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动工具产品的设计语义探讨

2018-08-22 02:02果霖李刚徐人平
电动工具 2018年4期
关键词:电动工具语义学产品设计

果霖,李刚,徐人平

( 1.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201;2.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4 )

0 引言

电动工具是一种普及型的常用工具,对于普及型常用工具的设计,特别是DIY型电动工具的设计,应坚持“人群适应”原则和“零学习”原则。即:应在尽量大的范围内适应人类的便捷使用以及在使用期间无需经过复杂的专业培训。相关产品赋予更大范围的人群适应性,体现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上述设计原则的基础知识,即产品的设计语义。

1 概述

世界著名设计大师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曾提出好设计的评判标准:“好设计让产品会说话”[1]。好的产品设计会告诉人们:这是什么产品?性能如何?个性怎样?象征什么?风格如何?什么时候使用?什么地点使用?如何使用?这就是设计的语义。

在语言会话交流中,人们通过词语的象征含义来理解对方。在视觉语言交流中,人们通过表情和眼神的视觉语义来理解对方。在产品语言交流中,人们通过设计产品的造型、色彩和质感来理解产品。因此设计者应将设计意图体现在产品设计上,促使该产品的功能、特点和操作方法可在不接触说明书时即能一目了然。

设计是技术与文化的融合。较好的设计产品不仅应传递产品的功能和性能信息,还应体现产品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点,体现对用户的体贴和关怀。

设计者如何使产品说话?产品如何说话?产品说什么话?这就需要设计者知道设计语义,理解产品语义学。

2 定义

设计语义(Design Semantic)即设计语言的意义,强调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传达文化符号的意义和内蕴。设计语义从思维和手段上给设计带来新的思路和方式,解决设计产品三方面的问题[2]:

1)产品具有“自明性”

一个好的设计无需过多文字说明,产品的形式语言(造型、色彩和质感)能够清楚地介绍自己。

2)产品具有个性

产品摆脱“同质化”局限,充分展示自身与众不同的文化性、民族性、地域性等个性化独特魅力。

3)产品具有意义

产品本身意味着某种象征、身份、品牌和地位,是意义的载体,通过购买和使用这种产品能体会到某种特定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产生心理满足感。

设计语义学(Design Semantics)是研究设计语言意义的学科。设计界将设计语言的思想应用到产品设计上,从而产生了设计语义学的学科。

设计语义学是和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并行发展的一种设计思潮[3],与福特主义、后福特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密切相关。二十世纪初美国实业家亨利·福特通过改进“泰勒制”,革新生产技术,采用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流水线作业,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生产的批量化,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美国步入了大众消费社会。二十世纪60年代起,后福特主义克服了福特主义的缺陷,改变了针对大众市场的标准化产品生产,转向针对“目标消费群体”的小规模产品生产,以便对不断更新的流行时尚与市场需求迅速作出反应。后福特主义的产生反映了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由此大众消费领域也呈现出后现代特征,消费被投注了诸多的文化与心理因素,一种新的消费文化开始兴起。后现代社会消费者日趋成熟,不再满足标准化生产所制造的大众化产品,而是“渴求与众不同、个性化服务以及多样化等内容”,甚至越来越多地要求按照个人需求来定制商品。大多数消费者考虑的是如何通过商品来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与身份地位,更多地注重产品设计、产品意义等非物质性因素,商品的符号意义开始凸显并超越了商品本身的功能。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质量提高,使得人们在物质功能满足的同时追求更多的精神功能,以满足情感的需求,继而注重产品风格差异和精神享受,要求制造商设计和生产个性化、多样化、差异化的产品。

对现代主义过分强调功能的消极作用反思同样传导到产品设计领域,设计者开始探索设计的隐喻意义,通过设计风格增加设计的文化内涵、象征性,或者反映一种幽默与风趣等。产品已不再是一件仅仅满足特定功能的工具,而注重表达一种特定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使设计作品成为一个符号,并反映某种文化或者意义。

设计语义学的理论起源于1950年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提出的设计符号论,更远可追溯至索绪尔(Saussure)的符号观念、皮尔斯(Pierce)的逻辑符号学与莫里斯(Morris)有关语构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符号理论。在乌尔姆设计学院从教的马克思·本泽和汉斯·古格洛特等在研究皮尔斯和莫里斯符号理论基础上,开展创造性学科的理论阐释,强调“作为符号的设计”,发起了在信息、产品设计和视觉传达领域的设计符号学理论研究。本泽发表了大量符号学著作,这些著作对现代设计理论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之后克里彭多夫(K.Krippendorf)和朗诺何(R.Butter)夫妇在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IDSA)会刊《Innovation》春季号上提出了设计语义学的概念,设计语义学是人造物体的形态在使用环境中的象征特性。在本质上讲,设计语义强调的是人与物之间的一种交流,揭示或暗示产品的内部结构,使产品功能明确化,传递给使用者更多的文化内涵,同时又产生富有情趣的生活方式,达到人、机、环境的和谐统一。

设计语义学是设计学与符号学具体结合的产物,是产品设计从现代主义进入后现代主义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和视角。设计语义学的出现,是设计从现代主义单一的国际风格向后现代主义多元化风格演变的时期,也是设计理论走向扩展和成熟的必然表现。设计语义学强调产品设计语言的编码(语构)和解码(语用)及其关系,使高科技、高技术化时代具有复杂技术内涵的产品始终保持其解码和操作的易用性和大众化。设计语义学强调设计产品的语义除了传递实用功能意义外,有必然的人性内涵,即重视产品设计对使用者产生的文化、精神和心理的影响,这些影响使产品设计具有超越实用功能的附加价值,而这些附加价值通过产品的审美和象征性得以体现。设计者需要针对使用者的不同文化背景、精神和心理需求进行设计,通过意指、寓意、隐喻等语言学中的修辞手法进行编码设计。因此,设计的形态必将呈现多元化,符合丰富、多层次的人性要求,从而达到“以人为本”的目的。

