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适合我国高中学生的学职群体系

2018-08-20 11:19刘欣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21期
关键词:生涯教育

刘欣

〔摘要〕调查发现,高中生对于能够系统全面地了解大学专业有着迫切的需求,然而从来没有一份工具能帮助他们达成此诉求。本文通过对我国大学专业分类、职业种类分类的研究,结合高中生认知水平,构建了适合我国高中学生的学职群体系。实践研究表明,该体系对高中生了解职业世界、明晰大学专业、了解职业与专业、专业与高中学科的关系、促进高考+3合理选科都是一份有用而有益的工具。

〔关键词〕学职群;生涯教育;高考选科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1-0018-08

一、创建学职群体系的意义

根据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目前我国大学共设有13个学科(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61个大学专业类,506个大学专业。然而,科学的专业划分对于众多缺乏社会经验、大学专业了解的高中生而言乃是一头雾水。每年,都会普遍性地存在着高三学生拿着厚厚的一本“大学专业招生目录”在那里叹息的情况:“啊?这个专业是学什么的?出来做什么?”正是由于我国高中生普遍缺乏对职业世界和大学专业的系统性的了解,从而导致在进行大学专业填报的生涯抉择时,频繁出现误读误判的情况。

高中生对于大学专业的选择,其实也就是对于未来职业方向的选择。可是,如果对职业世界、专业区分等内容都缺乏较为基本的认识,怎么可能让高中生普遍做出较为恰当的人生定位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生涯教育领域产生了“学职群”的概念。“学职群”,即是通过对大学专业进行研究,根据学习内容、培养能力、对应中学科目、毕业生就业领域等方面的关联与共性,将中学的学业、大学的专业以及未来毕业后的就业衔接起来而建立的科学体系[1]。 当高中学生因为其有限的社会经验、人生经历和有限的时间而无法对浩瀚的职业海洋进行详细的了解的时候,学职群体系能够帮助他们做出基本的大学专业方向性判断。然而,纵览我国生涯教育的相关书籍与论文,并未找到较为详细、全面的适合我国大学专业分类及我国高中生认知水平的学职群分类。为此,构建适合我国高中生认知水平、切合我国大学专业分类的学职群体系势在必行。

二、学职群体系的构建

(一)设计理念

针对高中生普遍存在看不懂大学专业目录的情况,笔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原因如下:(1)专业目录中没有对这个专业的基本介绍,学生们不知道这个专业到底是学什么的;仅根据专业名称,有不少高中生会出现误读误判的情况。(2)专业目录中缺乏该专业与职业关联的介绍,学生不清楚学了这个专业,未来可以从事的职业范围。(3)隨着社会的迅猛发展,新兴学科、新兴职业层出不穷,某个专业未来有哪些衍生的可能、新的发展方向,学生们不清楚;某个新职业领域的出现又需要在大学里学习哪些相关专业,也没有概念。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对我国大学专业与职业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并结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最终将学职群体系划分为十大领域(见表1)。在对每个领域的介绍中,均涵盖了“学业门类”“专业概念与细分”“学科衍生”“职业可能”四个维度,以帮助学生清晰地了解职业世界的全貌、大学专业的通识性概念以及职业与大学专业之间的关系。

(二)学职群体系详述(详见表2~表11)

三、学职群体系的应用及效果

(一)研究背景

为了研究如何在高中生涯教育中合理有效地使用该学职群体系以及该体系的应用实际效果,笔者选取了上海市某普通高中高一年级的学生进行实验。实验时,这批学生已完成高一年级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即将迈入高二年级的学习。此时的他们,已经接受过+3学科选科的一些基本指导;在高一学年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上,他们已经接受了生涯启蒙的教育,包括认识自我、价值观澄清、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及分析、我的职业规划等。

在开始“学职群体系”教学前,笔者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学生不清楚中国大学的学科门类和专业种类概貌;19.44%的学生认为大学专业学习是全新的开始,与高中学习相关度不高; 80.56%的学生虽然认为大学专业学习对高中某些学科是有学习基础与能力的要求的,但具体有哪些学科要求不清楚;由于已经进行过生涯启蒙的教育,有13.89%的学生表示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定位非常明晰,所以他们对自己的大学专业方向也比较明晰;其他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大学专业都或有几个大致但无法确定的方向,或是完全没考虑好。在这样的背景下,44.45%的学生已经全部确定了自己的三门选科,52.78%的学生确定了两门选科,有2.78%的学生表示自己完全无法确定。

调查还显示,100%的学生表示有必要提前了解大学专业;50%的学生认为在高一年级就应该较为系统地了解大学专业体系;47.22%的学生认为需要从高二年级开始了解;2.78%的学生认为需要在高三年级了解大学专业。89%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过“学职群”这个概念;11%的学生表示听说过这个概念,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二)实施过程

实施过程中,需要确保每位学生手上有一份“学职群体系”。教师先大致介绍一下“学职群”的概念、学习“学职群体系”对高中生的意义。然后,概括性地介绍一下学职群十大领域以及这十大领域的主要社会功能是什么。介绍完毕,即进入学生的自主阅读阶段。教师可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支彩笔,学生可以从专业细分出发,圈出他们最感兴趣的十个专业;再从这个专业出发,圈出他们感兴趣的职业可能。或者从职业种类出发,圈出感兴趣的职业类型;再从这个职业类型倒推,圈出愿意学习的专业类别。学生完成这一步骤后,教师可请学生上台分享他的兴趣专业和兴趣职业,看看主要落在了哪一领域,并与学生探讨他感兴趣的这个专业或职业与高中学科之间的关系。课后,可以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对于自己最感兴趣的三五个方向,查找有哪些大学开设相关专业,并且对于+3学科有哪些选科要求。在后续课程中,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三)实施成效

课后,笔者实施了学习反馈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2。

四、总结与反思

通过上述实践研究,可以发现:首先,高中生对于能够系统全面地了解大学专业有着迫切的需求,但是苦于从来没有一份工具能帮助他们达成此诉求。其次,高中生们普遍希望能尽早了解大学专业,而不想把这件决定人生方向的大事放到填志愿前的最后一刻。虽然在进行该学职群体系教学前,绝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初步定下了自己的+3学科(三门或两门),但在学习了学职群体系后,他们意识到还需要做更全面理性的思考。通过课后调查,我们发现,学生们是普遍认同该学职群体系的价值的。他们认为,该体系可以帮助他们较系统地认识职业世界和大学专业的概貌;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职业与大学专业、大学专业与高中学科的对应关系;能够促进他们在+3学科的选择上进行多角度的理性思考;这是一份有用的工具。有学生当堂表示,我要把这份材料带回家,和父母再商讨一下。

必须指出的是,虽然笔者在构建该学职群体系时,力求做到涵盖专业、职业类别的完整性、全面性。然而,对于如此浩瀚的职业海洋和大学专业群,难免挂一漏万。笔者希望通过本文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构建适合我国高中学生学职群体系的队伍中来,创建一个真正有利于、有益于我国高中学生生涯发展和生涯抉择的实用性工具。

参考文献

[1]钱静峰.是时候聊聊生涯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上海市文来中学,上海,200000)

猜你喜欢
生涯教育
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生涯教育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韩国《第二次生涯教育五年基本计划》述评
海岛初中生涯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实践
中学生生涯教育初探
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的案例分析
强机制 重课堂 多践行
且行且思考
高一学生生涯成熟现状调查及其对生涯教育的启发
学生情绪智力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生涯中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