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造势,让我们一起行动

2018-08-29 17:06江惠春
闽南风 2018年8期
关键词:城管

江惠春

放学途中,有位小学生和妈妈走入龙文区荣桂路的佳缘西饼屋挑选了一些食品后,小学生的妈妈将外包装撕开后让小朋友先吃,然后走到电动车前,随手就将外包装袋子扔在了店门口。刚在吃面包的小朋友看到了,忙跑向前去捡起了包装袋,边跟妈妈说:“可不能随地乱扔垃圾呀!”说完,一溜烟跑向对面的垃圾桶,将包装袋放入垃圾桶里。佳缘西饼屋的工作人员见状走了出来,微笑着向小学生竖起了大拇指。

佳缘西饼屋的工作人员很自豪的告诉笔者,西饼屋是《漳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区管理若干规定》正式实施以来,上了龙文新闻网“门前三包”的红榜店铺之一。因为是食品行业,他们坚持认真履行“门前三包”的义务,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区内的人行道地面、电杆及公用设施干净整洁,无垃圾、污水、碎纸、皮核、杂物等,让垃圾不落地。原以为只是店铺的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而小学生的举动也给了很好的榜样,值得大家学习。

在我们身边,总是有这么一些人,他们用辛勤的汗水,让这座城市更加美丽。让我们用镜头回放出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在平凡岗位上绽放出的美丽光彩。

亮点一:“你好”“敬礼”,随着领队的少先队员一声口号,少先队员齐刷刷的举手敬礼。这样温馨的一幕,是龙文区实验小学的学生们带着红领巾,穿着校服,在老师的带领下,跟随城管执法的大哥哥们走进街头店面宣传,他们以自己特有方式向店家发放“门前三包”宣传册,劝导商家、群众自觉遵守维护和清扫门前卫生。面对着少先队员,商铺们抓紧动手将门口乱停放的车辆有序摆放,并向少先队员投以赞许的笑容。龙文区教育部门在全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门前三包普法进校园”活动。除了课堂讲学外,在行动上,通过“学生—家庭—社会”, 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营造“社会参与共治”氛围。学生们参与“门前三包”责任区管理宣传及各项体验活动,经过实践,增进了对城市管理工作的了解,认识到了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树立 “我是城市小主人”的主人翁意识,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从而带动父母、亲友一同加入到城市治理志愿者服务的行列,积极发挥“小手拉大手”效应。

2017年11月28日下午3点,云霄县城宝城路、江辉路格外热闹,“店前请勿堆放垃圾,保持清洁”“车辆请规范停放、谢谢合作”……稚嫩的童声此起彼伏,引得周边行人纷纷驻足点赞。这是一群来自云霄县元光小学“小比巴”志愿队的红领巾“小街长”, 经过简单的培训,“小街长”们于当天正式“上岗”。在城管队员的带领下,沿街开展文明劝导,助力创城冲刺。 一路在城管队员、老师及学校保安的陪同下,“小街长”们手持《文明管城 你我同行》宣传册,逐一向沿街商家住户宣传“门前三包”管理规定。队伍所到之处,商家、住户纷纷出门,主动将店(门)前垃圾打扫干净,规范停放车辆。同时,“小街长”们还主动捡起路面烟头、纸屑等垃圾。云霄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验收在即,红领巾“小街长”的出现有效地鼓舞了士气,更是成为创城队伍中一道靓丽的风景。据了解,当天活动由县城管局团支部、县元光小学“小比巴”志愿队联合开展,共有50名小志愿者、12名城管队员及8名老师参与到文明劝导活动中。

亮点二:瞧,在平和县“邻家女孩”、“浪漫小猪”等服装店门口,商家将一些促销的服装和摇摇车占道摆放在门口的空地上,以此招揽生意。城管执法人员巡查到此,发现该现象,先是教育和宣传商铺遵守城市管理法规,继而一个个撸起袖子,协助他们将沉重的摇摇车搬到商铺内,以免占用公共通道。针对个别执拗商铺不愿配合搬移情况,执法人员不厌其烦的劝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向商铺发放关于“门前三包”的宣传折页。这是平和县在“门前三包”首法实施日城管队员上街巡查劝导镜头。当天,县人大副主任江益权、副县长小溪镇党委书记曾庆丰,县人大、市容局、小溪镇及相关村(居)社区等单位代表共80多人参加活动。在热闹繁华的东大街,采取设立宣传咨询台、发放“门前三包”宣传品等形式,全面介绍“门前三包”责任区管理内容、范围、奖罚措施等知识,现场吸引了大量群众踊跃参与。通过短信、微信平台、宣传车、LED显示屏等向社会普及“门前三包”知识,并在县主流媒体大力宣传《规定》内容及工作动态。

