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育苗及造林技术

2018-08-21 02:41樊忠梅翟杰伟
新农村 2018年6期
关键词:樟子松松土沙地

樊忠梅 翟杰伟

樟子松逐步成为防风固沙、防护林和城市绿化中的一个重要针叶树种。因此。在植树造林中选择生命力强、适应性好的樟子松开展造林工作,促进当代社会林业建设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樟子松的育苗及造林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希望对林业生产提供帮助。

1适生环境

樟子松是喜光、耐寒、抗旱、速生、適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的针叶树种。据了解,樟子松在全国各地均能很好的生长。在降雨量450毫米左右的沙地和荒山都能适应,抗虫力较强。

2育苗技术

2,1采集种子。一般选择树干通直、长势健康的母树。20-80年生。在每年10月前后采回成熟球果。置干燥地曝晒。种子脱出清除杂物后妥善收藏。以黑龙江产国标三级樟子松树种最佳,该品种品质好、抗病虫害能力强、发芽率高具有65%左右的高发芽率。

2,2苗圃地选择整理。樟子松苗圃地适宜选择在地势平坦、开阔、排灌较佳的地方。以土壤肥沃、地质松软、酸碱适中或者偏酸为宜。樟子松整地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耕地深度在20厘米左右,干旱地区要适当深一些,要达到25厘米以上对土地深翻、细耙疏松土质、清除石块。

2,3苗床准备

2,3,1做床、苗床土壤消毒。东北区域雨少多干旱,大多做高床或平床,床面宽1米,长30米,或按照地块大小决定长度,大多床面应低于步道20厘米左右。播种前5-7天,在苗床上喷洒1~3%的硫酸亚铁溶液,每平方米用药水3-4,5公斤进行土壤消毒。

2,3,2施肥。一般用厩肥作基肥,每亩施1,5-2万斤。苗期时再喷施尿素或硫铵溶液增加肥量,促进幼苗的良好生长,

2,4催芽播种与苗期管理

2,4,1催芽。东北地区多数用以雪埋法。方法是用高锰酸钾2%溶液浸种5分钟捞出和雪按1:3的比例混合拌匀,选背阴处,挖深40-50厘米坑,把拌好的种子装袋放入坑中,用雪盖严。等雪溶化取种子再行消毒。约近一半的种子裂口时就能播种。如遇到干旱少雪的冬季则采用沙藏种子处理法。沙子要用湿沙,发现有2/3的种子露嘴裂口,便可以把种子取出过筛播种,

2,4,2播种。播种期依各地气温决定,一般以4月中旬播种为宜。亩播量在4,5公斤,幅宽3,5厘米,行距18厘米,适宜进行条播,播种后要适度镇压,同时要进行覆盖一层薄土,0,6厘米厚便可,不要过厚。否则会影响出苗。

2,4,3幼苗管理。播种后7-10天苗出齐。初期主要工作是做好防止立枯病的发生应严格管理。通常自6月中下旬开始,每平方米施硫酸按5-10克。每约10日追施一次,至8月中旬停止,7-8月每隔10-15天除草松土一次。松土与除草时要由浅人深,深度一般在5-10em。樟子松幼苗生命力脆弱,在冬季易失水枯死。因此要在土壤冻结前用碎草或树叶覆盖苗床15-20厘米,到第二年4月上旬去除,立即灌水。

2,4,4两年生苗木的管理。樟子松二年生苗木有换床苗和留床苗两种。一年生苗换床一般在育苗第二年春季4月上旬土壤解冻30-40厘米时进行。先做床。床面宽1米。移栽时株距4厘米,行距12-15厘米。密度通常每平方米200-220株。移苗前圃地充分浇水,栽苗深度应针叶不埋入土中,栽后浇水。移床苗和留床苗在生长季都应及时浇水,每隔10-12天浇一次水。还应松土除草。6月份适当追肥1-2次。

2,4,5出圃与运输。二年生幼苗一般高15-20厘米。此时主根根系在20厘米以上,须根较多,即可出圃。春季3月中下旬开始起苗。切忌伤害苗木根系。远途运输时切忌使苗木失水。运到目的后。需马上进行造林。不能立即造林时苗木应进行假植。

3樟子松造林技术

3,1造林季节。樟子松造林以春季3月中下旬为好。有些地区也可以在8-9月份的雨季造林。

3,2造林方法

3,2,1沙地造林。沙地栽植樟子松的方法用小坑靠壁法,首先,在小坑垂直壁的地方开始挖坑。坑宽30cm、深度约35-40cm即可,然后在垂直壁的另一侧将松树苗扶正,接着将第2坑挖出的土有序地填入到挖开的第1坑当中。直至填满后踩实,然后将第3坑的土填入第2坑当中。以此类推,完成栽植。栽后立即浇水。浇水量以水能渗透全部根系为准。

3,2,2干旱地区造林。在干旱地造林可采用随整地、随造林、随挖坑、随栽植的办法。用二年生樟子松苗。明穴栽植。挖坑深35-40厘米、长宽各30厘米方形坑,将苗木扶立于坑中央。覆土踩实浇水。

3,2,3山地造林。在坡度较缓,劳力较充足的山区或黄土丘陵区造林,应全面翻耕土地,一般深约30厘米,清除杂草、灌木、捡尽石块。把二年生樟子松苗木放人挖好的穴内,然后填土,填至一半时将苗木向上略提。使根舒展后再踩紧。填土满穴再踩紧,表面再覆一层松土或杂草。然后浇水。

3,3造林密度。沙地栽樟子松密度一般为每亩220-330株,规格lx3米,lx2米。防护林初植密度一般每亩330株,用材林每亩为220-296株。

3A幼林抚育。沙地造林后1-2年内。冬季应采取埋土越冬措施,以防幼树被风沙抽打及动物危害。通常在土壤冻结前进行,撤土在山杏要开花时进行,过早撒土幼苗易受风害,稍晚则易引起苗木腐烂。对全面整地造林或林粮问种的幼林地要进行全面松土除草。

(作者单位:依安县林业局161500)

猜你喜欢
樟子松松土沙地
推土机松土器结构改进与动力学分析
能钻过柔软沙地的蛇形机器人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推土机松土器结构改进与有限元分析*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初探北方樟子松栽培关键技术
松土对坡耕地产流产沙的影响研究
樟子松人工林的培育及其管理管窥
不同耕作方式对赤红壤甘蔗产量、糖分及效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