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8-08-29 09:33
运动 2018年11期
关键词:云南省体育锻炼课外

张 玺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校园体育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体育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中,在培养身心健康和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人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云南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在云南省全日制普通高校中随机选取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昆明医科大学等6所高校作为研究样本。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Internet和中国知网等网络数据库,查阅近年来有关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的文献资料和相关政策规定,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访谈法 就研究对象中涉及到的主管体育的校领导、体育学院(部、系)领导、体育教师、其他学科教师进行了访谈,为研究分析提供第一手资料,为对策的架构提供更宽阔的视角。

1.2.3 问卷调查法 本文对云南6所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其中男生600份,女生6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86份,其中男生575份,女生511份,有效率为90%。向6所高校领导及教师发放问卷480份,回收425份,有效率为88%。对调查问卷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具有较高可信度,符合本研究的要求。

1.2.4 数理统计法 对获取的数据主要通过SPSS 17.0数据软件进行整理、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云南省高校校园课外体育活动状况调查与分析

2.1.1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态度 从表1可见,云南省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总体而言是积极主动的,64%的女生和85%的男生表示喜欢课外体育活动,而不喜欢、很不喜欢和反感的女生分别占31%、4%、1%。

2.1.2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由表2可以看出,云南省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相对较多,有48%的男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在60~90min,14%的男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超过了90min。课外体育活动锻炼时间在30~60min的女生有63%,基本上达到体育锻炼所要求的锻炼时间。锻炼时间在30min以下的也有21%的女生,锻炼时间不足,进行体育锻炼的效果不显著。

2.1.3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

由表3可知,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最主要的动机表现为:(1)增强体质;(2)兴趣爱好;(3)丰富业余文化生活;(4)娱乐消遣。我们发现,云南省大学生对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较高,男生对体育活动的认知率明显高于女生,态度更加积极。但总体来讲,云南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状况依然不太理想,究其原因:(1)学生忙于学习和就业的压力,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了学业上;(2)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开放程度不够,一些场馆不对学生开放;(3)学校没有指定专门的教师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进行专项辅导和指导,学生锻炼科学性不够;(4)学校在课余时间开展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不多,导致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足。

表1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态度

表2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2.2 云南高校校园体育社团、俱乐部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调查的6所高校中体育俱乐部、社团平均开设了15个左右,最多的达到了21个,学生参加总人数达到了在校学生的30%以上。这说明作为学生第二课堂的校园俱乐部、体育社团已经在学校教育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网球俱乐部自2012年创立至今已吸引了近1000名会员参与其中,每学期均举行各种网球赛事,比赛对抗性强,参与性高,为网球运动文化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 云南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主管领导的调查与分析

从表4可看出,有主管体育的校领导,有体育专项经费”已经是高校体育工作的标准配置。大多数学校都对体育工作制定了长远规划且定期召开体育工作会议。这说明云南省高校把体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建设提供了领导层面的支持和保障。但是也有86%的教师没有参加学生的体育活动,72%的教师没有同学生分享交流健康与锻炼问题,仅有31%的教师鼓励和支持学生多进行体育锻炼。这说明这部分高校教师没有意识到体育对高校育人功能的重要性,也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3 对策与建议

3.1 学校领导要大力支持学校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校领导的办学思想、理念内涵、指导方针直接决定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校领导要始终重视与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积极主动身体力行的多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比赛,培养良好体育锻炼习惯,从本质上认识到体育的内涵、功能、意义,提升对体育文化的认识,起到头雁效应。厘清学校、学生、体育主管部门的角色定位,在顶层设计上针对不同领域、不同体育需求的学生合理设定相对应的课外活动内容和指导计划,合理布局各个体育运动项目。

3.2 加大体育场馆设施的投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健身服务

完善体育场馆管理办法,建立俱乐部、会员、票务结算等管理制度。在课余时间面向全校师生及社会开放,发挥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服务功能,为校内外人员提供优美、舒适、安全的健身环境。要加大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提高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硬件水平,满足各层次学生体育锻炼需求,提高体育设施使用率,调动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

3.3 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

宣传健康理念,传承体育文化。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目的,积极开展健康理念宣传,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进一步探索新的办学理念下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多种形式,努力培育以校园文化为背景的体育文化氛围。体育文化在体育发展中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要在各高校积极培育运动项目文化,力争打造高质量的体育文化精品赛事,办好社会效益显著的体育文化品牌活动,把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理念融入到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发挥学生的运动潜能。积极开展多种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坚持做到“4个为主”,即增强学生体质为主、面向全体学生为主、普及大众项目为主、坚持经常锻炼为主。

3.4 以校园文化为核心,营造和谐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

加强体育课程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原则,优化教育资源,进一步建设和完善“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体系,帮助学生达到生理、心理及社交上的良好状态,并藉此实现学生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健康。聘请专家学者、优秀运动员等经常性到校开展体育传统文化讲座,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自主锻炼习惯,具备运动参与能力,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

表3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调查

表4 云南高校学校体育工作状况

猜你喜欢
云南省体育锻炼课外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
取经之路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