪、茶蓬表面枯红面积比例达到70%以上的茶园应尽快对茶蓬进行深修剪,修剪程度为枯叶层以下3厘米,如邓村乡大水田村、中包山村的茶园。茶蓬表面枯红面积比例达到40%~70%的茶园,只针对局部枯红少部分采面进行挑剪,保留正常的采面采摘春茶,尽量减少春茶损失,待春茶结束后,5月上旬视局部修剪采面的恢复情况确定是否采取深修剪措施,如樟村坪镇桃坪河村、秦家坪村茶园。茶蓬表面枯红面积比例在40%以下的茶园,不采取任何修剪措施,可以通过多次施肥尽快恢复树势,如邓村乡小鱼村的曹家湾、邓村坪村寨子山的茶园。(2)年前秋冬季没有进行轻修剪的茶园,立即对茶蓬表面进行轻修剪,剪平采摘面,修剪程度为受冻的枯红夏秋稍3~5厘米,如下堡坪乡蛟龙寺村。

3.2 肥水管理

(1)重施基肥。对于秋冬季已经施用基肥的茶园,再按375~450千克/公顷的标准撒施尿素,如下堡坪乡蛟龙寺村、雾渡河镇交战垭村、黄花乡牛坪村的茶园,应迅速增施375千克/公顷尿素壮树肥。没有施秋冬基肥的茶园按1500千克/公顷有机肥加上750千克/公顷茶叶专用肥开沟深施到茶树滴水沟一线并回土覆盖。(2)叶面喷肥。可用九二零、磷酸二氢钾、全保丰等商品叶面肥对茶蓬进行喷施,通过喷施叶面肥补充树体养分,促进树势尽快还阳,为保证效果,在茶叶开园前10天可以再补喷一次。(3)排水。对于受灾后有积水茶园,应及时开沟排水。

3.3 复壮树冠

受冻茶树经过修剪后,应适当留养,以复壮树冠[2]。对严重枯萎、深(重)修剪的茶园,应留养春梢,夏茶打顶采;轻度修剪茶园,春茶前期正常采摘,后期留叶采。

3.4 补植缺丛

对幼年茶树和部分衰老茶树,可能出现地上、地下部同时死亡现象,视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冻死率低于20%则采取补缺补差;达到20%~50%,采取移植归并,补植缺行;超过60%则重新栽种。

4 茶园冻害的思考和建议

4.1 选择良种

选用抗寒良种是解决茶树受冻的根本途径[3]。对于新建茶园,要合理规划布局,根据具体的海拔高度和地理位置选择抗寒性好的优良品种,注重引进品种与本地品种的合理搭配。品种选择上,建议低山茶区选择巴渝特早和宜红早;半高山和高山茶区选择福鼎大白品种;低山河谷早市茶区选择靖江1号。

4.2 建立防护林

营造防护林带可以有效阻挡寒流袭击并扩大背风面,改善茶园小气候,是茶园永久性保护措施[4]。一般说来,防护林的有效防风范围为林木高度的15~20倍,因此,应尽可能在茶园周围建立防护林。如三斗坪镇黄牛岩村的部分茶园和仙鹤观茶厂因建有防护林,冻害程度减轻。同时,防护林可以有效改良生态环境条件、增加茶叶产量、提高茶叶品质。

4.3 加强肥培管理

强化茶树树势,增强树体对低温寒冷的抵抗力是茶树防冻的关键所在。在秋冬季应重施基肥,早施基肥,并合理深耕,以提高肥效和地温,利于茶树越冬。

4.4 重视茶园覆盖

覆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减轻低温冻害的措施[5]。容易受冻的茶区在低温雨雪天气来临前,用稻草、杂草或农膜进行蓬面覆盖,能保护茶树抵御严寒。在樟村坪镇桃坪河村、下堡坪乡蛟龙寺村、三斗坪镇仙鹤观茶厂开展的茶园稻草覆盖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稻草或杂草对茶树蓬面进行覆盖能有效减轻冻害发生,但是开春温度上升后覆盖物必须适时掀开。

4.5 间作和雍土

对于幼龄茶园,应合理间种高杆作物,如玉米,冬季作物秸秆不收获,从而起到防风御寒作用,减轻冻寒。一至二年生的幼龄茶树在低温雨雪天气来临之前,将小苗压株雍土掩埋,可免受冻害侵扰,开春后及时扒土扶苗。

猜你喜欢
夷陵区树势海拔
我国在珠穆朗玛峰架设世界最高海拔气象站
高海拔的甘南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在石榴上的应用效果
南美三大高海拔球场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柑橘销售超八成
浮梁县不同地形杨梅园树势与产量情况研究
宜昌夷陵区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
宜昌市夷陵区教育局举办第二届教师素质展示活动
我为群众办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