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控费下如何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若干思考

2018-08-22 07:50李兰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25期
关键词:经济效益医院问题

李兰

摘要:当前时期下,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快速地发展及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程度地提升。因为外界因素产生的影响,我国居民的疾病发生率也逐渐地提升,人们对我国的医疗机构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所以说,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之中,特别注重构建科学化的国内医疗机构,并推出了医保制度,在医保制度的保障下,促使我国居民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我国医疗机构的发展。但是,在医保控费发展背景下,某些医院的经济效益不但没有上升而且还会出现降低的趋势。对于医院而言,在医保控费背景下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是摆在它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医保控费;医院;经济效益;问题;对策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较为快速地发展与进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医保制度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根本需求。随着新医保的不断完善以及逐渐推行,相关的核算标准以及内容也随之出现更新。例如:医保住院患者治疗的定额医疗、单病种报销比例等方面均已开始实行一整套全新的核算标准。这些新标准的实施以及新制度的制定,对医院的经济效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所以说,为了能够强化医院经济效益水平地提升,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医院应该清晰地意识到医保控费背景下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具体对策,目的在于为医院更好地开展医保控费工作、提高医院经济效益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与参考。

一、医保控费背景下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现实意义

在医保控费发展背景下,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患者与院方共同地分配

医保控费是新医保制度建立下而提出来的,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新医保制度应运而生,医院单方面对待患者的单一化的现状由此而發生重大地改变。如此,以往仅依靠患者单方面所承担的医疗费用、医疗设备使用费用等方面,目前已经逐渐转变成为由患者方与医保控费所要求的院方,以一种共同承担的方式和途径,对医保费用进行合理性地分配。这不仅充分体现了医院方以及政府强烈的人道主义,同时也能够最大程度地缓解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二)医保控费发展背景下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时期下,医保控费发展背景下医院发展趋势,总体而言,院方总体上呈现出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然而某些则呈现出曲线升高的变化趋势。出现上述变化趋势的原因在于:某些医院经济效益的关系属于互相良性竞争方面的关系。在这其中,竞争的主体则属于市场竞争因素,尽可能大地争取构建效果佳、效率高的互相制约机制,构建和谐的医院文化。另外,随着我国居民对自身的健康要求日益升高,他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他们不单单要的是常规的医疗服务,更需要优质的医疗服务。当前时期下,随着老龄化趋势地不断增强以及加剧,慢性病的发病呈现出显著的升高趋势,这一因素均会使得人均医保支出的经济呈现出升高的变化趋势。此外,由于应运而生的各种国家性质方面的政策,当前时期下我国劳动人群的总体数量呈现出逐年递减的变化趋势,一旦出现不合理的医疗行为,则会被医保所拦截,在医保上面不能给予报销,那么就会使得医院的收入状况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也会使得患者对院方的满意度下降。于是,医院希望通过医保控费,不断地促使其临床行为进行规范,最大程度地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以及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从而促进医院经济效益地提升。

二、医保控费下医院经济效益的现状分析

(一)医院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低下

随着财务工作在医院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因此对财务人员有了更高的需求。虽热我国财务人员数量逐年攀升,但多数财务人员只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经验不足。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意识和能力不强,并且记账、算账能力也较为薄弱,无法熟练操作财务电算化软件,致使财务工作难以顺利实施。有的财务人员尽管记账能力不错,但在财务报表编制上犯了难,无法准确判断财务数据,财务预算不科学。有的财务人员虽然具备职业判断能力、记账能力、算账能力,但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难以自主解决,更别说一些特别棘手的财务问题,最终阻碍了财务工作的运行效率。

(二)医院的财务管理模式与新医保制度不相符

对于大多数医院而言,患者就诊的费用均是按照传统的收费制度而进行收费的,并由医院内部的财务管理部门进行整合、核算,然而新医保制度制定并实施之后,某些医院则选择使用医保的患者所缴纳的费用,不能与目前财务部门所采取的相关制度相吻合和匹配,往往会导致某些患者在缴纳就诊费用的过程当中存在着一些缺陷和漏洞,从而导致医院经济效益显著降低。

(三)医院总体经济效益显著降低

随着新医保制度的制定及全面实施,我国很多医疗机构的整体收益均呈现出了显著降低的变化态势,而某些医院也不能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最终使得医院的业绩出现迅速下滑以及利润空间变窄、变小等方面的情况,甚至还有可能会使得医院被整个行业所淘汰。

三、医保控费下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具体对策

(一)构建科学高效的医疗系统运营机制

为应对新医保制度对医院经济效益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首先应积极探索和构建院长负责制,努力提高自身的经营自主权,利用市场经济杠杆约束医院相关部门的管理,形成面向市场需求的医疗系统运营机制;其次,在学科建设和机构设置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运用科学的手段提高医院财务管理的效率,加强成本核算,不断降低服务成本。

(二)提高医院财务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提高医院会计人员的素质水平,首先要提高医院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1.从在职培训角度促进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提升。采用科学合理的在职培训方式,加强会计人员理论知识的培训,进而对国家最新颁布实施的会计法规、审计知识、会计电算化知识予以充分掌握,进一步完善会计人员的知识体系,从而潜移默化中提高业务素质。2.从奖励角度调动会计人员自学积极性,逐步提高业务素质。医院应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来调动会计人员的自学积极性,并举办丰富多样的会计陪训活动,同时会计人员可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如自考、夜大等。

(三)强化风险意识,准确识别风险

导致医院发生财务风险的根本原因在于医院自身缺乏较强的风险意识,并且对风险无法做到准确评估和识别,因此当务之急就是提高医院的风险意识,准确识别存在的风险。实际中,医院应构建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的人员担任风险管理工作。医院在风险识别过程中必须明确具体的完成目标,始终针对目标进行风险评估与识别,有计划地进行操作。此外,医院还要对相关的医保流程步骤加以严格评估,准确识别各环节阶段存在的风险,按照医院当前的风险容忍度,找出制约医院健康运转的风险问题,并通过各种完善的对策把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不断强化医院的风险防范能力。

(四)完善预算管理控制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科技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消费观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使得医院长短期发展战略目标混乱,不过我们不能因为这个原因而不认可医院现行的预算管理模式,我们应追求完善高效的计划,提高应变能力,提高预算控制与执行效果。

四、结论

综述所述,医保控费背景下提高醫院经济效益存在突出的问题,诸如:医院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低下、医院的财务管理模式与新医保制度不相符以及医院总体经济效益显著降低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以问题为导向,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胡曙疆,何艳,张涛.新形势下医院医疗保险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卫生产业,2011(34).

[2]王建国,张冰,殷宇.浅谈如何避免定点医院医保财务风险[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08).

[3]刘晓芳.加强医保资金管理 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J].经济研究导刊,2012(36).

[4]代亚杰.浅谈医院财务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2(10).

[5]薛纲.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后对医院的影响及其对策[A].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二十四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七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2008(04).

[6]陈珞珈,张立强,朱佳卿,温丽,李强.“医保”对中国医院的影响分析与对策研究[A].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发展与人类健康——庆祝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50周年论文集(上册)[C].中国中医科学院,2005(09).

(作者单位: 诸城市居民医疗保险管理中心)

猜你喜欢
经济效益医院问题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关系辨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萌萌兔医院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认一认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