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特征下的竞技游泳体能训练研究

2018-08-29 09:33何海滨
运动 2018年11期
关键词:肌群游泳专项

刘 松,董 琦,何海滨

(1.北京市木樨园体育运动技术学校,北京 100075;2.北京邮电大学体育部,北京 100876;3.青岛市羽毛球游泳管理中心,山东 青岛 266023)

项目特征是指一个运动项目在比赛规则允许下,以获得最大运动效率为目标,在力学、生物学等方面表现出的主要运动特点。近年来,我国竞技游泳水平大幅提高,优异成绩的获得表明只有深刻认识、了解和把握运动项目特征,才能建立正确、符合项目规律的训练指导思想、才能为深化游泳训练改革提供明确方向和为合理安排训练过程提供理论依据,准确掌握项目特征和训练规律是进行训练的前提条件。本研究从竞赛规则、主要肌群力学特征、技术特征、战术特征、体能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

1 游泳竞赛规则特征

竞技游泳陆上体能训练的安排、技术的改进、方法的创新都受到竞赛规则的制约,游泳项目的变化与发展都在规则允许范围内进行,对游泳竞赛规则把握与了解是对项目特征研究的开始。蛙泳的泳姿竞赛规则从“潜水式”发展到“冲潜式”与“波浪式”,主要依据头部位置的改变来修订规则。2010—2014年最新游泳规则规定:“在出发和每次转身后,允许运动员身体没入水中,可做1次长划臂与1次蝶泳腿接蛙泳蹬腿动作。”在仰泳规则变化过程中,2005年之后允许运动员在转身时身体翻转呈俯卧,只能做1次单臂或双臂同时划水的动作,并在此动作结束前开始转身。这意味着仰泳运动员可进行俯卧的滚翻动作,在体能训练中对腰腹肌的力量要求逐步加强。在转身、触壁阶段,不再受双臂平行动作影响的规则改变也使运动员冲刺能力得到发挥,对陆上爆发力训练尤为重要。在出发方面,除仰泳从水中出发外,其余泳姿都从出发台出发,犯规次数从3次降到1次,对运动员出发技术有了更高要求。游泳集体项目规则变化主要体现在接力交接棒上,当前奥运会游泳比赛接力有6项,棒次之间的接跳技术对最终成绩有直接影响,2003年国际泳联规定:“在接力项目的交接棒过程中,运动员的出发反应时应在0.03s以内,否则即算犯规。”表明每一棒都要充分发挥接跳优势,促使教练员重视运动员灵敏素质与反应时练习。

2 竞技游泳主要肌群力学特征

当前我国游泳专项力量实践中,力量训练方法、手段的针对性不强,尤其是与专项技术训练的结合上未能充分考虑技术的动作结构与生物力学特征,使得训练效果大打折扣,为此必须对主要肌群的收缩特点与关节的运动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为游泳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科学依据。蛙泳下肢产生的推进力是推动身体前进的主要动力,蛙泳收腿阶段主要通过髂腰肌、股后肌群与胫骨前肌的向心收缩使得髋、膝、踝关节做出屈与伸的运动特征,翻脚阶段重点是踝关节背伸。上肢的原动肌集中在肩带及躯干与上肢链接处,引起肩带和上臂这样的大环节运动,可以产生较大动量,并传递给前臂和手这样较小环节。自由泳划水是发挥最大推进作用的主要阶段。拉水阶段,通过斜方肌、菱形肌、胸大肌、背阔肌的向心收缩使肩带与上臂的胸锁关节与肩关节做下降与旋内的运动。通过三角肌前束的等长收缩使肩关节做旋内动作,从屈臂到伸臂有一个积极加速过程。在此阶段,斜方肌上、下部和前锯肌收缩引起肩带的前伸和上回旋运动非常关键,可以使入水点更远,增加划水路线的长度。蝶泳抱水阶段,前锯肌收缩引起肩带前伸,三角肌和冈上肌收缩引起上臂外展,冈下肌和小圆肌收缩引起上臂外旋,为划水创造有利条件。划水过程中,上臂在伸的同时进行外展动作,前臂旋外和屈的动作也同步进行。当两臂划至肩下方,上臂转为内收,当两手划至腹下转入向外推水动作。当为了使划水和推水动作达到较好效果,应加强肩带下回旋三角肌前束和后缩肌群力量,发展肩部外展动作的胸大肌、背阔肌、岗下肌等肌群的力量,同时增加提高肩关节与腕关节灵活性的练习。下肢动作参与向上打腿的肌肉群以向心收缩为特点,向下打水动作主要以腹直肌的向心收缩带动骨盆后倾,使髋关节与膝关节做屈与伸的动作姿势,形成良好的“动力链”的能量传递。仰泳通常把“肩部与髋关节看成一个整体,其主要肌群运动表现出身体伸展、平、直仰卧于水面,纵轴与水平面构成较小的仰角”。