3 设计语义分析

产品设计是一种符号,是设计信息和设计观念的载体,是设计者实现传情达意的手段。电动工具也是如此,以得伟电动往复锯为例说明设计语义,见图1。

图1 电动往复锯

图1所示的得伟(DEWALT)产品采用黄底黑字铭牌标明了商品名称以及制造商品牌,但因其产品的设计要素和设计语义强烈体现并服从了品牌特征,得伟的标准色——黄色和黑色具备鲜明的冲击力,成为一眼就能识别的品牌,无需再读取机身上的产品铭牌标志。

对于电动工具而言,设计语义的重要作用是对工具使用的认知,工具产品的设计者能够使使用者仅以直觉即可意识到正确的使用方法。即:让使用者看到工具就知道它是否胜任所要从事的工作,并且知道该如何使用。这一点对于产品定位于家庭使用或专业场合使用时更为重要。

在实际操作中,使用者一眼就能识别出手柄凹形结构和指形纹路,意识到把持工具的位置较为重要。采用镶块、包胶、皮纹以及颜色等方式引导或暗示把持位置是一种有效途径,成为提示工具使用的语义和方法。图1中产品灵活的造型曲线清晰地暗示着工具的抓取位置,使用者会直觉地发现正确的操作方式。工具前端覆盖的黑色软胶以及皮纹明确地告诉使用者合理的握持部位。工具工作中,使用者接触工具手柄的瞬间还需要通过细微调整以寻找到最佳的位置或姿势,这是一种本能的调整。这种调整在语义的提示下也提高了人机协同时的适应性和工作效率。

锯割工具是具有较高操作风险的电动工具之一。因此,一定程度的安全性是锯割工具产品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往往需要增设安全装置或警示装置。图1产品中,通过锯片快换装置可使得使用者免于接触作业后温度较高的锯片。开放的末端顶脚设计扩大了使用者视野,这些设计特点均采用了产品语义体现设计者对工具使用者的关怀。

4 设计语义传达

电动工具设计语义分析了电动工具设计中的语义内容,进一步可以从符号学的观点来分析电动工具设计语义传达的方法。设计及其实施是一种传递信息和文化价值的系统,是一个从传统实物符号体系中脱胎而出的信息化时代设计语义传达符号系统,其设计语义和信息传达的基本过程和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设计语义和信息传达的关系

发信人(设计师)为了使数据语义的抽象内容,即信息传递给收信人(使用者)就必须借助于可感觉的符号,根据规则编制成可感的信文(编码),通过适宜的信道,传送到收信人处,收信人则在感知信文后根据符号规则即可重构信息(译码)。由于某些原因,信道不容许的噪音或规则的缺损,会使收信人或信文失真或信息重构缺少规则的支持,这时传达的语境将在信息重构中发挥作用。

设计语义传达有自己信息传播的SCMR(Source→Code→Media→Receive)模式,具备完整独特的自动译码、编码功能,将设计师的信息提供给消费者识别认可,如图3所示,其各构成要素的特征如下:

图3 设计语义的信息传达

1)发信人是以设计师为代表的设计、生产方;

2)编码是设计师根据产品设计的符号规则完成的设计;设计的根本目的是将所期望的以目的功能为主的文化价值如实地传达给最直接的使用者和消费者群体;

3)信道是实现低噪音乃至无噪音信文大批量复制,满足最直接消费群体需求的生产销售渠道,即现代化工业生产系统;

4)收信人是购买产品的广大使用者和消费者群体。

在图3的SCMR模式中,作为发信人的设计师(信息源)根据规则进行设计(形成识别码)借助现代工业生产系统制造成产品(媒介物),将文化价值传递给作为收信人的消费者(接受群)。

在信息传达过程中,从物理的存在形式上来看设计语义符号与传统实物符号似乎没有不同之处,皆为造型、材质和色彩等形体符号。正因为如此,人们常常误解设计语义符号,将其混同于传统实物符号。实质上,无论是在以功能为主的文化价值的传达上,还是在符号功能、符号性质、编码目的、信文制作和通道上,二者都是截然不同的。其中设计语义符号传达的是设计师的思想和观念的信息,一般传统实物传递的可能是噪音,而不是设计师想传递的真实思想。

因此,与引言中世界著名设计大师迪特·拉姆斯提出的 “好设计让产品会说话”的评判标准相对应,可以认为:产品不会说话或者说胡话、说糊涂话的设计一定不是好设计。

5 结语

设计语义解决了设计产品三方面问题:让产品具有“自明性”、 让产品具有个性、让产品具有意义。电动工具也是设计信息和设计观念的载体,是设计师实现传情达意的工具和手段。设计语义传达有自己独特的自动译码、编码功能,有一套完整的信息传播的SCMR模式。

猜你喜欢
电动工具语义学产品设计
智能产品设计
2021年《电动工具》全年目录索引
条约演化解释:合法性、语义学分析及近似概念
《冷·暖》
《教堂之夜》
LESS IS MORE:极简主义的产品设计
关注欧盟电动工具新标准
财产权概念的语义学考察
永康市电动工具行业形势喜人
西方语言哲学与俄罗斯当代语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