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乐观生命视角下学习习惯与高效课堂初探

2018-08-20 11:19韩为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21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高中生

韩为

〔摘要〕采用“中学生学习习惯调查问卷”和“心理资本问卷”对高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学生在阳光乐观自信心态的引领下,学习习惯、心理资本与高效课堂的关系。结果显示:此种心态下,学习认知、课前准备、课堂学习以及学习卫生等四种学习习惯总体发展较好;能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最佳学习策略,提高课堂效率,形成乐观积极的心态,此种心态有助于提升课堂效率,优化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持久的内在心理动力。

〔关键词〕积极心理资本;学习习惯;高中生;课堂生命力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1-0012-03

一、引言

威廉·詹姆斯[1]在其著作《心理学原理》第四章对“习惯”的概念界定如下:“有机体形成的新的、类似本能的行为模式,是重复活动的结果。”研究者把习惯分为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和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的一种个体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参照冯海英[2]的《对高中生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分析》一文对学习习惯的分类,本文略作调整,把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分成以下四类: (l)学习认知习惯。对课堂学习的主观认知,以及由此对学习的影响。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都是在自我监控下完成的, 包括主动制定、执行学习计划、对兴趣爱好的调控、对学习的自我测试、对学习方法的反省和对情绪的良性监控等。(2)积极主动的课前准备习惯,即学生在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包括知识、学习物品、心理等方面的准备。(3) 课堂学习习惯是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 包括注意、记忆、语言、思维、意志力、问题解决等方面的情况。(4) 学习卫生习惯,例如用脑卫生、用眼卫生、参加育锻炼和课外活动的情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最佳学习策略,提高课堂效率。

美国组织心理学家Luthans于2004年提出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 Appreciation)的概念: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包括自我效能感(自信)、希望、乐观、韧性四个维度[3]。自我效能感(efficacy),即有信心呈现和投入必要的努力完成挑战性工作;希望(hope),即为了成功向着预定的目标坚忍不拔地前进;乐观(optimism),即把积极的事件归因于内部、持久、普遍深入的原因;韧性 (resilience),当面临困难和危机时,持续保持韧劲,从中迅速恢复,甚至摆脱困难走向成功。心理资本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核心心理要素,是促进学生阳光乐观积极心态形成和课堂效率提升的心理资源,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正向的心理能量。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被试均来自S中学,采用分层抽样。从2013年8月26日~9月30日随机选择新入学14个班的430名学生进行前测,2014年、2015年和2016年的6月26~30日分别对该样本进行测试,并随机选择了1、7、9、12、14班进行跟踪调查研究,最后分别统计汇总。

(二)测量工具

采用张阔等[4]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简称PPQ),该问卷有4个分量表,共计26道题目。从中选择12个项目,自我效能感(自信)、希望、乐观、韧性四个维度各三个项目,采用李克特的5点量表计分,得分越高,心理资本的积极倾向越高。采用自陈的形式,让被试在7级量表上对自己的课堂学习效率进行评定,等级越高,课堂效率越高。

自编“中学生学习习惯调查问卷”,借鉴互联网上的“中学生学习习惯调查问卷”稍作修改。有4个分量表,分别是学习认知、课前准备、课堂学习以及学习卫生等四种学习习惯,共计28道题目。采用4点量表计分,得分越高,表明学习习惯养成越好。

(三)测验步骤

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同时完成自编“中学生学习习惯调查问卷”和“积极心理资本问卷”。施测前,主试认真详细地向被试说明此次调查的目的和测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朗读指导语。测试不受时间限制,当堂收发并对问卷填写的完整性和认真程度进行核对,剔除错误漏洞较多的11份和填写不认真的29份不合格问卷,最后得到有效问卷390份。

(四)数据分析

将被试作答情况录入EXCEL、SPSS数据库中,使用EXCEL、SPSS17.0對数据进行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高中生学习习惯调查问卷分量表分析

经过分析,拥有积极的学习认知、主动课前准备、自觉进行课堂学习以及学习卫生等四种学习习惯与被试课堂效率的相关分别是0.28、0.26、0.25和0.22,均达到显著水平。

