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例库教学法在理疗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018-08-27 09:50朱振杰郭爱松沈光宇胡玉明邢钱伟鞠晶昀吴亚军周小云
交通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治疗学理疗病例

朱振杰,郭爱松,沈光宇,胡玉明,邢钱伟,鞠晶昀,吴亚军,周小云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江苏226001)

康复治疗学是临床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专业,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临床及康复医学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对康复治疗专业人员理论课教学及临床实践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康复医学教学起步较晚,康复治疗学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操作能力教学及临床实习教学等方面各地尚未形成统一的完善的教育体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探索符合康复治疗学特点的教学模式,是康复教育机构及专业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选择南通大学康复治疗专业本科2013级、2014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临床病例库教学法在理疗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南通大学康复治疗专业本科2013级50例学生为对照组,2014级46例学生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生16例,女生34例,年龄21~23岁,平均21.90±0.51岁,理疗学临床实践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观察组中男生14例,女生32例,年龄21~23岁,平均21.94±0.60岁,理疗学临床实践教学采用临床病例库教学方式。两组学生性别、年龄、前期基础课程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实践带教老师均为主管技师或主治医师职称,具备有3年以上的临床实习带教经验,观察组带教老师在带教前接受病例库教学法培训。

1.2 带教方法

1.2.1 对照组:理疗学临床实践教学带教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带教老师PPT讲解、操作演示为主,并让学生观摩带教老师治疗具体病例,选取典型病例让学生进行操作。

1.2.2 观察组:理疗学实践教学中采用临床病例库教学方式。由康复医学教研室组织高年资教师搜集病例,建设并不断丰富临床病例库的病例数量。病例库包含康复医学临床治疗及康复治疗的各种病种,如:脑血管病、脑外伤、周围神经损伤、脊髓损伤、骨与关节损伤、颈肩腰腿痛及其他疼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糖尿病等,不仅体现这些疾病的常规康复治疗,还要体现康复治疗的最新进展。带教老师针对实习内容选取典型病例,从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及康复功能评估等方面进行描述,形成完整的病例资料,提前1周发给学生。带教老师要熟悉病例资料,深入分析临床及康复问题,对可能衍生出的问题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学生以6~8例为一组,每组分到一个临床病例资料,各组的病例不同。要求学生提前查阅相关资料及通过网络检索[1],并结合病例进行小组讨论,制作PPT汇报讨论意见。临床实践教学过程:(1)小组汇报:每组由1名学生通过PPT汇报患者病史,1名学生扮演患者,1名学生对“患者”进行康复功能评估,1名学生制定康复治疗方案,1名学生负责方案的实施操作,设定“患者”的康复目标,并判断康复治疗的预后。(2)分组讨论:带教老师根据各小组完成情况提出问题,并组织小组对康复评定、康复计划及康复目标、预后进行讨论。(3)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不当操作予以纠正,讲解规范的操作步骤和正确的操作方法,同时引导和启发学生如何正确处理临床可能遇到的类似病例。

1.3 临床实践能力效果评价 理疗学临床实践教学共18周,课程结束后通过理论考试、临床实践操作考核的形式对两组学生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理论考试:涉及康复治疗学相关内容,采用单选题和多选题,满分100分。实践操作考试:以脑损伤、脊髓损伤、骨与关节损伤治疗技术为主,评分项目包括:操作前准备及评估(仪表5分、沟通5分、物品准备5分,共15分),操作治疗实施(患者体位10分、治疗师体位10分、操作方法20分、口令交流5分、反应观测5分,共50分),治疗方案评估及调整(治疗评价5分、课后医嘱5分、整理器物5分,共15分),结果评估(15分),总体印象(5分),满分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理论考核成绩 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为82.39±6.74分,高于对照组的 77.46±9.0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临床实践操作考核成绩 观察组在操作前准备及评估、操作治疗实施、治疗方案评估及调整、结果评估、总体印象、临床实践总分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实践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分,±s)

表1 两组临床实践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分,±s)

组别 操作前准备及评估 操作治疗实施 治疗方案评估及调整 结果评估 总体印象 临床实践总分对照组 11.42±1.80 41.20±3.05 11.26±1.79 11.54±1.70 3.40±0.78 78.82±8.21观察组 13.17±1.14 45.22±1.87 13.63±1.24 13.63±0.97 4.43±0.54 90.09±4.77

3 讨 论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承担着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生的理论、实践操作和临床实习等教学任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康复治疗专业人才的重任。目前我科正致力于物理治疗(PT)和作业治疗(OT)分专业教学,培养高级康复治疗师,努力向世界物理治疗师联盟要求的教育标准靠拢。这迫切要求我们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理疗学作为康复治疗学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设置108学时,其中理论课54学时,临床实践54学时。课程内容涵盖声、光、磁、热、电、水疗等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是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重要技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高,临床实践教学极其重要。

传统的教师讲授+演示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科为基础、以教师为中心,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因缺乏正确选择物理因子、规范操作以及相互联合应用等能力,往往造成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分离。临床病例库是一种全新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改变了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强调以临床病例为核心、问题为先导的理念。要求学生改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临床实践前做好充分准备,查阅资料,熟悉病例,结合病例进行独立思考和分组讨论。带教老师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引导、纠正和讲解,共同完成完整的学习和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模式融书本知识与临床实践于一体,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培养学生临床综合分析能力、实践能力,促其养成良好的临床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从事康复治疗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2-3]。临床病例库的构建要以保持病例的真实性为第一要素,不能为迎合疾病的典型性随意修改病例,同时临床病例库还要体现多样化和阶梯型的特点。除重点选择典型病例外,还要涵盖一定比例的非典型病例、边缘、交叉病例以及疑难病例。不仅体现这些病种的常规康复治疗,并要体现对这些疾病康复治疗的最新认识,以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构建临床病例库反映科室的学科水平和教学能力,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临床病例库教学的观察组理论考核得分高于采用传统教学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临床病例库教学法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观察组临床实践考核中操作前准备及评估、操作治疗实施、治疗方案评估及调整、结果评估、总体印象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临床病例库教学法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增强团队精神,提升沟通及表达能力[5],提高临床操作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治疗学理疗病例
juliArt觉亚头皮理疗中心
肌内效贴:无毒无害理疗产品引发关注
“病例”和“病历”
也门霍乱疫情更新
石墨烯理疗U型枕
理疗鞋垫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
Meckel憩室并存异位胰腺和胃黏膜并出血一例
一部治疗带状疱疹的创新之作——读《带状疱疹治疗学》有感
案例教学法在神经康复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