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游指墨中

2018-08-28 08:53张锡映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墨画作画国画

张锡映

一、案例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小学美术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而指墨画作为中国画的一个分支,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一直处于边缘艺术的地位,虽然也有像潘天寿这样的指墨画大家出现,但是当今社会对指墨画这门艺术有所了解的人不多,通过这次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指墨画,学画指墨画,从而引导学生参与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交流中来。

二、案例描述与剖析

当以“荷花”为载体的指墨画创作课结束时,那一幅幅奇思妙想,展示出孩子们艺术天赋的作品令人惊奇。指墨画创作是笔者根据课程标准及针对之前已学习过国画课程的五年级段学生所改编的课程教案,目的是在了解中国画知识和技法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用手指作画的表现方法,采取点、染、涂抹等手指作画手段,在追求笔墨的同时体现出指墨画的趣味性。开设指墨画创作课程不仅是课本国画课知识的一次巩固和拓展,也是在活泼而有趣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国画的兴趣,为学好以后的国画课打好基础。

进程一:认识有趣的国画作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中要从学生基本学情出发,抓住学生心理的需求,让学生猜一猜作品的表现形式,从而引出国画不止有毛笔这种工具,还可以用手的各个部位画国画。

师:同学们这幅作品是用什么工具来画的啊?

生:毛笔、墨

师:不对,这是用手画的,今天我们要体验一种特别的国画——指墨画。

剖析:在传统的国画教学中,往往作画的工具是笔墨,而“身体的作画方式” 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探索学习的欲望和创作的热情,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进程二:观察指墨的作画方式

以维果茨基为代表的维列鲁学派认为,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言语的自我指导过程,是个体利用内部语言主动调节自己学习的过程。本课让学生通过自我体验,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师: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观察大师是怎么玩指墨画的?用到了手的哪些部位?什么方法?

生:手指点、擦,指甲勾,手掌压等。

剖析:笔者给学生更多的空间,通过认真观看潘天寿大师用手作画的视频,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通过交流总结并得出指墨画作画的方式和部位,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学生的集体智慧寻找问题所在,比起教师直接讲解更能让学生加深印象,培养了学生动脑思考能力,唤起学生探究的乐趣。

进程三:欣赏指墨的独特韵味

美是一种传递也是一种感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本课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个体差异,通过一组指墨荷来分析其独特美感,学生众说纷纭。

生1:我觉得墨色有浓有淡,有深有浅,我师:这些作品美在什么地方?可以从墨色、构图、造型上来说说。

觉得是美的。

生2:这些荷花的姿态很丰富,有的是盛开的,有的含苞待放,有的低着头像个害羞的小姑娘……

生3: 我觉得画有疏有密,前面的要浓一些,后面的景色淡一些……

剖析:因学生的个体差异,所以对一幅画美的感受也不同,“美”没有标准答案,在小学国画教学中,这些传统的构图法则对小学生来讲比较深奥,但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眼睛所看到的感受,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进程四:寄托自我的美好寓意

自我实现需求是马斯洛最高层次的需求。历代画家将自己的情感注入作品中,寄情于景,融情于笔。而荷花具有“和和美美”的美好寓意,具有“廉洁”、“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本课让学生在创作的同时寄情于景,托物言志,使一幅幅作品充满生命。

师:用指墨画的方法表现一幅荷花图,想想送给谁。运用手的不同部位,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

生1:我是送给爸爸妈妈,希望爸爸妈妈和和美美,相亲相爱。

生2:我特喜欢看包青天,我觉得他廉洁无私,所以我画这幅画来赞美他。

剖析:当代著名画家李可染先生论述意境时说:“意境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与理想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意境的特征。”由此可见,意境是情与景的交融。美术老师在课堂中关注的内容不应只是单一技法,画的像与不像,更多是让学生在创作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寄情于景,寄情于画,传递美好寓意,让一张张冰冷的画变得有温暖。

三、教学策略及反思

美术教学有其自身定义。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在依照美术课程标准规范同时应采取灵活多变,融入兴趣带动说教的新授课理念模式来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及创作实践过程中感悟中国画艺术的博大精深。

1.瑰宝与文化,弘扬中国画传统文化

指墨画作为中国画中的一个独立画种,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本课程是依据新美术课程标准,并在高年级段学生已知并了解中国画基础背景下所开设,目的是更有效地传承文化,拓宽学生眼界。

(1)瑰宝,促使学生传承绘画艺术精粹

美术课中的绘画知识传授不单单只是简单技法操作以及死板时的模拟实施,而是一种艺术传递过程,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们全方位艺术素养的提高。

(2)文化,促进学生多元化绘画知识积累

相对小学五年级学生来说,虽已有过接触中国水墨画学习经历,但对于用手指来作画还是很难掌握其特性,要引导学生在指墨画创作中大胆将自己的认识和感受表现出来。

2.活力与想象,重视兴趣生成资源

不拘泥于呆板走程序式的教学模式,应结合学生其年龄段特点,以兴趣带动参予进学习及创作的良好课堂教学模式氛围中。

(1)活力,重视培养参与热情

引导和培养他们在创作过程中认识到指墨画其特性,在感悟领略到水墨情趣的同时激发出他们的参与热情。

(2)想象,启迪学生的“天赋”想象力

感官体验是孩子们形成有意识审美体验的前奏,充分唤起儿童有意识参与审美体验以及情感共鸣、想象力及对自我价值的认知。

3.赞扬与肯定,尊重学生自我价值

小学美术课堂中的主角是学生,美术教师应以倡导及建议者身份围绕着主角:学生。注重激发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的热情。

(1)赞扬,重视学生的自我表现

教师示范做画过程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亲自涂涂画画,以赞扬及鼓励方式让他们在参与中找到自我。

(2)肯定,尊重学生的自我认可

绘画制作过程以及点评中教师要与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存在。

4. 多用与多变,合理运用绘画资源

绘画工具是美术课堂中的要素之一,同时也要让学生们学习和领悟到多元化诸如指墨画等绘画表述形式所带来的美。

(1)多练,吸引学生浓厚兴趣

通过采取勾、点、擦、染及手掌压纸面等多种形式探索中感悟到美的存在。

(2)多变,抓住学生兴趣喜好

喚起学生“特殊”天赋以及好奇心理特点,例如让他们在制作过程前与过程中了解荷花其杆枝、荷叶、花心及周边物体,引导学生大胆融入自己的认识与理解。

参考文献 :

[1]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 ]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2011.

[3 ] 蒋勋,《美的沉思》,湖南美术出版社,2014.

(杭州市留下小学 浙江杭州)

猜你喜欢
墨画作画国画
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国画《鲦鱼》
国画《鲿》
折段麦秆来作画
墨水作画
戴胜鸟的画法
国画欣赏
犬狗的画法(四)
指纹来作画
霓裳中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