这世界上有许多高颜值的人,大家都很羡慕,然而更让人惊讶的是,还有那么一群不仅仅颜值高,而且还具有才华的人们,他们甘于清苦,热爱岗位,成为执法队伍中学习的榜样。让我们看看这些既靠颜值又靠才华的城管队员。东山县女子中队林晓柔,在城管队伍最需要年轻新鲜血液作补充时候加入,目前已工作了3年时间,作为一名基层的城管队员,年轻的容颜,潇洒的制服,这样一个美女城管走到哪里都备受瞩目。林晓柔经常行走在街道上做好法规宣传,遇到老太太、老大爷违规摆摊时,都是好语相劝,而他们则是当面答应,等到她走之后继续为之,遇到脾气不好的老大爷,还被骂多管闲事。有一次在执法过程中,商贩不配合,直接坐在地上,引来很多路人围观,遇到这种情形,林晓柔开始理解城管执法的不易。她能从被管理者的角度换位思考,在面对各种各样的情况,表现出爱心和耐心,以真诚换取群众的理解,“刚性管理,温情执法”化解了执法者与违规者之间的一个个矛盾。“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人们素质也在逐渐的提升,再加上很多人已经体会到了整改之后的福利,我们执法环境也改善了不少。”林晓柔说,我已经适应了这份工作,也许很长时间之内,我都不会离开我的队员,我的“战友”。

亮點三:华安县市容管理处女子中队长陈燕玲结合城市管理工作,深入浅出地在课堂上向孩子们宣传讲解漳州“首法”。同时,积极引导孩子们不要随意丢垃圾,不能在城市建筑物、设施及树木上涂写、刻画,不要买路边摊点食物;引导孩子们回家告诉家人车辆不能随便占用绿地、不能乱停乱放,鼓励孩子们做个小小文明人,成为文明行为的践行者和宣传员,为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和美化我们生活的城市贡献一份力量。在课后还进行有奖知识竞答环节,孩子们争先恐后回答,气氛十分活跃。城管执法队员还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小礼品,奖励给答对的同学。

“县城市民大家请定定,宣传车大街小巷直走,关系到咱千家万户靴,希望大家注意认真听。为提升城区的市容环境,维护县城区的环境卫生,巩固全国文明城市成果,提升整个城区文明程度……”长泰县邀请“漳州市基层最美文化员”戴坤益同志录播“门前三包”闽南语快板,使用短、明、快的快板形式 ,一手敲大板,一手敲节子板,原来“门前三包”那般严谨的言语经过快板转换成俏皮的方言,以鲜明的节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气势流畅,引得人们纷纷喝彩,有的人还跟着熟悉的曲调,情不自禁地应和起来。男女老少的欢声笑语,洒满了整个街道。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家门口的快板宣传文化”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门前三包”落地实施,给予城市一个整洁清净的环境。漳州市城管执法局作为“首法”实施工作主管部门,把握节奏、踩住节点、创新思维,扎实推动法规落地实施。实施以来,广泛宣传发动,设立“门前三包”微信工作群、开通“漳州城市管理”公众号;制作4万份手摇扇、2万份购物袋和雨伞、纸巾盒、塑料杯、垃圾袋等“门前三包”宣传品;开展6666份“答题送流量”活动,有效提升公众的认知程度;并在漳州电视台、闽南日报、漳州广播电台等相关媒体开辟“门前三包·记录簿”和“门前三包你我他”等专栏,报道相关信息。各地积极响应,借助舆论力量,有效宣传“门前三包”法规,共录制电视节目260期,发放宣传单252146份,出动宣传车6187车次,发表宣传信息1285条。一个城市就像一个大家庭,“这个家”就是我们的“这座城”。每一座城市的和谐发展都离不开城市的人文精神,而美好的人文精神需要人们的共同维护。在维护过程中,城管人就像这座城里任劳任怨的“大管家”,在他们的带动下,一个个“小管家”也自发而然的行动起来,将我们共有的“这个家”打理得利落有序。敬畏自然,遵从环境,和谐建设的过程中离不开大家庭里每一位成员的支持和努力。

通过不倦的努力,如今的漳州,呈现了新的环境面貌,就像一座美丽的公园,任何一个角落,都有美的存在,干净整洁的路面,生机勃勃的绿树,井然有序的车辆,广大人民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 “门前三包”实施正在让城市一点一点变美。早上和黄昏的江滨路,人们在晨光里或散步或打太极拳,人人神采奕奕,精神焕发。夏夜的凉亭下或水池边,三五成群的人们泡着茶消暑纳凉,其乐融融,处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将美丽的漳州颂扬。

“门前三包”給予城市一个光彩了然的环境,让我们一起向辛勤的城市管理者致敬,你们是和平年代里最可爱的人!

猜你喜欢
城管
烦人的装修声
古代的“城管”
城管找到“庇护所”
狭路相逢
被小贩欺压的城管
吃早餐难
ENGLISH ADOPTSMORE CHINESE WORDS
大学生热衷当城管有喜有忧
城管案件