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中小企业对辽宁经济的贡献分析

2018-08-22 07:50李晓红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25期
关键词:发展策略中小企业

李晓红

摘要:近几十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的经济地位逐步上升。辽宁作为中国的老工业生产基地,伴随着其发展策略的实施,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文章将以辽宁中小企业的经济贡献为切入点,对其发展缺陷进行阐述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旨在为辽宁经济的稳健发展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关键词:中小企业;辽宁经济;贡献分析;发展策略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崛起,其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增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加大政策优惠、优化经济结构,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刻不容缓的任务之一。在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的基础上,集中发挥中小企业的经济优势,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中小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

为全面贯彻落实“十一五”会议精神,辽宁省委、省政府以“五点一线”为发展战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提出了以辽宁省沿海区域经济带动发展的方针,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平台。2008年,沈阳经济区被规划提出,制定了以沈阳的经济发展带动中小城市的发展戰略。随后,“突破辽西北”成为了辽宁经济发展规划的重点。2009年下半年,国务院批准颁布《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至此,辽宁沿海被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中,成为辽宁省区域发展的又一个飞跃。辽宁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规划和战略,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而这些规划的实施过程中,中小企业的贡献不容忽视。

(一)激发市场活力,提高运营效率

从经济学角度,完全竞争市场环境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极大优势。所谓完全竞争市场是指竞争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一种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类型中,买卖人数众多,买者和卖者是价格的接受者,资源可自由流动,信息具有完全性。也就是说,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就是市场要有众多的企业来支撑,完全竞争市场可以促进生产者以最低的成本生产,促进高效运营,从而提高效率。而中小企业恰恰具有资本结构多元化、劳动密集度大、技术结构简单等特点,可以灵活应对各种市场考验,有效激发国有以及集体企业的竞争意识,增加经济市场的活力。数据统计显示,我国中小企业以及非国有单位数量在全国企业中所占的比重大约为99.8%;全国有65%以上的税收来源于中小企业,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高达60%以上。就辽宁省而言,中小企业提供了全省70%的就业机会,其经济增长占比为60%左右,在激发辽宁区域经济活力、促进高效运营、提高市场效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改善就业环境,缓解就业压力

近年来,就业市场不容乐观,大学生就业难,农村剩余劳动力日益增多,大企业受金融环境影响而造成失业人数居多,给就业市场造成巨大的压力。

针对中国目前的形式,发展中小企业,加大劳动密集度,增加就业机会,是刻不容缓的事实。而中小企业对劳动力要求不高,生产成本、人员成本明显低于大企业,资金回笼快,处理经济压力灵活,解决了经济市场就业压力,为区域经济就业提供了平台。据资料统计,投资额相同,投入中小企业而创造的就业机会要比投入大企业增加3倍以上;产值相同,中小企业所需的劳动力大约是大型国有企业的2倍。在辽宁省,中小企业就业人数占全省就业人数的60%,已经达到1049万人。中小企业在解决经济就业市场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中小企业大多数来源于农村,农村发展空间大、劳动力丰富,中小企业在农村,显然是转移剩余劳动力的去向之一,农业作为相对利益较低的产业,正在逐渐衰落,个别村落也在渐渐萧条,自古以来,都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农业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发展基础,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会给农村带来新鲜血液,促进农业发展,为农村带来先进技术,打破农民靠天吃饭的生活模式。

辽宁是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大连市为例,其在水产品、油脂、水果、蔬菜、肉蛋等方面已建立一整套加工集群,獐子岛渔业、善岛公司、华农豆业、连王油脂、海升果业、源通果汁、天宝、凯富隆、础明、韩伟和大成为代表中小企业已初具规模,这五大集群的市场已在大连农产品加工业中占有95%以上的份额。可见,中小企业在农村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二、 中小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缺陷

中小企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虽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大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明显还存在一定缺陷。

(一)资金不足、融资难

资金不足、融资难一直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阻力,企业信用在中小企业的融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度普遍不高。在辽宁省,这些问题仍然存在。政府部门虽然采取了必要措施,起到一定缓解作用,但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中小企业资金来源单一、融资渠道窄、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总量有限,民间借贷风险加剧等等,这些因素都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市场竞争激烈,平等性缺失

由于限制性竞争政策的影响,中小企业很难和国有企业站在同一平台,在很多城市出台的竞争条件中,没有统一的标准,竞争条件严格,中小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对其发展极为不利。

(三)技术创新能力弱,发展不平衡

很多中小企业因为用工条件低,管理经验相对不足,并没有建立起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公司管理在规范性和制约性方面相对不足。而部分企业生产缺乏远见,品种单一,技术落后,缺乏创新能力,管理者过于注重个人享受,种种原因都制约了企业发展。

三、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策略

(一)以区域经济为支撑,带动中小企业发展

辽宁区域经济发展以集聚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为基础,实施“五点一线”的新战略。而中小企业要根据辽宁经济发展的新战略,发挥中小企业的局部市场优势,依托辽宁三大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环境,形成产业和技术的规模,推动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政府扶持,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政府应放宽贷款政策、简化程序、更新观念,提供更大的优惠措施,让中小企业得到更好的法律援助,更公平的发展空间。在平等的市场环境中,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使中小企业更健康、更有力的协调发展。

(三)健全多元化融资机制,创造良好发展空间

相关政府部门应出台一系列优化政策,促进商业银行降低信贷标准,下放贷款额度;强化企业家的管理意识,提高企业信用等级;针对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建立贷款服务,合理控制贷款利率;从税收角度开放政策,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树立标杆企业,发挥榜样带动力量

贫困群众稳定脱贫,不仅需要帮扶,更需要激发内心的动力,自己发家致富。小的中小企业也一样,各行业树立企业标杆,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其他企业,建立大小企业之间的联系,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利用中小企业特点,创新产品,提高管理意识,利用自身优点,满足大企业需要,同时也借鉴大企业管理方法和理念,取长补短,拓展企业产业链,以榜样的力量带动中小企业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加强扶持力度,合理规划区域发展战略,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机制,树立中小企业标杆,促进中小企业与经济协调发展,为辽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助推力。

参考文献:

[1]吕勇斌,蔡根女.论中小企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J].商业时代,2014.

[2]刘定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小企业发达程度的关系测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05).

[3]漆世雄.浙江中小企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华东经济管理,2015(05).

(作者单位: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发展策略中小企业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研究综述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