3 竞技游泳技术特征

游泳技术从训练学的角度分析游泳的技术结构属于单一动作的周期性活动,动作技术的完善、经济性和实效性的提高对优异成绩的获得有重要作用。在运动过程中,游泳运动员身体姿势与技术发挥的效果都受制于水环境的影响。我国教练员与学者在多年的游泳训练中探索各种高效、合理、适合中国运动员自身特点的不同泳姿技术及派生出来的出发、到边转身、冲刺等专项技术,并逐渐认识到水中阻力对游泳技术及游进速度的影响,技术动作只有与水更好地融合,才能获得更快的速度,而水中推进力的内在机制与外在表现是游泳技术研究的基础。部分教练员认为在游泳技术中,游泳体能训练首先充分发挥躯干稳定力量;为协调而有节奏的技术动作、有效合理的动作幅度和动作频率及良好的伸展度和放松能力做好基础准备。

表1 不同距离项目的战术安排特点

表2 优秀游泳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的训练特征与应用

表3 游泳不同距离项目机能检测指标

4 竞技游泳战术特征

科学合理的分配体力是竞技游泳战术的首要特征,各种战术的安排都依据运动员的竞技实力、个体差异、项目距离及赛前状态等因素(表1)。因此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安排着重突出能力代谢系统训练,实践中注重“速度感”的训练,一是准确判断速度的能力,二是自我控制速度的能力。

5 游泳运动员体能特征

目前国内训练学方面学者认为,游泳是体能主导类周期性项目,依据距离的长短又分速度型与耐力型,但是游泳界的一些教练、学者认为:“游泳归为一项技术运动,认为游泳需要动用更多的肌群,对协调能力要求之高难以置信,即使身体能力达到一定要求也未必有好的技术效果。”正是由于认识的不同才对训练理念产生偏差,因此对游泳体能特征认识是陆上体能科学化训练的前提与基础。

5.1 游泳运动员的形态特征

游泳运动员长期在水环境中训练,表现出身材高大、四肢修长、手长、足大、肩宽髋窄的“流线型”身材。这种体形能够减少游泳过程中人体受到阻力,提高游泳速度。通过进一步分析可知,游泳运动员的性别不同,参加泳姿及项目不同,其身体形态特征是各有特点的。例如,长距离自由泳和蛙泳运动员在身体形态上就有较大的区别,主要由技术及供能方式的差别而体现。目前在游泳训练中,核心形态指标主要集中在表2中的几种。

5.2 游泳运动员的机能特征

游泳运动员身体机能主要是通过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来体现,并且不同距离项目所涉及的机能指标(表3)。中长距离指标相同,短距离项目增加最大无氧功率,主要是从能量供应角度了解运动员ATP-CP与糖无氧酵解功能,如功率输出值增大,表明机能较好,无疲劳产生,该指标是短距离运动员无氧供能能力的核心指标之一。无氧阈与最大摄氧量是中长距离的重要指标,反映有氧能力的大小,在短距离项目中该指标也是有效指标,因为没有良好的有氧能力,机体无法承受高强度的练习。新功指数主要是反映心脏功能水平的指标,我国一些运动员在训练中非常注重该指标的监控。因为游泳项目的特性,在水中的憋气对肺活量有着较高要求,时间肺活量主要就是监测训练过程中运动员肺通气功能的强弱。

5.3 游泳运动员的素质特征

游泳项目的成绩评定主要依靠规定距离的最短时间来判定名次,因此专项速度是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要内容,但是不同距离项目的专项速度还受到力量大小、专项技术、耐力水平等因素制约,所有身体素质训练都是以提高专项速度为终极目标而展开。力量素质按照与专项关系分为一般力量与专项力量,在游泳训练中,经常看到运动员进行卧推、深蹲等非专项动作形式的抗阻练习,这些手段都是专项力量训练的基础与条件,而对专项力量的训练主要从练习的动作结构与肌肉的收缩方式等因素展开,游泳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决定了肌肉多以向心收缩建立动作模式。按照肌肉在运动中的功能作用,又分为“稳定性力量”与“爆发性力量”。稳定性力量体现在神经肌肉系统支配下对肢体关节提高支撑作用的力量表现。爆发性力量“指在短时间内肌肉快速收缩产生的最大力量”。依据不同的表现形式,力量又可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力量耐力,在不同的阶段与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重点。速度素质在游泳项目中可分为绝对速度和速度耐力。绝对速度主要用于短距离项目及冲刺阶段,速度耐力主要用于中长距离及途中游。但是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认为水中速度的发挥建立在良好力量基础上,就在训练中追求大负荷的力量练习,一来加重局部肌肉疲劳,二来忽视素质之间的迁移转化。这种忽视专项特征的练习非但促进不了体能的提高,还对专项训练起到破坏作用,只有深刻认识到力量只是速度提高的基本条件,还要通过环境的改变、负荷的转换才能使体能结构满足专项能力的需要。

猜你喜欢
肌群游泳专项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体操运动员正、背链肌群功能失衡的认知问题及改进举措
三级跳远亚洲纪录保持者李延熙小肌群力量训练的负荷变化特征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运动解剖学动作分析理论剖析武术套路中的跳跃动作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