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式切片管理模式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18-08-21 01:50吴敏石蕾胡天寒
关键词:清点值日学时

吴敏,石蕾,胡天寒

(1皖南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2皖南医学院医学信息学院,芜湖 241002)

显微镜观察是医学形态学实验课最常用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之一,常在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解剖学等医学形态学课程的实验课程中使用,虽然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多高校已经尝试建立了基于网络的数字切片教学平台并投以使用[1-3],我校亦在这方面早有探索和应用[3,4],丰富了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但显微镜直接观察组织切片做为传统的医学教学方式仍是组织学实习的重要方式,因为医学实验课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显微镜的使用也是培养和考察的重要内容。

显微镜和组织切片是形态学实验课最常使用的教学教具,其中显微镜体积较大,使用位置较固定,相对比较容易保管不容易损坏或丢失,只需做定期的检查、维护和保养即可,而组织切片由于体积小、易碎,在使用过程中又经常拿取、传递增加了破损几率,且玻璃切片一旦打破,大多数情况无法修复,自高校扩招后此现象越凸显严重,以我校近三年来为例,每年遗失打碎造成损耗的切片约500张,以每张切片市场价格20元计,仅因此项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在万元左右。且有些形态特征较为典型的教学切片一旦打碎即不可修复,此项损失不能用经济上的价格去衡量。

1 我校目前实验切片管理模式

为减少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人为因素造成的教学切片损耗,我们首先尝试学习兄弟院校切片管理经验[5-8],按如下模式进行管理:每节课将需要观察的教学切片如图1所示分装在两个100片装的木质切片盒内,上课时安排两位值日同学发放,课后再由值日的同学收回,理想的收发切片模式是值日的同学收回切片的时候将每种切片分类放好,这样便于清点每种切片的数量是否缺失,亦方便下个班级值日同学有条理的发放切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多问题。

1.1 收发和清点环节难以控制

因为课间时间有限,值日的同学匆忙将切片按图2下侧格内所示按份放在一起,如本次实验课观察五张教学切片,值日的同学按5片一份错开放置的方式予以收回,虽然值日生在收回切片时注意到把每份切片按错开摆列,但在拿取切片盒时稍有移动则十几份至几十份切片就往往如图2上侧格内所示大部分弄混,结果是既无法及时清点切片损耗,还会给下一个班级值日同学发放切片带来极大的麻烦。

图1 旧模式实验准备Fig. 1 The old slice preparation before experiment

图2 旧模式实验结束后Fig. 2 The old slice management after experiment

1.2 切片资源紧张

因为不同专业授课进程的不同会造成切片资源的紧张,例如某实验室一二节课为预防专业的同学上实验课,实验内容为骨骼肌、心肌、平滑肌、骨磨片和透明软骨五张切片,三四节课为护理专业的同学上实验课,实验内容为骨磨片、透明软骨、脊髓、有髓神经纤维和运动终板,其中骨磨片和透明软骨两张切片存在两个专业的同学同一时段共同使用的问题,显然不可能在短短的一二节课和三四节课课间20分钟内重新分装准备,且四五节课可能又是预防或者其他专业班级的同学上实验课,只能是为预防专业的同学准备一套切片,再给护理专业的同学再准备一套,存在交叉使用的切片则需求量增加一倍,若有3个以上不同的授课进程则有些切片需求量还可能进一步增加。

2 改进的实验切片管理模式

为解决上述问题,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授课教师多次讨论,课后亦与同学虚心交流,师生们较共同的认识是切片的损耗主要是同学们在使用过程中责任心不足,随意摆放导致打碎或者夹在课本中带走造成,我们亦尝试建立损坏赔偿制度增加同学们的责任心,促使同学们在使用切片的过程中爱惜和保护切片,但收效甚微,由于课间时间紧张而值日的同学上交的切片又较混乱实际无法清点切片的损耗,去年一年实验室登记在册的丢失切片仅20余张,而实际损失的切片则在500张左右,利用赔偿制度来达到减少切片的损坏和丢失的目的几近破产,在多番思考下本学期我们在部分班级内试采用以下模式进行教学切片的管理,效果较好。

这种切片管理模式即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实验准备的切片放置在两个切片盒内,而采取将每种切片如图3所示分装在独立的25片或50片装切片盒内,每个值日的同学也不再管理所有种类的切片而是只管理其中一种。这种切片管理模式具有如下优点。

2.1 值日生责任分散给予收发切片时间上的保证

原本两个值日生收回切片的工作方式变成每种切片一个值日生的工作方式,大大节约了值日生收回切片的时间,试运行班级值日的同学均在上课结束后5分钟内收回所有切片,值日的同学不再因担心后续课程迟到而紧张,亦为授课教师清点切片数量留下充分的时间。