在390名被试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以及积极乐观阳光的心态总得分中,高年级高于低年级, 男生低于女生, 其差异不显著。结果如表1所示。

为了检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课堂学习效率的影响, 本研究以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和政治六门功课的平均成绩大于70分为有效、小于60分为无效,分组t检验结果表明: 有效组与无效组在课前、课堂和学习卫生习惯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有效组在课前、学习卫生习惯和课堂习惯方面明显好于无效组。从两组平均数得分的比较看: 有效组在自觉作课前准备,课堂、课后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得分均高于无效组,结果如表2所示。

学习认知即对课堂学习的主观认知。消极知识认知:约40%左右的被试认为自己的学业基础太弱,脑子笨,学不会,初中的老师讲得不好,高中的老师讲得也不好,高中伊始就听不懂。近三成的被试反映数学太难,内容太多。高一年级35%的学生表示自己是英语的绝缘体,23%的学生“痛恨”化学老师,32%的学生坦言对物理不“感冒”。消极心理认知:有6%左右的学生是迫于家长的压力无奈入学,加上个别教师在教学中较少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致使教学方法、形式、内容远离学生的实际兴趣、需要,使学生厌学,学习信心严重不足,自我效能感低下,课堂效率低下。以上情况在高二和高三得到明显改善,越来越多的学生的学习认知都在向积极乐观的方向转变。

课前准备。上课之初,有四成左右的高一学生、超过30%的高二学生以及约27%的高三学生没有从物品摆放、知识、心理方面做好上课准备。有4%~7%学生的注意力停留在课间,从而在课前2分钟的预备时间里,情绪过于亢奋。随着年级的增长,课前自觉准备程度是依次增强的。由于课前准备工作做得不充分,在课上有5%左右的学生向他人借书本资料和学具,使教室不安静,还有约4.5%的学生以之为借口交头接耳,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一般都是第一排、两边靠墙、前后门口、最后两排相对远离教师视线范围的学生较容易出现上述现象。从整体来说,随着年级的增长,课堂学习效率是递增的,实验班远远好于平行班。

(二)高中生积极心理资本的调查结果

系列调查显示,该校被试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上得分均值为4.11,标准差为0.56,在自我效能感(自信)、希望、乐观、韧性四个维度的得分均值分别是3.65、3.29、3.15、3.79,标准差分别是1.01、0.76、0.73、0.70,依据李克特5点量表计分,表明该样本的心理资本总体上呈积极正面。相关分析发现,该样本心理资本与其课堂效率存在正相关(r=0.167)。但是参数估计显示,从心理资本直接指向课堂效率的路径系数不显著(r=-0.009),而学习习惯的路径系数和因子负荷均显著,由此得出,心理资本对课堂效率的作用是通过学习习惯形成的。高中生的心理资本对学习习惯有着关键性的作用(r=0.83),其中自我效能感、乐观和希望与课堂效率的相关是0.17、0.24、0.27,韧性与课堂效率的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对高中生学习习惯调查问卷分量表的分析比较发现,两者之间有紧密联系,学习习惯良好的被试的心理资本更正面;具有正面心理资本的被试,其学习习惯也比较好。

四、原因与结论

该校的课堂教学没有达到高效水平,甚至有个别课堂是无效的,原因如下:相关被试对学习的认知消极,如没搞清楚自己到底为何而学习;没有做好课前准备,没有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被充分挖掘和调动起来。

结论:具有强烈的自我效能感,对未来充满希望,有坚毅的积极心理素养对于改善学习習惯、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很重要。

注:本文获第七届“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

参考文献

[1]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冯海英.对高中生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分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14-117.

[3] 温磊,七十三,张玉柱.心理资本问卷的初步修订[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2):148-150.

[4] 张阔,付立菲,王敬欣.心理资本、学习策略与大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J]. 心理学探新,2011,31(1):47-53.

(作者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八一中学,巴音郭楞州,841100)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高中生
第十九届“新作文杯”高中生放胆作文征集活动获奖名单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助你高考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