2.2 教学切片按种类分散管理明晰责任

收回的切片按种类分放在每个盒子里,数目一目了然,授课教师可快速清点出哪种切片数量与课前发放数量不一致,便于及时发现切片破碎和缺失,而这正是先前切片管理环节中切片损耗数目不确定亦无法追责的关键因素。

2.3 切片的使用不再冲突从而保障高度自由化的课时进度选择

原本因不同专业授课进程不同造成的教学切片使用冲突自然消失,如上预防专业和护理专业共观察10张教学切片,其中两种冲突,现在只需要按种类准备8种切片分放在8个切片盒内,各个专业的同学上课时按种类拿取,即便有更多授课进程不同的专业同时上课也不会发生教学切片资源紧张的问题。教师还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本节课所要观察的切片,过去因为放假、运动会或者班级间理论课进程不同等原因造成班级之间的实验课进程无法同步造成的切片准备困难不复存在,每个班级的授课教师可以任选一种或者几种切片作为本节实验课的观察内容不会与其他班级产生冲突。

图3 新管理模式实验准备及课后Fig. 3 The new slide management before and after experimental teaching

2.4 进一步提高切片使用效率

有些切片如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透明软骨、气管事实上为取材于同一组织的相同切片,复层扁平上皮和食管为取材于同一组织的相同切片,变移上皮和膀胱为取材于同一组织的相同切片,分别在授课进程的不同阶段观察不同组织结构和综合观察整体结构,现在可以如图3所示用一个切片盒上粘贴多个标签予以放置,不仅进一步节约了紧张的切片资源而且还间接提醒了同学们此几种切片实际取材于同一器官,起到了学习提醒的作用。

3 两种管理模式比较

3.1 两种管理模式的切片损耗对比

本学期我们随机抽取了一个实验室试运行了新的教学切片管理模式,两种管理模式并行,表1为两种管理模式下切片损耗率的对比。

表1 两种管理模式下每学时损耗切片对比Tab. 1 Comparison of slice loss per class hour between two management modes

从表1可看出,采用旧管理模式实验教学的班级每学时损耗切片率0.241张/学时,我校今年总实验学时为1784,0.241*1784=429.94,与往年年均损耗约四五百张切片持平,而采用新管理模式实验教学的班级每学时损耗切片为0.051张/学时,新管理模式起到了降低切片损耗的作用,切片损耗/学时只有旧管理模式下的0.051/0.241=21%。

3.2 切片损耗原因分析

切片损耗的原因无外乎两种,课后同学夹带在课本里随课本带走未能交回和打碎,旧的管理模式由于实际上无法在课后及时清点切片的损失所以也无法分析切片的损失到底是夹带带走还是打碎损耗,打碎损耗属于正常使用损耗的一部分可以降低但无法避免,而夹带带走造成的损耗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新的管理模式由于在每节课后能及时快速清点切片的损失数可以大致分析切片的损耗原因,以第一周为例,采用新管理模式课后及时发现被同学夹带走并追回的切片5张,打碎的切片1张,若在旧的管理模式下这6张切片均应计入切片损耗,第一周此实验室的课时数为26学时,则切片损耗率为6/26=0.231张/学时,与旧管理模式下的切片损耗率0.241张/学时大致持平(表2)。

表2 切片损耗原因分析Tab. 2 Cause analysis of slice loss

4 讨论

从切片损耗的原因分析上看,过去我们把切片损耗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切片易碎是不够全面的,长期以来造成我校切片损耗的主要原因是被同学带走造成流失,而自笔者承担实验室管理工作6年来同学课后主动交回的切片不到十张,无论是同学出于好奇心留作纪念还是其它原因都是不可取的,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工作还需要加强。

本文采用的分散式组织切片管理模式,把两个值日生的工作任务分散到多个值日生共同分担;把一个切片盒内容纳多个种类切片分散到每个切片盒只放一种切片,减少了单位时间内值日生的工作量,明晰了管理环节在切片丢失的数量和责任人,提高了切片的使用效率,解决了切片使用冲突的问题,是一种较科学的组织切片管理模式,它适用于任何需要显微镜观察切片进行教学的实验课程,且切片种类越多,共用实验室的课程越多优越性越明显,也可变通应用于其他小型标本、试剂的实验室管理上。

猜你喜欢
清点值日学时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眼力大搜索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互联网对商业银行零币清点工作的实证分析
值日歌
小熊值日
小河马值日
现代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动态清点工作——以 MELINETS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